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傷感散文 > 閑雨,莫澆愁

閑雨,莫澆愁

手機:M版  分類:傷感散文  編輯:pp958

  閑雨,莫澆愁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宋]蔣捷

  猶記得蔣捷的《虞美人.聽雨》,這首次大約是宋亡後作者隱居在山中所做,詞中寥寥數語便出作者對人生的觀感,人的大悲大喜莫過於此。作者在經歷了家國的破亡,古稀之年的人生唯有僧廬相伴,一盞明燈難以照亮作者心中的苦悶與壓抑。整首詞就像一幅未完的畫面一直縈繞在心頭,在這閑雨中揮之不去.

  我想起了差不多同時代蘇軾,與蘇的達觀淡泊相比,蔣捷的晚年則更像是一杯苦酒,欲飲卻又難以罷手,其種種種種因果,卻也非我們後人能懂得。

  而今我在大學的寢室里做着掛羊頭賣狗肉的事兒,名為聽雨,卻抒閑心,與高雅無關。更難體會得到屋漏時滴滴答答的聲兒,那我該思考些什麼呢,難道大談人生抑或生死,以至於人生種種。顯然自己沒有那樣的道行,也不敢妄語。

  那莫不如回到久而未曾降臨的閑雨中來,我與這滿世界的精靈們對話,一滴滴觸手可及而又咫尺天涯,永遠難以捧在手心,心在急切的穿梭着,既沒有方向也沒有固定的軌跡。就像面對一大堆的美食般,胸中萬千丘壑卻難以動手,況且每樣都是色味俱佳,誘人的事總是變着法讓你做出艱難而又痛苦的選擇。更是對自己所仰望的東西一種矛盾的心態,不過,凡人誰都難以躲過。

  往往在自己的路途上,小心中又夾雜一種大無畏,我將此解釋為一個人身上父性和母性的完美結合,看這瀟瀟落雨,柔柔點灑在花前月下,是詩人們謳歌的精靈。柔性莫過於此;而水滴石穿的故事眾所周知,冥冥之中就好像對萬物都是平等,給了你柔弱的一面,又給了水這種東西極其剛強的一面。恰如其分的存在着,沒有意識形態強加給你的任何東西,就存在了,難道你能說他沒道理嗎?反觀自己,心中千層浪,卻會被時時的影響着,好像只有柔性的一面,那剛列的一面呢,天曉得跑哪去了呢

  漁夫謂之:曾將筆名許為苦禪雨,亦不無道理,一者苦中砥礪身心;二者對雨情有獨鍾。聽雨的時候,我沒有過多的追求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雖然會刻意的靠在窗牆,但思之未必是淺薄的東西。聽雨,我將注意力放在這形狀與顏色,這不過這是一種內化的東西,可以看不見又摸不着,甚至如老子般將其虛化。可以味道,可以氣息。

  竟在彼時,走近窗前,卻發現雨已停了,滿地月色瀰漫,精靈們也去了他們天堂,因為在人間呆的太久他們反而會不知所以,也許會被工業社會的物慾橫流所沾染而失去靈氣。

  在農家,人們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留住這種精靈,所以會有一種稱為水窖的東西。這是一種最原始虔誠,我倒不願去想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樂意這麼做,不過只是我一心的願想罷了。事實是怎樣,我不由有點膽顫。總是可以這樣說,寧靜的地域精靈們總會顧及,在城中則需要文明的工具來產生這些精靈們。

  你不說是閑雨嗎,那還有這麼一番的說辭,可能我也說大不明白,似乎總有一種東西在牽引着我般,循在生命中,這便是一種情結吧。

  聽雨,聽閑雨,自命不凡。

  某某年月日

  漁夫

閑雨,莫澆愁 範文推薦:

  • ·朝花夕拾闌珊去,等閑雨後總難留!
  • 您正在瀏覽: 閑雨,莫澆愁
    網友評論
    閑雨,莫澆愁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