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如何當好農村黨支部書記

如何當好農村黨支部書記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得得9

  如何當好農村支部書記,課題不大,內容卻相當豐富。當好農村支部書記,首先必須具有方方面面的素質和能力。比如,思想要先進,辦事要公道;既要勤於吃苦,甘於吃虧,還要有開拓創新的勇氣;既要有自己致富的能力,還要有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既要有威信,還要懂政策、懂法律,等等。農村支部書記“官”不大,但也確實難當。不是一般黨員就具備當好支部書記的素質和能力,也不是說現在在職的支部書記就已經具備支部書記的素質和能力。只有在不斷的工作中,不斷的學習中,不斷的努力中,不斷的進取中,素質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真正當好農村支部書記。

  根據四中全會精神,結合咱們盂縣的實際情況,下面我就如何當好農村支部書記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和想法。歡迎大家提出批評指正意見。

  一、增強執政的憂患意識

  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辛亥革命后,在20世紀前半期的很長一段時期,中國存在着建立一個什麼樣國家政權的選擇,各種勢力由此進行激烈的鬥爭。一是由北洋軍閥及後面的國民黨集團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專政,這種政權使中國繼續走向更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某些中間派別和中間人士代表幻想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中國社會走向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種政權只能代表少數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產黨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共和國,並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幾番較量,幾番選擇,經過反覆檢驗,第一種道路被徹底拋棄,推翻了蔣家政權。第二種也得不到人民的贊同。只有第三種最終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政治代表的擁護。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在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逐步為人民所信任,並經受長時間的考驗,最終成為人民所選中的政治領導。所以說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人民的必然選擇。

  四中全會《決定》還指出: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這句話前半部分講了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是靠長期的艱苦奮鬥、幾千萬烈士流血犧牲換來的,是黨在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過程中經過不懈努力奮鬥而奠定的;後半部分則強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解放全中國,取得執政地位只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在往後長期的執政實踐中,肩負的歷史使命更加繁重,承擔的責任更加重大,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人民群眾對黨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句話實際上還蘊涵著一種深沉的憂患意識,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放鬆警惕,已經取得的政權會隨時得而復失,執政的共產黨隨時都可能被歷史所拋棄,這樣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都必須毫不懈怠地為鞏固執政地位、長期造福人民而持續奮鬥。

  為什麼這樣講?這是因為:

  第一,人心向背歷來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個政黨、政權,無論曾經經歷過多麼輝煌的歷史,一旦失去廣大人民群眾的愛戴、支持和擁護,就必然垮台。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全力支持,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在這個意義上,江澤民同志強調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本”“基”“源”實質上就是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第二,蘇共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政黨喪失政權的慘痛教訓發人深省,令人深思。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夜之間解體,分崩離析,政權垮台。蘇共是一個擁有88年歷史,1500萬黨員大黨、老黨,卻在一紙禁共令之下稀里糊塗地被解散了、亡黨了。蘇東喪失政權的原因很多、很複雜,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條,就是在長期的執政過程中,逐步變得驕傲自滿,固步自封,落後於時代潮流,落後於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越來越不能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沒能取得令人民滿意的執政成績,最終被人民所拋棄,為歷史所遺棄。所以說:喪失執政地位的危險,對於任何一個政黨來說,是始終存在的;鞏固執政地位,對任何一個政黨而言,都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第三,必須把強烈的憂患意識貫穿於我們黨執政興國的全過程。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就一再告誡全黨同志,要牢記“兩個務必”,要防止“糖衣裹着的炮彈”的攻擊。並把執掌全國政權比做是“進京趕考”,要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我們黨執政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曾經大聲疾呼:我們要憂國,憂民,憂黨啊!正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憂患意識,他才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是強國富民的必由之路。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就岌岌可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江澤民同志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充分醞釀,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並且創造性的提出了“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黨,怎樣建設政黨”的問題。胡錦濤等新一代領導集體,進一步繼承、弘揚和體現了三代領導核心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十六大后不久,胡錦濤同志便率領中央書記處的領導同志們赴西柏坡學習考察,回顧歷史,重溫“兩個務必”,號召全黨要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解放思想,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十六大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中央幾代領導核心始終把執政能力建設的問題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常抓不懈。這就要求我們每位共產黨員,每位支部書記都必須自覺履行這一神聖使命和重要職責。同樣的道理,人民信任、支持你領導下的黨支部,說明你這個地方的黨組織還能代表人民的利益,還能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如果這個黨組織僅代表部分人甚至個別人的利益,不為全體村民做主辦事,人民群眾同樣拋棄你,黨的領導在此地也就失去了執政的基礎,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我縣一些農村兩委班子長期不協調、不團結,部分村的村民專門選舉與黨支部鬧矛盾、對着乾的人擔任村委成員,就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所以說,農村支部書記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法人代表”,執掌着一個村的“政”,也就是黨在這個村的執政基礎。同樣的道理,人民選你當支書,是對你的信任和支持,說明你也能為人民辦好事。如果滿於現狀,小富及安,小進則滿,不思進取,人民群眾同樣會把你趕下台。解決好執政能力的問題對農村支書而言,既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也是一個深刻的現實問題。這就要求每個共產黨員,尤其是農村支部書記都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同時要把這種憂患意識貫穿到實踐“三個代表”的過程之中。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執政能力的問題,強化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才能真正提高我們黨的執政能力。

  二、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並強調,“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首先,為什麼要抓發展?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建國以後,我們黨經過恢復時期、過渡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狠抓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並因此實現了人民翻身做主和新生政權的穩固、“兩彈”爆炸、衛星上天,在國際上才有了中國的大國地位。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站在時代的前沿,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沒有發展,說什麼也是白說,說什麼也是空話;沒有發展,解決不了人民群眾的吃飯、穿衣和花錢的問題;沒有發展,解決不了農村住房、通路、通水、通電話的問題;沒有發展,就解決不了人民群眾的休閑、娛樂、旅遊的問題;沒有發展,解決不了醫療、養老、就學、就業的問題;沒有發展,就沒有“神舟”上天,就沒有雅典奧運會的金牌第二。一句話,沒有發展,解決不了中國社會一切現實問題。黨的十六大更是明確提出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第一”就是首位,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此為中心,服從、服務於這個中心,一切問題的解決歸根到底都要靠發展。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村不發展經濟,群眾手裡掙不到錢,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這個村就會落後於周圍其他村,就會落後於時代。如果一個村幹部不為村民利益着想,不為群眾解決急事、難事、大事,就得不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幹群關係就會緊張,甚至惡化。農村幹部必須把為大多數人謀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敢於為民做主,勇於為民謀利,善於緩解矛盾,時時為了群眾,處處依靠群眾,始終把廣大群眾團結在黨支部周圍,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第二,如何抓發展?就是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需求”。這就是當今中國的發展觀,是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發展觀,也是全體共產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包括農村支部書記應該牢固樹立的發展觀。這個發展觀,是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程而提出並逐步加以完善的,也是按照馬克思的辨證唯物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總結了國際和國內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吸收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提出的。這個發展觀,內涵極為豐富,涉及到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各個區域,既涉及到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問題,又涉及到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問題。但發展的核心問題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始終不逾地堅持這個中心不動搖。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是發展,首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只有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這個發展觀,以人為本是發展的本質。以人為本就是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也是我們黨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堅持以人為本,就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創造良好的環境,保障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我們黨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黨,這也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以人為本是發展的目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只有堅持這個手段,才能最終實現目的。這個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發展的基本內容,必須全面理解,科學理解,準確把握,而不能偏廢任何一點。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是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統一,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也是過去發展、現在發展和未來發展的統一。這三方面互相制約,互相促進,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全面,指各個方面都要發展;協調,是指各個方面的發展要相互適應;可持續是指發展過程要有持久性、連續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才能正確處理髮展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的關係;才能正確處理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才能正確處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才能保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用什麼樣的觀點來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必須有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就是要辦實事、務實效、求實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對農村基層幹部來說,為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一方百姓造福,應該有政績,也必須追求政績。共產黨人的政績,說到底就是要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就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用科學的發展觀來引導正確的政績觀,用正確的政績觀來實踐科學的發展觀。作為農村支部書記的正確的政績觀,就是要謀取廣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謀取部分人或小團體甚至是個別人的利益;就是要謀取全面的、長遠的利益,而不是謀取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就是要謀取資源、經濟、人和諧統一的利益,而不是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單純經濟發展;謀取的是“綠色GDP”和循環經濟,而不是“純經濟GDP”HE和“不可持續經濟”。單純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政績觀可能產生一些單一的、某方面的或者是當時眼前的發展,但它是違背經濟、社會和人協調發展的規律的,是會付出沉重代價的,人民群眾是不會贊成和擁護的。“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誇獎”。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是衡量幹部政績的最終標準,也是檢驗我們農村支部書記是否合格的最終標準。

  三、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科學、民主和法制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共產黨執政,就是要善於汲取人類進步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善於採用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並把它轉化成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我們黨一貫的優良傳統,也是確立正確的執政方式的一個重要目標。支部書記是一個村莊、一個小社會的執政主體和領導,同樣要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科學執政,就是要按照科學的思想、理論和科學的制度、方法來執政,進一步認識和把握共產黨執政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建立在更加自覺地運用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農村的科學執政就是要立足於本村實際情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體化。

  民主執政,就是要堅持為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鞏固和壯大為最廣泛的愛國民主統一戰線。農村的民主執政就是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堅持“公開、民主”的原則,放手讓人民群眾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杜絕“一言堂”和“家長制”,還人民群眾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依法執政,就是要緊緊抓住制度建設這個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穩定性、長期性的重要環節,堅持依法治國,領導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注意力和看法的改變而改變。農村的依法執政就是要在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前提下,結合本村實際,制定和實施詳盡的制度、規定,使農村的每一項工作都有章可循,將農村工作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去年我縣農村開展的基層組織集中整建工作中,縣委針對我縣農村基層組織中存在的辦事不公開、決策不民主等突出問題,經過調研和多方徵求意見,制定出台了《盂縣農村民主選舉、決策、管理、監督制度》、《盂縣農村村務公開制度》、《盂縣農村財務審計制度》。三大制度基本上覆蓋了農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基層幹部“無章可循”的問題,要堅持貫徹執行。今年6月,中央又下發了《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對落實廣大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這“四權”提出了許多新的明確的政策措施,為農民群眾依法維護自己的民主權利提供了依據和保障。也是農民群眾用以維權的最新利器。農民群眾民主意識的增強,為有效開展農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農村基層幹部,尤其是農村支部書記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開辦事制度,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的要求,順應時代潮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領導制定相應制度和紀律,帶頭遵守相應的制度和紀律,保證相應的制度和紀律的執行,真正深刻理解和正確把握我們黨執政的目的、方式和方法,不斷加強我們黨的執政能力。

  四、注意培養後備力量

  目前,我縣廣大農村潛在着一種危機,並且這種危機正隨着時間的推移正逐步顯現,產生影響。這種危機就是“後備力量危機”。這個“後備力量危機”直接表現就是黨員隊伍年齡老化和村支兩委成員年齡老化,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村的穩定和發展,影響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造成這種危機有兩種原因,一是村裡沒有年輕人,年輕人都搬遷到外地或外出打工了,“無人可培養”,這主要是在偏遠貧困村莊;一是村裡有年輕人,且年輕人也有積極上進的要求,但村支部不願培養,不敢發展,害怕年輕人上來后對他們形成衝擊和挑戰,害怕丟權,這主要是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特別是有集體經濟的村莊。還有在農村領導班子中比較普遍存在着一種思想,就是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思想活躍、個性強,組織紀律性和組織觀念差,辦事能力低,不符合標準和要求,培養他們不放心。長此以來,就形成了“後備力量危機。”

  從中不難看出,造成這一危機的關鍵是思想和觀念問題。“無人培養”、“不願意培養”、“不放心培養”都是思想觀念上的原因,特別是農村支部書記思想觀念的原因。因此,必須下大力徹底改變這種狀況,要把培養農村後備力量作為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措施來對待。

  首先是要增強培養後備力量的責任感和自覺性。選拔和培養後備力量是每一個農村黨支部、每一個支部書記的重要職責。每一個支部書記都要站在黨的事業的高度,以為人民負責的態度,拋棄個人私心雜念,自覺地、主動地把選拔、培養後備力量直接拿在手上,按照黨員標準和“十六字”方針培養年輕黨員,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培養農村後備幹部,不斷為黨的組織增加新鮮血液,不斷為黨的事業增添活力。

  其次要教育、引導、培養好後備力量。培養後備力量關鍵在教育引導,一方面要加強培訓教育,既要進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基本知識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規、黨紀方面的教育,使他們從思想上真正加入黨組織,又要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科學技術以及農村工作的相關知識教育,使他們真正具備作為後備力量應具備的知識和素質。另一方面要給他們出題目、交任務、壓擔子,安排他們參與管理農村的一些具體事務,在工作中考驗他們,在實踐中鍛煉他們,使他們儘快掌握管理農村事務的能力和本領,實現農村領導的正常新老交替和良性循環,確保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穩定堅固。以上是我對如何當好新時期新形勢下的農村支部書記從四個方面談了自己的一些粗淺的看法和認識,歡迎在座的各位支部書記批評、指正,提出意見。

您正在瀏覽: 如何當好農村黨支部書記
網友評論
如何當好農村黨支部書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