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pp958

“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標籤:科學發展觀 贏在規劃

  體育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標誌。加快體育事業的發展,對於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6年到2010年,是我區區按照北京市總體規劃,全面落實“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綠色國際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時期,也是籌備和承辦2008年奧運會比賽項目,實施“辦好新奧運,建設新我區”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隨着我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北京奧運比賽項目承辦地的我區人民,其體育熱情,參與意識,健身需求,將日趨高漲。為加快我區體育事業的發展,服從服務於我區這一重要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娛樂需求,出色完成北京奧運會比賽項目承辦任務,特制定本規劃。

  一、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一)我區體育事業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我區體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群眾體育蓬勃發展,體育人口逐年遞增,2004年體育人口達到62%,人民健身意識和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區、鎮、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場地建設及健身設施有了明顯改善;競技體育水平穩步提高,競技體育成績保持京郊前列,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和業訓工作形成梯隊結構,舉重、柔道、田徑等優勢項目,成績顯著;體育產業發展較快,趨於區域化、規模化,2004年體育產業生產總值達到3.2億元,已經成為我區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體育事業的發展,對於增強國民身體素質,振奮地區精神,促進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必須看到,我區體育事業的規模還不大,總體水平還不高,與城八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競技體育後備力量不足,高水平尖子人才較少,優勢體育項目偏少,弱勢項目亟待提高;群眾體育發展不平衡,農村體育仍是一個薄弱環節,體育設施尤其是群眾健身設施還比較落後;體育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有形及無形資產的開發和利用不夠理想;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同正在建立並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適應。

  (二)我區體育事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06年至2010年,我區體育事業面臨著一系列的機遇和挑戰。

  我區處於北京市整體規劃中的東部發展帶,我區將成為“十一五”時期北京市重點建設的衛星城,其區位優勢與資源優勢無疑將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今後五年,我區將全面推進並實現“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綠色國際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我區經濟將進入新的快速增長階段。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將刺激體育需求的增長,體育消費佔生活消費的比重將逐年增加。

  “十一五”時期,我區將全面推進新城總體規劃,必將加快我區重大體育設施的建設步伐,大大提升我區體育基礎設施的總體水平,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和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創造更為優越的條件和環境。

  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北京舉行,我區贏得了北京奧運會水上項目比賽承辦權,使我區體育進入以籌辦奧運會比賽項目為主要內容和特色的發展機遇期,為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產業的繁榮發展,為激發人民群眾的熱情和激勵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契機。

  但是,機遇總是與挑戰派生並存的,機遇的來臨預示着更為艱巨的任務和責任歷史地賦予了我們。我們要認清形勢,增強緊迫感,緊緊抓住和利用好這一發展機遇,確立科學的發展觀,以超常的膽略和付出,加快我區體育事業的發展,為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我區成功地承辦奧運會比賽項目,為造福人民群眾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應有的貢獻。

  二、指導方針與基本思路

  (一)指導方針

  “十一五”時期我區區體育工作的指導方針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為出發點,推動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努力開創我區區體育工作的新局面。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思想,抓住歷史機遇,實現我區體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立腳點,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增強人民體質、提高我區區人民健康素質作為我區體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任務。

  ——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努力探索群眾體育的發展規律和競技體育的發展規律,全面提高我區體育的整體水平。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積極推進我區區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和機制轉變,塑造服務型政府。積極培育體育社團,加速推進體育的社會化、主業化、產業化進程。

  ——堅持我區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堅持體育與我區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堅持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協調發展,體育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發展。

  ——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體,保障體育事業健康有序地運行。

  ——堅持科技興體、人才為本的方針,加大體育科技投入和科研力度,提高體育工作者科技素質,提升我區區體育工作的科技含量。

  (二)基本思路

  “十一五”時期我區區體育事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深化體制改革與創新,創建一個平台,發展三條主線,開拓五個層面。

  深化體制改革與創新: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原則,加快我區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創建服務型政府。培育以我區區體育總會為核心的體育社團管理體系,推進體育的社會化和市場化進程。

  創建一個平台: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充分發揮體育局的政府職能作用,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整合各方面資源,搭建體育事業發展的有機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吸引各方力量投資,、開發、經營,形成良好的互惠互利、有機發展的協作關係,並使發展平台由小到大健康發展。

  發展三條主線:一條是以奧運會的籌辦為主線,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我區競技體育發展基礎,推進我區競技體育實現跨越式發展。二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為主線,健全面向大眾的“親民、便民、利民”的體育服務體系,推動我區全民健身運動向深層次發展。三是以我區構建“產業富區”,促進我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戰略為主線,以體育健身娛樂業和體育競賽表演業為主導產業,以發展我區特色體育旅遊產業為目標,構建符合現代產業發展及現代體育發展規律的,特徵門類齊全、結構與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服務周到的現代體育產業體系。促進我區體育產業向高級化方向發展。

  開拓五個層面:一是以打造我區體育品牌、創建體育健身娛樂精品區為核心的體育產業發展面。二是以構建奧運會場館為最高層次,綜合性體育中心為中間層次,城鎮社區的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為基礎層次的相互協調、網狀幅射延伸的體育場館結構為目標的體育場館設施發展面。三是以推進四條渠道的業餘訓練網絡建設為基礎,為北京市和國家輸送更多更優秀的體育後備人才為目標,構建我區競技體育發展面。四是以大力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完善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為重點,構建我區群眾體育發展面。五是以調整體育人才結構,加大人才培養為主線,採取資源整合、內引外聯、強強聯手措施,形成體育人才供需鏈,構築體育人才培養和體育科技發展面。

  三、“十一五”時期我區區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群眾體育

  (一)奮鬥目標

  全社會體育意識普遍增強,群眾體育蓬勃開展,健康向上的體育健身休閑娛樂活動成為全區人民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體育參有率有較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全區體育人口佔全區總人口的66%以上。全區人民的體質明顯改善,成年人體質測定合格率超過80%,青少年體質明顯增強。群眾體育社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社會體育組織網絡和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網友評論
“十一五”時期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