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一)

  近期,熱映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票房已經打破了《非誠勿擾2》所創下的國產愛情片票房紀錄,登上國產愛情片票房冠軍的寶座,因此引來了眾多影迷們的追捧。我也緊跟熱潮,細細觀看這部影片,看過後,我覺得是值得好好觀賞的電影。光聽片名,《北京遇上西雅圖》,北京和西雅圖是兩座城市的名字,北京,給人的感覺就是漂泊,茫茫人海望不見自己的影子的感覺,而西雅圖,卻有一種浪漫的情調在裡面,也正如電影中所提到的《西雅圖之夜》。片名看似生硬沒有人情味,但是我認為它粗糲生動,具有無形的力量,這力量不僅來自喧囂的浮生塵世,更來自城市中典型人物的人生觀,愛情觀,金錢觀這部電影充滿着可供玩味的現實意義,這個時代的許多問題都被《北京遇上西雅圖》反映出來,它擁有時尚、生活、現代的都市元素,也置入了諸如“未婚先孕”“美國待產”“美國月子中心”“同性戀”“小三生孩子”“居家男”等流行事件,都以一種幽默的喜劇形式串聯起來了,如果把它視為媒體,那麼它充滿了值得傳播和討論的信息熱點,使得這部2013年的電影可以替這個時代紀錄2013年的某些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社會現象。《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演員陣容非常龐大,先說吳秀波,導演蔡尚君曾經評價吳秀波,吳秀波是個了不得的演員,第一它具有很強的審美,第二他有哲學的頭腦,對現實有客觀的認知,而且有謙虛的地方,可見他足夠厲害。弗蘭克這個角色不愛說話,人又特別的好,心裡隱藏了很多事沒法跟人說,極度愛自己的女兒,此外還是一個曾經在職業上非常優秀非常有建樹的男人。他的故事很豐富,吳秀波的演出和他留的絡腮鬍一樣讓人印象深刻。

  湯唯是當下大銀幕的女神,她能在短時間內,把自己與角色調整為同一頻率。在兩個小時的《北京遇上西雅圖》里,湯唯就像在真實的生活里過了兩年,濃縮了出來。一開始剛到西雅圖的文佳佳(湯唯飾),那個拿着聯想K900的大屏手機不停的和通訊簿里那位叫“老公”的人打電話的文佳佳,再到和月子中心裡跟其他孕婦吵架撒潑的文佳佳,再到“老公”被抓,失落無助站在海邊賣包的文佳佳,以及最後經歷了風風雨雨,帶着孩子站在帝國大廈頂樓上笑看人生的文佳佳,層次感無比鮮明。湯唯用她精湛的演技將文佳佳這個換大部分女星都會演得很漫畫的角色變成了一個幾乎就像是我生活里的朋友,真實得令人幾乎有一種不在看電影的幻覺。我不知道湯唯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但看完這部電影,我對她的演技五體投地般折服。

  我覺得《北京遇上西雅圖》有四點讓我非常完全喜歡,首先,導演薛曉璐是站在女性的立場上,用一種充滿關照和溫暖的視點在看着女性,薛曉路在用上帝的視角看女人。許多劇本型導演都認為,在寫劇本時,無論劇本,人物,結構,已經非常完美了,但是當真正實現的時候,就得做減法,或者說不是減法,就是一個衰減的過程。薛曉路將其詮釋的還是盡善盡美。

  其次,不走老套路的愛情故事,讓人眼前一亮,中國也許從來沒有一部電影,描寫女人懷孕跟別人談戀愛,現在許多電影都是在用望遠鏡寫故事,好像只有生死,結婚或離婚等故事才會跌宕起伏,其實故事本身如果是夠細膩,視角夠獨特,每一個平凡的故事也能寫的很感人。崇尚物質生活的文佳佳和木訥寡言的Frank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但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逐漸產生了感情。因為太多無奈才讓佳佳變得看上去很物質。而Frank這樣真誠和真實的人出現,讓文佳佳“找回了她原來的那種心,那種感覺”。湯唯將這些變化歸結為“緣分”的原因,而且不能以對錯來劃分,“所有人的改變都有其原因所在,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去理解,只是去看着他改變。”影片傳遞出的主題是找尋生命中那個“對的人”,文佳佳和Frank是在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里找到了對方,找到了感情的歸宿,而兩位主演對於“對的人”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觀點。吳秀波認為,“對的人”的標準只存在自己的心裡,都是自己的一個想象,“‘對’的尺度隨着自己境遇的不同在進行改變。有的時候你覺得天氣陰暗,但是溫度未必下降,你覺得需要一件大衣,別人卻未必這麼想。”他笑言自己和湯唯都不是對愛情畢了業的人,而《北京遇上西雅圖》中的男女主人也都是“沒有答案和標準”的人。與吳秀波的深刻理解不同,湯唯心中“對的人”的標準更加直接,就是“王八看綠豆,對上眼就行了”,而這正是她一直所說的“緣分”,“什麼事情都是緣分對了就是對了”,文佳佳和Frank之間感情的發生,“不是緣分又是什麼?”再者,愛情電影,雖然沒有動作片、科幻片構建出的戰場激烈,但它的鬥爭於人的心理——戰利品是幸福,這更值得去克服,追尋,排除萬難。愛情,是遇見,但當北京的乾燥遇見西雅圖的綿綿細雨,被滋潤的就不只是空氣,而是他與她之間愛情的溫土。事態萬千,就像愛情也是形狀各態的,透過這個故事看到了一個女人對於愛情的渴望和追逐,從迷失到堅定。文佳佳他曾經沒有人陪她坐遊艇,吃法餐,沒有人給她買每天早起的豆漿油條,她只有每個節日的包,和一張無限額的信用卡,還有一顆空空等待的心。但與其說他是在等待老鍾,不如說是在等待她命定的他,所以他出現了,他們在一起了。平凡而溫暖的故事,伴着西雅圖淅淅瀝瀝的雨,看着湯唯與吳秀波在日出日落間起起落落的生活,看着他們一點點從生活的泥潭中掙脫出來,看着他們各自的堅強獨立,一步步地收穫甜蜜的愛情成果,平靜卻又積極的生活態度不聲不響從電影中走出來,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最後,該片先抑后揚的手法屢次運用,文佳佳一開始囂張跋扈,揮金如土,跟誰都不對付,說話又大聲,毫無禮貌,此外又極度的事兒,完全像一個被寵壞了的處女座,但當隨後我們了解到她背後的故事,知道這個女人的付出之後,觀眾又會同情她,而她的性格也開始漸漸有了變化,最終變得自強自立,令每個人觀眾都喜歡上這個前美食雜誌編輯、現單身媽媽。

  總之,我認為這是一部有創新點,是值得好好觀賞的電影。電影情節豐滿,有感動也有搞笑,連貫性蠻好的,這個故事很完整,很唯美,時而帶點凄涼,卻感情飽滿!尤其是演員的表演更是畫龍點睛了。我喜歡湯唯的收放自如,喜歡吳秀波的“落魄叔”,更喜歡片中Frank女兒的自信,和令人滿意的結局,不失為一部好片。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二)

  《北京遇上西雅圖》最大的意義或許在於,它為中國的都市愛情喜劇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和類型實例。

  自上映以來被稱為“零差評”,但就實際的影片來說,並非滴水不漏,甚至稱不上佳作。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講述的是與當下社會現實有關的熱點話題,將拜金、小三以及女性對男性的需求引入,將影片的受眾引向了女性群體。而影片對Frank這樣一個男性角色的打造,又試圖讓主題重新回歸到主流和正統的價值觀上去,避免了因此而產生的價值取向問題。這部影片的討巧之處正在於此,它既向觀眾展示了富豪小三的“美好生活”,又向人們展示了儘管曾經“失足”,但只要遇到真愛就能重新開始生活的積極。最大限度地去照顧所有人的口味,也展露了愛情在生活中的關鍵價值。

  但這樣的折衷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很多觀眾無法在情感上認同這樣的美好願望,人們對小三人生的悲劇預期並沒有在影片中呈現,文佳佳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幾乎沒有任何磨難,便順利地征服了一個好男人。雖然導演將一段時間孤獨地撫養孩子作為對其的懲罰,但這之前的衝突卻還是被過於純潔和浪漫的氣氛吹散了。

  北京遇上西雅圖電影的人物塑造也似乎凸顯了中國都市愛情喜劇的一個通病:脫離普通人的生活。美麗和帥氣的面容、良好的體態以及出色的經濟實力,還有超出一般人的智慧,讓電影中的人們都看起來是那麼光鮮亮麗,但過於完美的人物,也極大程度地弱化了觀眾的認同感。或許導演薛曉路意識到了這樣的尷尬,所以為影片引入了買紅妹的角色,她在月子中心的三個人中最為普通,其相貌平平,家庭條件一般,愛買打折和減價品。但這些小市民的特點,也承載了單純、善良、熱情的老百姓本質。即便戲份不多,這個角色卻的確成了影片中較為真實和生活化的一個。海清的角色又代表了另外一種身份,她外語好,似乎賺得也不少。與其他二人的被動不同,她展現的是主動掌握人生的積極姿態。導演為這個形象設置了很多謎題,在故事的進行中才逐步揭開。當最終觀眾得知她有一個同性愛人,而孩子也是通過人工授精得來的時候,愛意立刻取代了困惑與訝異。

  海清的角色意味頗多,其得以被看見,而且或許是中國都市愛情電影中第一次如此正面展示同性愛情,意義重大。導演用非常主流的價值觀和鏡頭檢視了這個角色,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很普通的成功女性。在對比當中,導演就完成了自己的試探,同時也為之後的影片提供了某些探索思路。相比海清,湯唯的表演將自己的局限展露出來。她飾演的文佳佳經歷了一段人生和認識的轉變,轉變前後,表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前者頑皮淘氣貪婪,後者成熟大方穩重。湯唯為了表現略顯幼稚的女生形象,用了太多的力氣,反而顯得刻意和不可信,屏幕上充滿了違和感。但當文佳佳終於認識到自我的真正價值所在,其人物特質就重新回到了湯唯所熟悉和擅長的路數上來,表演也自然和自信多了。吳秀波從電視咖搖身一變成了新都市型男,但Frank過於理想化的性格,卻實在單調得可怕,如果不是他俊俏的形象,很難想象這個角色的真實存在感。因此,Frank這個原本loser的角色設置也就充滿了不可過多揣摩的偶然。

  不可否認,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很好看。好看首先緣於導演用了很多情境式的段子促成了影片故事的發展,情境中又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細節和巧思,使得觀眾看起來非常輕鬆愉悅。而逗趣、順口的台詞也加了不少分。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從影片片名就很容易聯想到好萊塢的經典作品《西雅圖夜未眠》,《北京遇上西雅圖》自然有致敬之意,結尾將愛情的見證地點放到帝國大廈的頂層,更強調了致敬的意味。但與經典的差距也很明顯,《西雅圖夜未眠》充滿了幽默和生活氣息,人物也很普通,貼近常人;而《北京遇上西雅圖》就欠缺在了從平凡中尋找浪漫的自信,但好在:

  它有美景、美人和還算動人的情感。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三)

  《北京遇上西雅圖》在故事、人物、氣質上,先擯棄了粗製濫造、面目猙獰的騙錢相。接着,作為一部愛情輕喜劇,它大抵達到了一部輕喜劇應有的效果:輕快、得體、自然。熟悉電影的觀眾,從片名即可知道,影片很可能和好萊塢電影《西雅圖未眠夜》有關係,事實上,的確有很大關係,還有致敬橋段。在警局對口供的那場戲,是從另一部愛情喜劇《綠卡》改裝而來。從借鑒出發,但在情節和細節方面,沒什麼山寨味。

  一、童話之下,現實之上

  浮誇是令人嫌棄的行為,“接地氣”是個具有誘惑力的詞語,很多電影人試圖低到塵埃里,和地氣融為一體,卻往往適得其反。接時尚或年輕文化的氣,把歐美或日韓流行文化簡單移植,出來一眾慘不忍睹的土洋貨;接所謂百姓的氣,接成土鱉樣,傳統和民俗被糟踐。內地正處在快速變革的時代,社會文化和群體結構還未成型,要測准“地氣”的界限在哪,並非易事。某領域人員流行的“國情太複雜”之類扯淡話,擱在電影這塊,也可以拿來當擋箭牌。在這裡我無意為電影人辯護,絕大多數的影片,之所以爛是因為他們缺乏基本的認真態度,沒什麼客觀因素可談。

  小三女跨洋到了美國,與帥氣的軟飯男相愛,兩人終結連理。《北京遇上西雅圖》中的愛情童話,在現實里自然是超低概率事件,但主創將浮在空中的故事,成功地植入到了現實環境里。“小三”現象、月子中心、文佳佳富豪男友的詐騙嫌疑等社會問題,這些元素顯然可以增加影片的現實感。但如果僅把它們作為“接地氣”的點綴符號,並不會起到多好的效果,只會顯得生硬。影片將其作為推動情節的動力,就顯得骨肉相連,成為合理存在的現實背景。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湯唯飾演的文佳佳,為了給懷孕中的孩子一個合法身份,隻身來到美國的月子中心。遇上吳秀波飾演的司機Frank,開始發生了一系列意外事件。由一個意外啟動連鎖反應,事件由符合人物性格的行為所牽引,隨之而來的意外可視作情理之中。在需要情節轉折、人物性格轉變的時刻,插入新的意外,如文佳佳突然斷了經濟來源、Frank妻子結婚等,這些屬於促成結局的必要的戲劇因素。以現實問題開始,以童話結局收場。這場愛情介於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與苦逼得難以滋生愛情的現實之間,它的樣子並不突兀,有可愛、迷人的地方,發展的過程讓人不自覺地期待它走到最終的浪漫結局,儘管有點過於圓滿,撒了些狗血似的。

  二、卸去沉重的環境包袱,找個愛情容易生長的地方

  文佳佳在北京和已婚男人糾纏,掛着“拜金女”和“小三”的標籤,到了西雅圖遇到愛情;Frank和北京的妻子離婚,在西雅圖再入愛河。戲謔點來看,可以這麼總結:北京生產小三,西雅圖和紐約哺育真愛。

  北京遇上西雅圖電影的大部分背景一直在西雅圖,這是個聰明的設置。地點的置換,讓本土愛情喜劇常充斥的槽點將低到最少。此處婚姻的物質成本太高,在京買房猶如登天,跨越貧富差異的潘磕嫦故事終究多是玩笑,硬要在銀幕上造夢,若無匠心獨運的劇本,往往毫無說服力,如《101次求婚》,三觀很正,卻一身槽點,來自日劇的情節,沒有經過精心加工,像失敗的整形一樣糟糕。插足他人婚姻,但在國外月子中心的特殊場合,避免了遭遇來自周身的道德攻擊。文佳佳和Frank兩個“閑人”,在西雅圖所做之事,就是不斷摩擦,不斷增進情感,談一場愛情。

  逃離這塊每日喊着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土地,似乎擺脫了沉重的肉身,簡單的浪漫不再需要飄在空中,有了落地生根的土壤。這裡的愛總是苦澀的,詩意總是乾癟的,浪漫幾乎是奢侈的,到處充滿黑色喜劇,而非歡快的輕喜劇。國人的愛情,跑到國外去談,多少有點諷刺,不過,相比《非誠勿擾》在北海道談戀愛的明信片式情節,該片西雅圖背景的設置,要自然、恰當得多:和經典愛情喜劇片建立紐帶,又符合人物和情節的需要。當然,國產愛情喜劇片,總不能每場愛情都要漂洋過海,只是,劇本得耐心打磨,解決掉與現實困境相融的棘手問題,浪漫和輕快才會有效地存在。該片算一個討巧的範本,後來者且需另闢蹊徑。

  三、女性導演,懂女人、更憐女人

  導演薛曉路是女性,這是她執導的第二部長片。爭論誰更懂誰,通常是個無解又無聊的問題,每種說法總有很多不符的個例。但女性導演往往情感細膩,這點基本沒什麼爭議。影片有各種各樣的女人,除了文佳佳,還有海清飾演的借精生育的女同,買紅妹飾演的有點市儈的待產媽媽,月子中心的阿姨,Frank古靈精怪的女兒。她們或有不同的缺點,而在本質上是善良的,導演對女性情誼、幾位人物的情感遞進,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描述。唯一的負面形象,Frank的前妻,着墨不多,只在需要烘托男女主人公、推動情節時才出現。

  用張愛玲說的那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來形容導演對女性的體悟,最合適不過。她並非宣揚女權,她不過是溫和、甚至同情地刻畫了一組簡單的群像,沒什麼諷刺或挖苦的筆觸。其實,導演對角色投射的溫情,囊括了影片的所有人物,包括男性。說到偏愛,導演對女性的刻畫顯然要立體得多,吳秀波的角色比較平面化,沒什麼起伏,遠不如湯唯令人印象深刻。Frank在事業和婚姻方面都很失敗,導演將其塑造成性格上的絕對好男人,好得接近於懦弱。這個有點超乎現實的好好先生,導演在情感上給予他最大的褒揚,也是由他改變了文佳佳的三觀和生活軌跡。文佳佳的富豪男友,在常規意義上,屬令人厭惡的反面角色,但從頭到尾並沒露面,只有聲音出現。

  可以看出,導演帶給我們的,最終都是些討人喜歡的人物。有性格上存在缺點的人物,但沒有惡人,他們或許一開始惹人反感,慢慢反感被消除。令人舒服的人物,是輕喜劇必須具備的,與不那麼蹩腳的情節粘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部比較舒服的電影。對女性、對所有人報以最大善意的理解,不以傳統觀念和絕對道德審判,導演有顆柔軟的心。道德和作品好壞沒什麼關係,而性格會造就作品的形態,她的善意,在影片中化為那些讓人如沐愛河的溫暖片刻。

  女主作為核心角色,開場建立性格,在事件進程中性格和觀念轉化。薛曉路編導一體,依葫蘆畫瓢,學習好萊塢類型電影的敘事手法,事件和人物的轉變,算是構成了較自然的弧線。吳秀波的角色單薄了些,但湯唯的角色做到了有血有肉。台詞沒有簡單地摘取網絡詞語,也沒走說相聲似的貧嘴路線,基本都貼着生活。細節設置有前呼后應,少有莫名的地方。

  至於完美,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還差很遠。散布其中的笑點和衝突,顯然不足以維持現有片長,該心狠一點,砍掉些不必要的細枝末節,比如湯唯在月子中心發生的幾次“事故”,沒必要太詳盡。“惡人”老鍾缺席,規避了負面情緒的滲入,但作為事件轉折的重要節點,他的缺席,使敘事的齒輪出現了略顯唐突的扭轉。幾處植入廣告雖不至敗壞整部影片,但它們的存在還是相當扎眼。

  放到整個世界電影的坐標里,該片算不上什麼好片兒;拉到國產電影的現狀,沒必要妥協退讓到底線之外,就可為其送點掌聲。中國電影需要好愛情,需要合格類型片,一個《北京遇上西雅圖》遠不夠,更多溫暖愛情,更多合格片兒,才能足以使內地電影不會談戀愛、爛片充斥市場的現狀得到扭轉.

  談戀愛容易,談好戀愛難;步入婚姻容易,尋找愛情難。

  如何談好一場戀愛,實在是一件技術複雜的高難度事兒,這幾年的國產電影就沒談過幾場像樣的“好戀愛”,要麼狗血得像是塑料泡沫堆砌的,要麼價值觀扭曲得簡直是在謀殺愛情,或是沉重地書寫着中國式慾望。每部有點追求的電影,哪怕僅僅止步於認真,也應該竭力避免那些令人不適的劣質毛病。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四)

  《北京遇上西雅圖》這部電影,主角詮釋了沒有“拜金女”,也沒有“軟飯男”,只有在失去一切奢華生活條件而顯得失魂落魄的小三。

  文佳佳第一次遇到Frank時候,任性、傲慢,但卻很孤獨。喜歡買最漂亮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也會和其他孕婦爭吵,也會獨自面對一個陌生的生活環境和北京遇上西雅圖》這部電影,主角詮釋了沒有“拜金女”,也沒有“軟飯男”,只有在失去一切奢華生活條件而顯得失魂落魄的小三。

  文佳佳第一次遇到Frank時候,任性、傲慢,但卻很孤獨。喜歡買最漂亮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也會和其他孕婦爭吵,也會獨自面對一個陌生的生活環境和照顧自己腹中的胎兒,等待那份不知來自何時的關懷。

  當Frank第一次遇到文佳佳時,木訥,老實,但是很失意。他不懂浪漫,不會甜言蜜語,但是他只會無處不在,無微不至。對於他來說生活無處不缺乏成就感,聰明乖巧的女兒,事業有成的妻子。但是因為家庭他只能與自己的醫生夢想遙遙相望。

  幸運的是他們的關係沒有停留在關係的表象,在共同經歷了喜怒哀樂之後,改變在不經意中改變。也在這個過程中文佳佳的勇敢和善良和Frank相互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們彼此更加吸引着對方。

  這部片子告訴了我一個道理:愛情不是依附,愛情是各自的堅強獨立,再努力的走在一起。

  Frank 是一個少有的,愛到不起膩又暖人心的男人,他體貼,溫柔,卻不愛心泛濫,有理想,有原則。對於女人,他更願意默默的承擔責任,對於對方不是苛求,只是幫助對方做的更好。

  在此我告訴觀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或許在你身邊你已經遇到你的你文佳佳或者Frank。

您正在瀏覽: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
網友評論
北京遇上西雅圖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