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M版  分類:生活隨筆  編輯:小景

  家

  家,因為相愛,所以難捨;家,因為理解,所以溫暖;家,因為牽挂,所以完整;家,因為親人,所以思歸。

  --題記

  家,一個簡單的字,卻融入了家人對彼此的牽挂,彙集了所有的想念和關愛。家,一個我們曾想逃離卻又在夢裡因思念而呼喚的地方。歲月沉浮,緩慢成長,我們也會漸漸讀懂家的內涵。

  兒時的我們,對家的理解也許就是有爸爸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的地方,我們接受來自父母無私的愛卻沒有愛別人的能力。我們喜歡過年因為有新衣新鞋還有好多好吃的,滿足了對爆竹的新奇,對美味的品嘗,對糖果的愛戀,對串門的欣喜。我們在自己的童話王國里幸福着,甚至會在夢裡說,“媽媽,我還要吃好多好多紅燒魚”“爸爸,二毛又拿我的糖了”。此外,過生日的時候,也許沒有精緻的生日蛋糕,漂亮的生日蠟燭,但早上起床後會有媽媽煮的大雞蛋,晚上媽媽會說,“滿天繁星都在為你祝賀。”當被小朋友欺負的時候,我們也許會哭着喊着,“我對媽媽講”。在兒童的世界里,家很簡單,就是安全的息壤,就是有人愛有人疼的地方。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家庭背景,青少年時期的我們,對家的理解也許各不相同,但我想都會有一個相同的體會,那就是學會理解。

  我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有時過年也不回來,那時的我對家沒有什麼概念,我以為有房子住就是有家的孩子。每次媽媽或爸爸回家,都會為我帶好多玩具和零食,但我開心一陣子就怎麼也快樂不起來,因為他(她)們過幾天又要走。家,彷彿成了旅店,父母累了,想我們了就回來看看,然後繼續趕路。後來慢慢懂了,不在哭喊;“媽媽,不要走”,我開始明白父母只是想讓我們過的好一點。因為理解,所以距離雖遠卻阻不斷思念,路途雖遙心卻相牽。

  成年後的我們,脫去了幼稚,雄赳赳氣昂昂,離家去闖蕩。碰壁了,遭遇挫折了,就想那溫暖的家,想那遇到風風雨雨有父母抵擋的家。但我們心裡都明白,我們不能這樣狼狽地回去。我們可以像受傷的鳥兒回家養傷,佯裝在外面很輕鬆,但我們不會放棄奔跑的方向--讓父母過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想每一個有孝心的孩子都不願這樣的這樣的事發生,否則這將是我們一輩子也無法排遣的傷痛。 歲月的刀痕無情的刻在父母的臉上,那雙曾經牽着我們的大手長滿了厚繭,雙鬢也添了銀絲。也許我們會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猛然發現我們可以獨立了而父母真的老了。子曰:“父母之年,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我們開始懂得牽挂而父母歷經滄桑心也在慢慢沉也越來越牽挂自己的孩子,怕我們吃苦,擔心我們的健康。家,凝聚了家人對彼此的牽挂,溫馨依舊暖人心。

  歲月的車輪“吱吱呀呀”一路向前,當我們為人父母時也許更能用心去體會父母的艱辛與不易。我們想家,想媽媽的味道,想和爸爸暢飲一杯。而父母到了老年容易空虛,他們會想我們,不是懼怕死亡本質而是對子孫的牽挂。無論我們是優秀還是平凡,在他(她)們眼裡我們都只是孩子。家,因為有家人,所以思歸。

  一路成長,一路銘記,那個簡單是稱為“家”的地方,是我們一生都無法忘卻的記憶。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在於它是否富裕而在於家人之間的理解與牽挂;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在於是否一帆風順而在於即使遇到再大的風浪也有勇氣齊心協力共同克服一切苦難,甚至只是為了家人而選擇堅強的活下去。我們應學會珍惜眼前的幸福,無論每個家庭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我們都要堅強地走下去。生活總在繼續,勇敢的向前看吧,風雨後希望的彩虹由我們共同托起。幸福的家由我們共同努力。

您正在瀏覽: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