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人散文 > 《釋迦牟尼猜想之九 —— 佛陀的啟示

《釋迦牟尼猜想之九 —— 佛陀的啟示

手機:M版  分類:寫人散文  編輯:pp958

《釋迦牟尼猜想之九 —— 佛陀的啟示 標籤:滴水穿石的啟示

  寫到這裡,終於是到了最後一篇,一件事情有即將宣告完結,我幾乎又可以“嘆一口氣”了。為什麼是“嘆一口氣”呢?是我常把嘆氣當做深呼吸的,其實,動作都一樣,也是先倒吸一口長氣,然後吐出來,只是心境略有不同罷了。本來,一篇甚至一個“系列”的東西寫完,是應該“舒一口氣”的,但我每對於所寫出來的東西頗有不滿,而況後面要寫的東西還多,事情還遠沒有完,於是,就每每只能“嘆一口氣”了。

  有朋友說,以我現下的年紀和閱歷,是不適於來寫這樣的東西的。對於這樣的忠告,我也很以為然。但我自己知道,不單是年紀和閱歷,更重要的是我沒有這樣的心。雖則對於佛陀也很有些崇拜,但多是對於他的人格,對於他的天才的思維、他那種追求理想永不懈怠,甚至以身示法的精神,至於佛法中的許多東西,我實在是不敢“苟同”。

  我因為在前已經明了了我寫這些東西的目的,甚至也知道了自己該用的方法,就是我要看看佛陀的“思想體系”是怎樣的,以及要用理想為切入點去觀照它。那麼,到這裡我要來做個總結了,不過不是給佛陀的說法做總結,而是給自己的這幾篇東西來總結一下,看看我到底從佛陀的體系里得到了些什麼,而我又藉此說出了些什麼,甚至別的觀看者或能得到什麼?但在先,我需要聲明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說些玄虛的東西。我其實不喜歡佛陀的那個涅槃的理想之境,因為“不可思議”,就使人覺得玄虛,再則,這對實人生有什麼意義的么?

  我先前說過,所謂的理想,不過是人因為不滿於現狀而心造出來的逃路。雖則是逃路,卻又是必須的,是於人生有益的。當心靈看到了這樣的一個逃路,至少可以證明它對於現世是不滿的,至少可以證明它還有着走下去的方向,至少證明着這心靈還可以有一個更好些的歸所。但是,這逃路也要能是一條路,一條實人生可以走的路。“鴕鳥政策”固然是不行,但這逃路太飄渺或者太“究竟”了,也終歸無用。因為,我們總還要找出這逃路的一些意義,並以此找出這實人生的一些意義,否則,我們要這逃路做什麼?

  我以為,佛陀的涅槃就是太“究竟”了,因為生是一切苦的總根源,就要來消滅這生,這實在是徹底得可以。但過於究竟就不免流於飄渺,讓人看都看不清,雲里霧裡的,最後只能唏噓幾聲了。再則,因為生存多苦而逃避生存,本來就是不敢正視或不能正視這生存,而且還被那個苦給制服了。這就好像我們安住於一個場地,這場地代表生,其間有一個大惡人在,這惡人製造了許多苦,你因為懼怕他、痛恨他,就總要想法逃離。其實逃離的路有兩條,要麼讓他消失,要麼讓自己消失。我想,佛陀倒是選擇了後者。

  那佛陀為什麼會選擇後者,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樣努力要使對手離開呢?我以為,這是佛陀特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結合所導致的結果。

  倘使單單從思想體系的架構來看,佛陀的體系實在是幾乎可以算作完滿的。歸納得好,“言簡意賅”得超乎想象,就四個字:“苦集滅道”;也演繹得細,把世間萬象、宇宙真理、以至我們的最終歸所還有達到歸所的方法全說了個遍。什麼“六道輪迴說”、“十二因緣法”、什麼“八正道”“三皈依”、“三毒”“三無漏法”……單是五字輩,就有“五戒”、“五欲”、“五蘊”、“五明”、“五眼”、“五蓋”、“五濁”之列,凡此種種,真可謂是浩若煙海。而除卻這些諸般說法之外,還有驗證徒眾說法是否為正法的“三法印”和“一實相印”。

  “演繹法”太細、太浩繁,我姑且只看看這“歸納法”,就是那叫做“四聖諦”的“苦集滅道”。其實,單是看看這個,實在也就夠了的。因為,這是佛陀的思想體系的最基本也最簡直明了的架構。這裡面包含了佛陀的世界觀,以及由這世界觀而得來的方法論,當然,佛陀的理想也一定在裡面的。

  所謂的“諦”,就是如是不顛倒,即是真理。“聖諦”就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究竟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據說,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着佛陀而解說,甚至偉大如辟支佛者,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盤的道路--出世間的因。

  這樣一看,佛陀的思想體系也就清晰明了了。這又使我不得不“五體投地”地“頂禮佛足”了,他實在是古今中外、甚至宇宙有史以來第一位建立如此全面,如此清晰的思想體系的人。

  表達了無上敬意之後,我再來用我的話總結一下佛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世間“一切皆苦”(苦諦),而要找到“離苦得樂”的方法(道諦),就先要找到“苦因”(集諦),如果根據“苦因”來照着方法修道,我們最終能達到理想之境,達到一個沒有諸般苦惱的“無境之境”,這就是涅槃(滅諦)了。

  大家來看看,啊,大家來看看,這不是標準的哲學體系又是什麼?它不單包含那世界“是什麼”、以及“可知否”,還包含了方法論的“怎麼辦”,甚至我們的理想之境也在裡面。別一些的哲學家們,大抵只注重世界“是什麼”和“可知否”的問題,有的也注重我們“怎麼辦”的問題,但卻沒有哲學家把理想之境放在一個這樣的地位,最起碼,沒有把理想之境作為一個單獨的“單元”放在體系的最基本架構之上(不過馬克思主義是個例外)。

  所以,參照了佛陀的這個思想體系之後,我所得到的就是,我知道了一個體系所該有的最基本的架構,而唯有以這樣的架構,才能讓人一眼看清你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理想。但我因為一直有個毛病,就是很有些喜歡“三部曲”,所以,我把佛陀的體系架構改一改,形成一個“三隻腳”的架構:苦、願、道。

  對於這個,我想有必要詳細的解釋一下:所謂的“苦”,並不是像佛陀所說的“一切皆苦”,而是“苦”多於“樂”的情狀。還是那句話,所謂的理想,不過是人因為不滿於現狀而心造出來的逃路。那為什麼會不滿呢?當然是因為這世間在“我”看來,是“苦多於樂”的,並且“我”深受其苦;因為不滿,就有要找到逃路的意思,而這就是我們的理想,這裡我把它叫做“願”,它是描繪我們的理想之境的;但要達到這理想之境,要實現這“願”,我們要找的正確的方法,而這,就是“道”了。

  其實,從這個層面來說,馬克思主義的體系架構也是有些相似的,它也是“三隻腳”的基本架構:政治經濟學、哲學、科學社會主義。“這三個組成部分中,處於基礎部分的內容是政治經濟學,作為理論方法而支撐着理論整體框架的是哲學,而居於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大廈核心和頂端的則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這些的說話,當然是馬克思主義學者給出的定義,倘使我一定要攀附一下,我也是可以這樣理解的:政治經濟學,跟“是什麼”有關;“哲學”,跟理想跟“願”有關;而科學社會主義,跟我們要實現“願”而應該“怎麼辦”有關。

  所以,為了更好的建立我的“思想體系”,我下一步可能會開始認真觀照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但或許,我會先去看看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之類,至於原因,一則它們跟佛教一樣是大宗教,一則我也想“從古至今”的來看。不過,實際會怎麼樣,我現在並不確定,以後的事,誰說得准呢?

  魯迅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當然,也是敢於正視世間種種苦的。因為敢於正視,就有可能正確的去應對,正確而勇猛的去改變。

  佛陀最終選擇自己離開,並不是因為他不是“真的猛士”,佛陀實在是稱職的猛士。只是他的世界觀有問題,這應該就是時代的局限性罷。在他那個時代,“因果報應”、“生死輪迴”那是普遍的“世界觀”,幾乎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到了現在,還有幾個人相信這個?所以,最基本的世界觀出了差錯,接下來的也幾乎“全盤皆輸”。由此可見,正確的認識世界很重要。

  但佛陀終於是偉大的,因為,他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了自己的、甚至那時候所有人的理想。

  《釋迦牟尼猜想》系列散文,到此就結束了,謝謝觀看,哈哈。

  (參考書目:《釋迦牟尼佛傳》)

  肖復

  8月23日

您正在瀏覽: 《釋迦牟尼猜想之九 —— 佛陀的啟示
網友評論
《釋迦牟尼猜想之九 —— 佛陀的啟示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