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愛情散文 > 米的故事

米的故事

手機:M版  分類:愛情散文  編輯:pp958

  打從我記事起,就知人們吃的大米,必須經過礱谷、舂米或碾米等四五道工序,才可成吃的大米。

  礱跟石磨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大區別。都是上下兩塊圓盤;上盤中心孔扣住底盤中心小軸心,並上盤繞底盤軸心旋轉;都是用‘丁’字擔推轉着。不同的是礱用栗樹片作齒,用黃泥黏合物固定栗片,不知黃泥同什麼黏合,堅如石塊,不易磨損。兩塊圓盤都是木板包裹,篾條扎箍。谷倒在上盤,有小洞流入礱面。下盤又有正六邊形木槽(礱盆)圍着,礱出的糙米和穀殼,撒在六邊形的礱盆里;下方放一谷籮對準礱盆口裝糙米。

  礱谷活較輕鬆,老人、小孩都能推動。谷在礱面經兩盤相對的密密的木齒摩擦、滾動,穀粒絕對是顆顆脫殼滾出糙米。這是大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七八歲的我,常常幫奶奶搭把手,站在旁邊用一隻手幫着推礱,也很好玩。一般都只礱大半籮或一籮谷,這都是計劃在家舂米的量,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

  礱出的米、穀殼混雜一起,必須要用米篩分開。這道工序倒也不是很繁重的體力活,只是花時間。我家基本上是奶奶完成。兩條長凳擱一肚籃(比簸箕大且深),奶奶靠肚籃坐好,右邊是礱的米、殼籮,左邊是空籮裝殼。舀兩勺礱的米到篩里,就將米篩搖晃起來。還別說,奶奶篩篩真好看。兩手與腰身協調自然,動作柔美,只見米粒像雨點般撒落在肚籃里,穀殼在篩面上。

  篩出糙米后,接着就是舂米。村子里的碓都不少,我四戶人家的小村就有三個碓。聰明的祖先利用桿乾的原理,將三十來斤的碓嘴石安在五尺長的一段寬且厚實的木板上,老嫗、小孩都能用腳踩動它。所以舂米的活自然是搞家務的奶奶們干。奶奶們一邊用小腳踩碓身的一頭‘咿呀——嘩啦’,一邊用手中的長竹棍搗臼翻米。四五秒鐘一下(青壯年一秒鐘一下),一上午也就舂米七、八、上十斤,五六口之家也能將就四五天吧。那時的農人都是勤儉持家,沒有吃清米飯的習慣,普遍是吃和飯。或菜、或蘿蔔、或南瓜、或紅薯,總之什麼上市和什麼飯,一天也就一升大米足矣。幾天後又周而復始地做這工作。家裡總會有些小孩,有時也能幫忙。我就喜歡幫奶奶舂米,好像這是一種遊戲。好聽的‘咿呀——嘩啦’聲,立即引來幾個小夥伴嘻嘻哈哈爭相踩踏鬧一陣。

  一裡外的大村有碾。有時媽媽也礱上一擔谷去碾米,年底時要礱兩擔谷去碾(做年粑或熬糖)。碾米雖省時省力,但畢竟遠,又是挑又是牽牛的也不方便。所以少量的米還是舂米省心。( 散文網: )

  從碓到碾要算是一個大的飛躍,很有科技含量。

  碾是用一段段帶槽的石塊,拼成一個很大的非常圓的石槽圈,其直徑約七米(憑印象)。兩個大石碾砣(直徑約兩尺)組合一個碾架,形狀有點像自行車。碾架內側居中安一塊約一丈長的寬木板,木板另一頭有一圓洞套在碾槽圈的中心軸上。牛帶動碾架外側的轅木,在碾槽內反覆作原軌跡上的圓(半徑不變)。聰明的祖先將圓的數學原理運用在碾米上,太了不起啊!

  媽媽把我抱上碾架並排坐。寬寬的碾架(略顯弧形),五尺來長,是一段大樹做的,砣的支腳也是寬厚的堅木板做的,非常堅固穩當。牛是一腳一腳的走,太快反而不易熟米。坐碾很好玩,像坐車似的,好舒服,並且有好聽的咿呀、吱吱的響聲,很是熱鬧。媽媽有時下來用扁擔推攪碾槽翻米。一個時辰可碾熟一槽米(一擔谷的米),半天可碾兩槽米。米熟了用特製的戽碾鏟米出碾。

  碾熟的米,到家后還要用風車扇出米糠。有的人還要將扇的米再用隔篩(比米篩眼小)篩出細米,細米可磨粉做粑。

  直到七十年代初,大隊企業組買了台柴油機,另配購一個機米斗,派了兩名青年去縣短期學習。不久就開始在機米房為全大隊的群眾機米,自此傳統的米加工方式徹底淘汰了。

  在集體生產的年代,有了機米機,確實省事。一擔谷,幾分鐘就機好了,只要稍稍在風車裡扇一扇,就是乾淨的白大米。不過這種柴油機在冬天難發動,非得幾個有力氣的人搖上一陣,婦女還真搖不動它。

  又過了三十年,到二十年代初,村裡有了電動機米機。一按電鈕,就發動了,再也不用人力搖了。另外還配了一個磨粉機,想吃粑也方便。

  這幾年村裡有錢了(有個砂場),又花一萬多買了一台新式特號電動機米機。這是智能型的電機(不知是幾代產品),簡直是完美無缺。

  首先是谷斗低,尺把高,老人婦女都可倒谷進斗;兩根四方形柱管內有傳動斗帶將谷送到礱室剝殼;殼進粉碎室變粉糠;礱漏的谷被米篩擋住再進谷斗;機米的粉糠也被送入糠管道,機出的米非常乾淨,不用再扇。

  我村的電動機米,米白乾凈,糠細如粉,深受群眾喜愛,連馬鞍行政村的人也全部來這機米。

  我這記載的是一個米的文化,算是六十年來變化中的點滴。雖然對於先進國家來說,早就不值一提之事,我們還沾沾自喜?因為我們一直是非常傳統、保守的國家,我們百姓的認識也就那樣,有這點進步,也就知足了。

  二0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您正在瀏覽: 米的故事
網友評論
米的故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