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天地玄黃觀后感

天地玄黃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天地玄黃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天地玄黃觀后感(一)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真的不覺得我能寫出什麼東西可以真實地表達出我的感受,我覺得我的思想達不到這部紀錄片的深度。我也看不出這是一部反映你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的高深哲學的紀錄片,我看見的是這個所呈現的信仰。

  信仰,這個看着就讓人蕩滌心靈的詞,我覺得最能反映的就是一個人的眼睛,這部紀錄片也似乎特別注意人眼睛的神態。

  雖然看不出拉薩卓康寺的僧人的眼神,但是他專註的點蠟燭的動作就能看出他的心裡住着一個偉大的神,一個可以守護整個西藏、喜馬拉雅山的山神。

  日本僧人雖然只是靜坐在門口,但絲毫沒有波動,好像整個世界都與他無關,眼神中便可以看出智慧的光芒。儘管日本在現代是一個人潮湧動的地方,人們的腳步越來越匆忙,等待地鐵的女學生的眼神獃滯甚至是有一些的挑釁的意味,但戴着斗笠搖一次鈴鐺走一步走的僧人卻依然遺世獨立,他仔細地走着腳下的每一步,像是要踏實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耶路撒冷的哭牆,白色的一片,沉寂,肅殺,看着的時候沒有一絲想要哭的氣氛,但是當音樂想起的時候,悲傷的情緒開始在每個人的心中遊走,悼念每個逝去的靈魂。他們的虔誠似乎可以和那些逝去的英魂交流,只有真正信仰的人才可以吧。

  原始的卡雅布族和瑪塞族都跳着他們自己的舞蹈,眼神里沒有一絲絲的感情,動作僵硬,雖然都覺得很原始,也會不停地想如果他們走出那些原始部落遇見現代文明,那會是怎樣的情況?我想更大的一種情況是 難以融入這樣的社會,他們所認為的文明還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現在所呈現的。我也不知道他們部落的發展是不是會像所有的原始文明一樣發生同樣的歷史進程,一年一年的歷史重複,戰爭,貧窮,反抗,鬥爭?這是尊重歷史的車輪還是固步自封?像是《瘋狂原始人》當中的情節,因為死亡所以讓人不敢前進,不敢走出那個窟。為了可以吃到東西,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甚至是生命。但如果可以走出來,嘗試不同的方法,有一點點的反叛精神,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我最感慨的就是歐洲在教皇時代幾乎花費大量的資本在教堂上,幾乎走進每一個教堂都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這個裡面所展現的聖彼得大教堂可見一斑,難以言表。文藝復興,讓很多人解放了思想,不再受教皇的控制,但是當時代發展了,人又回到了信教的時代,因為那是人心裡根本的東西,所謂的一些主和神是不存在的,但這卻是只要你相信就會存在你的心裡,別人的言語無法傷害到你,更沒有辦法拔出在你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東西,至少在一切都很困難的時候,它還在拉着你向前,給你看見曙光的可能。

  沙特麥加的克爾白神殿里,眾多的信徒穿着他們最神聖的衣服,叩首,拜見着他們心目中的神。這樣的場面在中國是罕見的,尤其是在現代,去佛寺似乎都成了一件旅遊的事,人們只是抱着一顆去遊玩的心態,哪裡還有虔誠,哪裡還有對於神的敬畏?

  當 日食恢復時,一個輪迴似乎結束了,一切重新開始,那些美景還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該去哪?是繼續這樣丟失自我的活着,還是該找尋自我,找回自己丟失的信仰?

  看了很多期的《開講啦》,裡面的最多一個話題就是理想與信念,理想總是美好的。但在這個丟失理想和信仰的年代里,大談理想與沒有理想都成為了這個社會最無力的辯白。那些在路上尋找理想蹤跡的人聲嘶力竭,但他們卻總是形單影隻,那種空洞與無力感難以支撐,但他們任然抱着那個大愛的心在散播,希望可以點燃我們油盡燈枯的理想與信念。我們會死灰復燃嗎?

  流沙河曾經在《理想》中吶喊要將失去的理想找回來,千萬要當心,不能再丟失。我們離這樣的時代還有多遠?

  天地玄黃觀后感(二)

  影片《天地玄黃》是一九九二年美國出品的着名記錄片。英文名為《Baraka》這是一個古代伊斯蘭蘇非派單詞,含義是“祝福”。人類和地球是偉大的,是高深莫測的,要為人類和地球祝福和祈福。中文翻譯為《天地玄黃》。

  “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易經》里說“天玄地黃”,這裡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玄,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在意義上來說,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測。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天玄。黃,也是讚歎溫暖的大地有滋養和哺育作用,所以我們又把大地尊稱為“母親”。黃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該影片無論從人、環境和音樂等角度來看,用“高深厚重。神秘莫測”來形容絕不為過。

  作為一部紀錄片,《天地玄黃》帶給我的視聽震撼超過了任何一部我所觀賞過的記錄片,那種幾乎就要融入天地的感覺,簡直難以言表。凡是這顆蔚藍色星球上的碳基生命,都不應該錯過這些讓人感動的天地之美,也許那是終其一生都無法觸摸的偉大風景。這是一部沒有對白,也不需要對白的電影。氣勢磅礴的音樂與震撼人心的人文鏡頭,讓人類的思維在靜謐中無休止地撞擊,所有的語言這一刻都成為多餘。時空在電影中不斷地變幻,前一秒鐘你還在美國車如流水的馬路上,這一刻你已經站在中國工廠里的流水線旁,而下一刻你卻在澳洲的艾爾斯岩,欣賞着妙曼質樸的土着舞蹈。塔可夫斯基所謂“電影是時間的藝術”體現得淋漓盡致。苦難的臉、和美的笑、壯闊的山川、污穢的河流,在人與自然的混沌中一古腦地湧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擊着你的視覺,來不得細細咀嚼,澄澈的心便已經被宇宙自然席捲而去。

  影片的開始,是恢宏的寺廟,預示着人類文明初始的混沌不可知,默默守護這個秘密的,是寺廟兩側沉寂的石獅。人類起初的一切,玄秘,寂靜,文明開始慢慢流淌……無神論者們,忠實的馬列主義者們,看到這個場面時候是否能有一點點靈性的發作?

  接踵而來的片段,預示着人類瘋了。都市裡車如流水馬如龍,紅男綠女對着口誦經文的僧人視若無睹;都市火柴盒般的高樓里禁錮着蛻變后的物質男女,窗口飄揚的衣服彷彿人類一張張的遮羞布;雪山上的猴子眯着眼睛聆聽着天籟之音,人類在車間的流水線上機械地勞作;山窩裡的土着人歡快地歌唱,地鐵中的人潮洶湧澎湃地爭道。這裡,到底什麼是文明?什麼是原始?劇烈的映襯讓心忍不住顫抖……

  自然界中,飛瀑直下三千尺,山川俊秀明麗,火山熔岩蠕動,自然的丰神俊朗妙不堪言。驟然,滿目瘡痍的河水汩汩奔流,映入眼帘的是一個着魔的世界。印度恆河裡的女人們正笑容璀璨地迎接着新的一天,她們弓着腰舀起一勺水歡快地梳洗,而河流的那邊,是漂浮的死屍,在垃圾堆里漸漸西去。此岸與彼岸,今生與來世,在這裡巧妙地相遇。我想,上帝的眼睛是否也會流淚?此情此景,上帝會流淚么?

  到底人類的文明是進步還是沉淪?我們是時間中的存在,還是為了時間而存在,還是存在的幻覺?廠房裡流水線邊麻木的眼神,竟然比不上綠意盎然草坪上那條藍色眼睛的狗,它看着日出日落、雲捲雲舒時總是流露着一股愜意的神氣。人類畢竟只是動物,物性斐然。當文明在偽構築中分崩離析,所謂的人類將會何去何從呢?

  影片最後又一次回歸宗教,莊嚴肅穆,僧人喃喃念經,朝拜者五體投地,祈禱、祈禱……但過於膨脹的喧囂文明似乎無法在此地寄居。人類文明的輝煌盡處,將是虛無。

  《天地玄黃》會讓你躁動的靈魂安靜下來,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身體好像和靈魂開始分離,身體在無限的縮小,靈魂則在瘋狂的膨脹,這是宗教徒可能會有的感覺,美的“宗教”讓人認識到自我的渺小,認識到生命本身的偉大,那一顆平和、寬容的心可以讓人走得更坦然。

  回歸宗教的本源,其實我們什麼也沒有!

  天地玄黃觀后感(三)

  這部紀錄片主要講的是人與自然,和諧、衝突的過程,並留了一個問題,我們選擇何種方式與自然相處?

  開始的簫聲(假定是蕭)寧靜、祥和、自然。在雪山的溫泉中,幾隻猴子在其中,整個畫面中融合在一起,沒有衝突,只有和諧、寧靜的生活。根據進化論,人類的始祖就是猴子,這代表了人類最初與自然的和諧。

  然後就出現了人,一個僧侶面對着門外禪坐,然後從這個僧路的腦海中出發,展現了一片星空。說明人的創造力、智力的無窮,創造出了一個現代的世界。從寧靜禪坐的僧侶,逐漸到現在的世界。這個僧侶靜坐的畫面與猴子泡溫泉讓我影響極深

  各式各樣的宗教儀式,向菩薩、上帝、阿拉真主、基督或一些土着族的天神等等祈禱,祈求福佑。這時候的人,是敬畏自然,敬畏天地的。在自然的環境下生活,接觸自然。

  現代化城市,快速的音樂節奏,一輛一輛的車駛過,從黎明到第二天的黎明,街上、商場里的人流川流不息,忙忙碌碌,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的本源是來自哪裡;相對比的是工業生產,流水線作業,一隻一隻的小雞經過工業生產過程,雞蛋裝箱,孵化生出小雞,檢查、注射、高溫弄彎雞喙、集裝、在狹窄的在籠中長大,不見天日,他們可能想不到,外面的自然有多麼的美好,他們的祖先以前就生活在自然中,如此的融洽協調。

  現代對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多、越來越快,一棵一棵在原始森林的古樹,隨着切割機的轟鳴黯然落下,當地的土着人用驚懼、忿怒、悲痛、不解、無奈的眼神看待這一切。一個土着的小孩藏在樹葉后,露出迷茫、無助的眼神。砍啊!挖啊!用啊!這就是我們對待自然的方式。

  但這並不是不能改變的,記錄片的後部分,提醒我們是可以與世界和諧相處的。

您正在瀏覽: 天地玄黃觀后感
網友評論
天地玄黃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