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思想鉤沉 > 百年老店塵落中的前世,生活中的後人

百年老店塵落中的前世,生活中的後人

手機:M版  分類:思想鉤沉  編輯:小景

百年老店塵落中的前世,生活中的後人 標籤:百年孤獨 教人幸福地生活 雨中的樹

  蘇州觀前街上,有多家百年老店,其中稻香村、采芝齋、葉受和是蘇式糖果茶食的代表,可謂名揚四海。這些百年老店,它們塵落中的前世,今日生活中的後人,世人知之甚少。

  蘇大北校區旁有幢房子,住着兩位老人。沒有任何裝修,傢具都是舊的。給人以生氣和書卷氣的,是牆上掛着一些自製的條幅。字是老人自寫的,工整遒勁,可以看出非一日之功。男主人年近九旬,滿面紅潤,身材高大,腿腳已不很靈便,要扶牆行走,慈眉善眼。他大名葉炳源,就是葉受和創始人在蘇州的嫡孫。

  老人口述了數萬字回憶錄,由次子葉在壯整理成文。文中可以看出,他對祖父葉鴻年很是崇敬,是他祖父創辦了葉受和。蘇州的百年老店大多是外地人來蘇開辦的,本地土生土長的極少,如開採芝齋的金蔭之是河南人,開鴻生火柴廠的劉鴻生是寧波人,葉受和的創始人葉鴻年是寧波慈溪人。

  葉家在浙江慈溪乃大戶人家,稱得上名門望族。葉鴻年生於1847年,慈溪鳴鶴鎮人。葉姓為鳴鶴鎮第一大族,葉鴻年之祖早年曾任清刑部員外郎,於乾隆三十一年在杭州創辦葉種德堂國藥店,先於胡雪岩的胡慶餘堂112年。由於在家鄉一直仗義疏財、賑災辦學、熱心公益,民國四年8月,孫中山賜予“德高年劭”匾額。

  葉鴻年將店取名“葉受和”,意在“和氣生財”,要顧客們不再受氣。同時提出開店宗旨:凡稻香村有的,葉受和亦有,沒有而應有的,彌補并力創名牌,尤在質量上不惜工本,務必趕超稻香村。由於葉氏鍥而不捨、勵精圖治,到1929年觀前街拓寬之際,葉受和翻造三層店面,進入了全盛時期。

  受和”二字,確是辦店宗旨。1925年4月25日的《蘇州明報》有文章說:從來同行開新店,最喜歡仿用名牌店的牌號,這個姓葉的不題什麼香字、村字,別開生面用“受和”兩字,加上一個姓,就見他有獨立志氣,後來竟然成功。這才是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

  1946年冬,葉炳源如願出任葉受和內賬房。建立了葉受和新的經營班子。以“和”處理好了與經理陳茂生的關係,兩人成為好朋友。從此,葉家真正“主”了葉受和。新班子立了新規,每月發給各股東四石八斗米的生活費。從1947年初開始,到1950年底止,約有四年時間,葉受和老闆們過了一段相對舒適的日子。

  解放之後,私營企業雖仍姓私,但已面臨改造。葉受和七個股東,每股四十二元定息,按季發放,扣去工商聯互助金四元二角,凈得三十七元八角,已是難維生計。對私營企業面臨的重大變故,葉炳源說,僅有小叔嬸母(蘇州尚有葉鴻年幼子葉樹萊一家八口分享其中一股)一人清醒,進了蘇州刺繡廠,找了工作。

  解放初期,葉炳源父親葉樹翰攜妻兒七人,從老家慈溪遷來蘇州,葉炳源購置了一部新型滾筒式彈花機,在吳趨坊做起了舊棉花彈松的加工業務。妻子毓秀是主管也是工人,還請了一個幫工。這個家庭彈棉花店取名為“力生家庭彈花社”,搞了兩年多。1956年公私合營,個體經營要合作化,力生彈花店就關門歇業了。

  1980年前後,蘇州古城區內北園上出現了一大片簡易房屋,住着數百從蘇北回蘇的下放戶。葉炳源夫妻就住在裡面,一間半房,一住就是五年。回首往事,他扳着指頭說,“1969年冬到1979年秋,下放九年半時間,農村六年,鹽城工作三年半。四十六歲時下放,五十五歲時回蘇,人生能有幾個九年半?蹉跎歲月呀。”

  下放蘇北時,他在大豐種過田,到鹽城江淮動力機廠辦過食堂。長子在本去崑山插隊,次子在壯做民辦教師,三子在平為生產隊記工員,四子在知先讀書,后亦種田。所幸,葉炳源回蘇后還干會計老本行,在采芝齋繼續工作了六年,在改革開放初期,為重現百年老店風采,做了很多工作,直至退休。

  至今,葉家已是四世同堂。四個兒子讀書時逢“文革”失學,靠自己奮鬥,皆可圈可點。長子在本從崑山插隊,到西山煤礦到肥皂廠,從工人到搞供銷,厚道實在,本本分分的工人。次子在壯愛文史書法,有研究。自學成才,當小學老師,做過教導主任。三子有經商天賦,從飴糖廠燒鍋爐到做保險,現為區保險公司總經理。四子做過廠長,現自辦企業。有四孫女,皆大學畢業,已成家立業,如今孫女都有第二代。老兩口重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

  現今葉受和顧客盈門,香飄四海。葉炳源說,祖父創辦葉受和,葉受和延續百年,功在國家,利在社會,靠祖蔭食利,必然碌碌無為,讓子孫受到良好教育,有立足社會,為國效力的知識和才能,才是良方,才是遠慮。我對後輩的希望,可經商,可做各樣行當,但一定要讀書,要有知識,做有知識的人。

您正在瀏覽: 百年老店塵落中的前世,生活中的後人
網友評論
百年老店塵落中的前世,生活中的後人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