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乾隆湖冬遊記

乾隆湖冬遊記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pp958

乾隆湖冬遊記 標籤:格列佛遊記 西遊記

  水師營南十幾里處有個秀麗的湖面,都知道叫乾隆湖,當地百姓傳說乾隆來過這裡,所以得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滿族文化辦”的老三位懷着不解的心裡來到湖邊的小村“哈欽崗”,想了解一下它的來龍去脈。但幾經走訪卻都是統一口徑:“乾隆來過。”最後終於找到一位六十多歲的關老,才得知真情。關老是滿族人(滿族姓瓜爾佳氏),他說:“這個湖原名‘潛龍湖’,傳說一條龍掉在了這裡,還砸出個大坑,當地人都熟知的龍坑,就在湖的北側,無論什麼大旱年月也從不幹涸。後來,這條龍鑽入了湖中,所以叫‘潛龍湖’。一次暴雨中,龍騰空飛走了,而這個名卻保留了下來。這個湖中的魚與眾不同,不但鮮美,又有一種獨特的香味。清朝乾隆皇帝曾舉行過一次百魚宴,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各種鮮魚。為表示對皇帝的忠誠,在這裡駐守的清朝官員,也同樣精選了上等鯽魚,送進宮去。在品嘗中,乾隆吃到了由北方貢來的普通鯽魚,沒想到卻出乎預料的香,不由龍心大悅,脫口問道:“此魚何方所貢?”大臣急忙回答:“此乃黑龍江潛龍湖所捕。”乾隆笑着說道:“難怪有如此上乘佳品,卻原來是出自潛龍寶湖乎。”從此,“潛龍湖”便用上了諧音“乾隆湖”意味着是授過皇封的名湖。

  這是初冬時分,我們為了不枉此行,由當地朋友做嚮導,要下湖親自觀賞一下授過皇封的湖,到底美在何處?湖邊是一條乳黃色的蘆葦帶,下了土坡,順着蜿蜒的小路,進入了兩米多高的葦塘中,陡然覺得如同於世隔絕。窄窄的小道,彎彎曲曲,不知是誰設下的迷魂陣。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不知名的小鳥,穿梭在密密的蘆葦中,它們不怕人,總是在人的周圍飛來飛去,不時“喳、喳”的叫着,看的很清楚,它們長着彎彎的小嘴,每每落在蘆葦上都要“咔、咔”的啄幾下,白色的葦皮從它的嘴角劈落下去。我好奇的問朋友:“它們在啄什麼?”他回答說:“找蟲子吃。”

  蘆花隨着輕輕的西風,陣陣的飄落下來,下雪似得,均勻的鋪在小路上,形成一層絨,踏在上面軟綿綿的,在這寒冷的冬季里,腳下、身上都覺得暖暖的。約莫十幾分鐘,到了小路的盡頭,眼前豁然明亮,好象在深夜突然出了太陽似得,“乾隆湖”出現了。被霧汽籠罩着的湖面,天湖一色,白玉的世界。遠處象似一堵白牆,眼下的冰面,由於前幾天下得雪,青一塊,白一塊斑駁的顏色,漫布在整個湖面。有時我的同事稍不小心就被滑倒,摔得“嗷嗷”叫,引起陣陣笑聲。透明的冰面如同水晶,走在上面象似置身於空中。低頭可以俯瞰水下世界:一堆堆的水草,活脫脫的海底珊瑚,什麼形狀都有,五顏六色。一群群各類魚兒,穿梭在隆起的“珊瑚”中,悠閑的游着,忽然,一條大魚游來,衝散了嬉戲的小魚,轉眼全不見了,本能地鑽進天然屏障,一切又靜了下來。

  抬眼望去,不遠的地方,“紗”的裡邊,一隊漁民正在下着冬網,也顧不上朋友的指點,隨着感覺走了過去。一個個冒着汽的小冰眼,呈現在面前,還得小心的躲閃着,惟恐滑進裡邊。水很清,可以見底,能看到大網的浮漂兒在水上緩緩的移動。東邊百十米的地方,有人高喊:“出網啦!”我們循聲涌了過去。只見一位滿腮大鬍子掛着白霜的漁把頭,紫紅色的臉,活象一顆大棗掛在帽子底下,冒着熱汽,象似蒸籠剛出鍋。他前後的忙着、喊着、有時還罵著。我們來到出網的地方,梯形的出網眼,從中拉出兩條魚網。不遠處有個機器,不停的冒着煙,是它把網拽了出來。胖把頭兒不停的喊着:“小柱子,往前拽;大明,你怎麼沒長眼吶!那麼大的魚怎麼不揀呢?”“停!停!機器停。”他指着機器擺着手。收網的時候到了,也就是大網的末端網兜即將出水,在出網冰眼的兩側站着兩名棒小伙,熟練地撈着魚。活蹦亂跳的鯉魚、鯽魚、青魚、草魚各種各樣的魚面世了,相似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嬰兒,雖然沒有啼哭,卻有一股初生牛犢的朝氣。大家的臉上都浮現出好奇、歡快的神色。太陽緩緩地從雲霧的縫隙中擠了出來,天慢慢的清醒了,這時再看看銀盤似的湖,它獨特的冬景:有魚、霧、霧凇、珊瑚一樣的湖底世界。

  傍晚時分,在小村漁家燙人的熱炕上,與那位滿族漁把頭,一起品嘗有獨特香味的鮮魚,才真正體會到乾隆當年為何那樣讚美它。老人家爽朗的說道:“現在我們都是乾隆,哈、哈哈!”草房內飄出了開心的笑聲。

您正在瀏覽: 乾隆湖冬遊記
網友評論
乾隆湖冬遊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