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最近在閑暇時間看完了這本《追風箏的人》,從第一頁開始讀整個人周圍就被一種憂傷的氣氛籠罩着,直到讀完一直保持着。文中以第一人稱進行講述,猶如在聽主人公阿米爾回憶着述說他的人生經歷,聽完之後久久不能忘懷,思緒依舊在阿米爾的回憶里,跟隨着他一起思考過去生活發生的點點滴滴,尤其是阿米爾家的僕人的兒子哈桑。哈桑,現在只要想起這個名字,心裡總會浮出一絲絲感動與憂傷……

  小說以第一人稱講述了身在美國的阿富汗移民阿米爾童年時與哈桑之間的往事以及後來移居美國的生活往事以及在這期間,阿米爾對兒時的過錯的一種救贖。哈桑是富家少爺阿米爾家的僕人的兒子,而且是屬於當地地位最低的種族哈扎拉族的一員。但是當阿米爾重回阿富汗對自己的過錯進行救贖時,才知道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這又給哈桑這個人物增添悲劇色彩,也給阿米爾內心多增添份內疚感。因為小時候哈桑一直把阿米爾看成自己世界的中心,為了阿米爾他可以付出一切。不過阿米爾卻從未把哈桑當成朋友對待,似乎只是當成無聊時的玩伴。而且小時候父親對他十分嚴苛,但是對哈桑卻充滿愛憐之意,有一次哈桑生日,阿米爾的父親約了一位醫生給哈桑治癒的兔唇。這些都對一個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與讚美的少年增添了份嫉妒。直到有一天,將嫉妒化為了愧疚。哈桑是風箏的大賽的能手,他為了追到阿米爾的風箏遭遇了壞人的施暴,而阿米爾卻因為懦弱躲在角落裡,最後逃走了。從此以後,阿米爾不敢見到哈桑最後還製造了一個陰謀,欺騙父親,趕走了哈桑一家。在美國生活的日子裡,阿米爾一直無法忘懷兒時的過錯,最後回到阿富汗救回哈桑的兒子才使得自己有所解脫。

  小說講述了阿米爾的心靈救贖過程,同時也展現了阿富汗少年哈桑純潔心靈,“為你,千千萬萬遍”是哈桑對友誼的詮釋。每看到這句話,心裡總會有一絲震撼。哈桑對阿米爾的信任與付出,卻沒能換來回報,而且對於阿米爾的袖手旁觀也沒有揭發,只能說哈桑對阿米爾所做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只希望能與阿米爾一直快樂的生活在一起。這樣的矢志不渝的付出怎能不叫人感動流淚?

  哈桑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兄弟,本來應該得到跟阿米爾一樣的地位。阿米爾父親為了維護自身社會地位與尊嚴,隱瞞了這個事實,也可以說是欺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哈桑以僕人身份留在家裡,關照他。但是這樣卻使他成為被人看不起的對象。“沒有比盜竊更十惡不赦的事情了”,“當你說謊,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你偷走公平的權利”,這些都是小說中阿米爾父親說的話,但實際上他已經做過這種事了,或許是在為自己做過的後悔,告誡兒子不能重蹈覆轍,不過他對哈桑表現出的關愛似乎是對自己過錯的救贖。展現出了阿富汗當時的人們所處地位與種族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命運以及人們內心的善良。

  聽着阿米爾在講述,讓我對上世紀中的阿富汗有了另一方面的了解,戰亂、槍聲已不是僅有的代言詞,更多的看到了阿富汗孩子的童年,看到了真誠,純潔,寬恕,贖罪,愛情與友情在人性當中的重要性。在看的過程中,無論景物還是人物、情節,都給人一種心靈上的衝擊力。感受到人性中的善良、包容、關愛、責任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這也是這本小說做觸動人心的地方。而這些高尚的信仰在如今這個社會也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源,例如前兩年社會上出現的尋找“最美”系列活動,讓人感覺到似乎在呼喚着美麗心靈的回歸。而小說中的整個氛圍雖然有些淡淡的憂傷,卻能讓人感受到純真善良世界的美好。

  讀完不僅被阿米爾與哈桑之間發生的故事所感動,還有反思對於來之不易的友誼,應該要好好珍惜;要學會試着成長,勇於承擔生活中應該面對的責任,才不會在人生路上留下遺憾。

  讀完《駱駝王子》,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作者作為一名野生動物家不禁對駱駝王子最後的歸順感到可惜,也最終悟道:也許正是野駱駝這種“種族照顧小駱駝方式”導致野駱駝近年來數量急劇減少。自然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野駱駝這種整個族群照顧小駱駝的方式導致小駱駝長大后在惡劣環境下難以自己生存,這正是野駱駝走向滅亡的根源。

  我不禁聯想到我們人類,尤其是我們中華民族。由於某種原因,我們國家實行獨生子女制度,獨生子女制度導致最大的後果就是我們的孩子嬌弱,被照顧的太精細,這不正是野駱駝撫養後代的方式嗎?通過野駱駝我們似乎能預見我們中華民族若干年後的情景!不敢深想,后怕!打了個激靈我轉頭問丁寶:“《駱駝王子》讀完了你啥感想?”丁寶倒是很認真地回答我:“不能像駱駝王子那樣軟弱無能!”聽此話,我甚感欣慰。

您正在瀏覽: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網友評論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