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中華竹

中華竹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中華竹 標籤: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中華竹

  1988年春節,對門朱大哥送我一盆“富貴竹”,這盆竹子枝葉婆娑,綠意盎然,煞是可愛。朱大哥說,這竹子潑實,不生蟲,還能凈化空氣。於是,我開始了養竹的歷史。

  的確,朱大哥沒虛說,這盆竹子是我養的花木中最省心的。它無須施肥,不用噴洒農藥,只需澆水,便能蓬勃生長。下班回家,看一眼這樸素而脆嫩的竹,便煩惱皆無;睡里,呼吸這苦中帶爽的空氣,便神清夢穩。

  那是在雲南邊境的少數民族山寨,我目睹了當地居民與竹子的親密,可以說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竹子。他們披的是用棕繩編的竹葉衣,據說這竹葉衣能防雨、防晒、禦寒,還能防蚊蟲叮咬,且能治療皮膚病。那竹葉裙穿在小孩子身上會使人想起小人書里的那吒,簡直是大自然的精靈。他們住的是竹樓,院牆是竹子的。用的是竹床、竹椅、竹凳、竹榻、竹几、竹盆、竹杯……。更神奇的是他們竟用劈開的竹瓦,將水引下山,澆地,飲用,這大概是最古老的自來水工程了。吃的更不必說,直接吃的是竹筍,用竹子做成的飲食多得沒法數,有竹筒飯、竹筒雞、竹筒肉、竹筒魚什麼的。喝的是竹筒酒,抽的是竹筒煙(水煙)。走路也離不開竹子:旅遊人坐竹竿轎,老人拄竹杖,挑東西用竹扁,婦女們用竹簍背,小孩子給裝在竹背簍里睡得正香……

  對於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產、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極其重要的,以竹子為主要原料的工廠、作坊星羅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樓和系列竹產品開展旅遊業,遊客雲集。其實,在遠離竹林的北方,也是須臾離不開竹子的。吃飯的竹筷,鋪的竹席,織衣、烤肉串的竹針,剔牙的牙籤,居室的竹簾,真是俯拾皆是。至於工程用的腳手架、跳板,打魚用的桅杆、網竿、撐竿,竹篙;葡萄、豆角、黃瓜、西紅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連我國最北部邊境的黑龍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從竹子的使用範圍之廣來說,把竹子叫作“中華竹”是再恰當不過的。

  我之所以把竹子稱為中華竹,還因為竹子是我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載體,包括禮、樂、書、數、兵等。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第一場《燦爛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當屬竹簡操了。演員們手持竹簡表演,美輪美奐。這竹簡便是用竹片穿成的書——中國最早的書。“韋編三絕”里的“編”,就是孔子讀的《周易》,是用牛皮繩把竹簡編在一起的。後來的“四書”、“五經”,都是竹簡書。再說樂,古代的音樂被稱為“絲竹”或“管弦”,這裡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樂器,包括笙、管、笛、簫等。書法更離不開竹,用竹管插上獸毫就是筆,“用筆”又叫“握管”,字當然要寫在竹子上,成語“罄竹難書”由此而來。算術用的籌是竹子做的,由“籌”發展到“籌劃”,再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足見“籌”的重要。兵指的是戰爭。戰爭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義從竹而來。最早的盾、雲梯、陷阱都離不開竹。現代的競技體育有好多項目來自於竹,如跳高、撐桿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築中,把竹跟石灰、砂漿混合使用,創造了比鋼筋混凝土還堅固耐久的建築奇迹,舉世聞名的趙州橋便是最好的例證。

  在成語詞典里,帶“竹”字意思的詞語非常多,諸如“胸有成竹”、“竹報平安”、“勢如破竹”、“竹節松貞”、“青梅竹馬”、“雨後春筍”等。文人墨客的詩文書畫,好多以竹為題材。劉禹錫的“竹含天籟清商樂,水繞庭台碧玉環”,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鳳竹含梳韻”都是詠竹的佳句。鄭板橋則終其一生以畫竹為樂趣,他的《竹石圖》中“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的詩和畫堪稱“雙絕”。如今,以竹為題材、背景的文學作品、繪畫、工藝品、編織品、裝飾物比比皆是。帶“竹”、“筠”、“漢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無法統計,關漢卿用戲劇為民請命而千古流芳,張漢卿以兵諫救國而青史留名。陶淵明筆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徵。“竹林七賢”竹林中飲酒賦詩吹管瀟洒一生。儒、釋、道的布經傳道場所大多選址於竹林,他們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難怪觀世音菩薩的對聯也用了“碧蓮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中國人推崇竹子,更重要的還是推崇竹子的節氣。無論“歲寒三友”,還是“花木四君子”,竹都名列其中。“未曾出土先有節”、“為重凌霜節,能虛應無心”,都強調一個“節”字。本來,“節”字的繁體字是由竹字頭和“即”字組成,許慎《說文解字》釋為:“從竹即聲。”就是說“節”字是從“竹”而產生的。“蘇武留胡節不辱”、“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中的“節”就是用竹子做的節杖,也叫符節。“身死事小,失節事大”,蘇武正是持着這象徵國家的符節,才“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終歸漢室的。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里的“汗青”,是指用竹簡編成的史書。原來,竹簡在刻寫文字之前,要先用火烤,烤出汗(水分)以後便於書寫、刻寫,而且不易變形。因竹簡是青色的,所以就把史書稱作“汗青”,後來把歷史也叫“汗青”。古代仁人志士都把“氣節”看得頭等重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而去“捨生取義”。共產黨人更是堅守革命氣節,“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江竹筠、許雲峰、劉胡蘭等無數先烈都視死如歸,氣貫長虹。因此說,氣節是一種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磨難而愈堅、臨大敵而有節的偉大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把竹子稱作“中華竹”是當之無愧的。

  套用陶鑄讚美松樹的話來讚美竹子也非常貼切:需要人的極少,給予人的很多,我想,這應該是竹子的奉獻精神吧;而“有節”、“虛心”這大概算作竹子的崇高品格了。唐朝詩人席夔《賦得竹箭有筠》詩說得最恰切:

  貞姿眾木異,秀色四時均。

  枝葉當無改,風霜豈憚頻。

  虛心如待物,勁節自留春。

  鮮潤期棲鳳,嬋娟可並人。

您正在瀏覽: 中華竹
網友評論
中華竹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