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導遊詞 > 青島導遊詞2篇

青島導遊詞2篇

手機:M版  分類:導遊詞  編輯:小景

  大家往前這看與棧橋北端相接的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德國佔領青島後於1899年為了在後海修建深水碼頭,於是開闢了一條南北連接的道路,這便是中山路的雛形。德佔領青島時期,德縣路以南是德國人居住區,命名為"斐迭里街",德縣路以北是中國人居住區,稱為大馬路,1922年,兩條路合併在一起,命名為山東路,1929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又改名為中山路。中山路全長1300多米,63座建築,160多家商場,同時它還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文明示範點之一。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拍照留念,30分鐘后我們在鐘錶樓下集合,前往下一景點。

  八大關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們將要遊覽的是我國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八大關。

  八大關位於匯泉灣以東,浮山灣以西,北抵太平山,南臨太平灣,它最顯著的特色是其別墅群風格的多樣性。據統計,景區內的建築群中代表了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沒過、日本、丹麥、西班牙、希臘等24個國家的建築風格,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美譽。

  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的達官貴人紛紛來到八大關購地建房外國駐青島領事館及僑居青島的外國人亦在此建造別墅住宅,初步形成建築規模。

  20世紀30年代初,青島市政府規劃建設湛山特別行政區域時,八大關地區道路分為三個階段建設,先建一條,再建六條,最後建三條。十條關路只有七條路是以關隘的命名,其他三條則是以我國古代的稅關命名的。10條道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和居庸關路,其中三條以稅關命名的路是正陽關路、韶關路、臨淮關路。

  八大關建築一般高度在2-3層,建築面積多在500平方米以下。

  景區里每一條道路都有一個特殊的樹種為代表,春天,韶關路上碧桃花大色艷,嬌艷媚人;夏天山海關路法國梧桐,枝繁葉茂,高潔美好,正陽關路,"盛夏綠遮眼,此花滿堂紅",寧武關路海棠成蔭,蓬勃旺盛,明艷照人;秋天,居庸關路的銀杏樹榦通直,杏葉金黃;冬天,紫荊關路的雪松傲霜鬥雪,繁茂雄偉;一年四季,臨淮關路龍柏成行,其餘各路則植有櫻花樹、杜仲樹、楊樹、槐樹等。

  八大關於2009年6月榮幸的躋身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列。 八大關又有"天然攝影棚"之稱。像《到自然去》、《第二個春天》、《冒名頂替》等均在此地拍攝。

  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位於山海關路17號的元帥樓,是一座日本式的建築,1940年由在青島的日本人所建,磚混結構,兩層平頂式建築,建築面積929.53平方米。其中一個日本式套房的牆壁上鑲掛着一塊櫻花木。據日本人考證,該櫻花木有上千年樹齡,十分罕見。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中有6位元帥曾在此居住,所以這座樓被稱為"元帥樓".

  徐向前是入住該樓的第一位元帥,雖有羅榮桓、彭德懷、劉伯承、賀龍、葉劍英元帥先後住在此樓。

  大家往前走,就是八大關賓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位於山海關路19號的八大關小禮堂,選用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設計圖紙,是一幢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廳堂建築。因為一些原因,僅建成地上、地下各一層的建築。裡面設有一流的同聲傳譯設備,可同時傳譯四種語言。

  北京有一個釣魚台國賓館。八大關的貴賓樓被稱為"青島釣魚台".位於居庸關路19號,俗稱"國賓館".

  山海關路9號是一幢美國式建築,該樓原為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柯克上將的住宅。

  下面大家所看到的是八大關具有代表性的一幢典型的丹麥建築—公主樓,位於居庸關路10號。

  宋氏花園位於居庸關路14號的美國式居民建築,曾被電視劇《宋慶齡和他的姊妹們》選作拍攝地,拍攝內容是宋氏姐妹年輕時居住美國的生活片段。

  花石樓位於黃海路18號。花石樓是八大關風景區名氣最大的一處別墅式建築。他是一座歐式古堡式建築,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築藝術風格,既有希臘式和羅馬式風格,又有哥特式的特色。圓形小樓共5層。樓內用大理石砌貼,內外除用花崗岩砌築外,還嵌砌了許多鵝卵石,因此被人們稱為"花石樓".

  該樓的主人叫淶比池。日本投降后,國民黨戴笠曾和白光也在此居住。

  花石樓的建築特色和優雅的環境也吸引了影視工作者的目光,他們紛紛選擇花石樓作為拍攝地點。

  下面給大家30分鐘的時間遊覽拍照,30分鐘后我們回到這裡集合。

  太清宮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嶗山太清宮。來到青島,必游嶗山。嶗山有"山海奇觀"之稱,也有"神仙窟宅,靈異府第"之說。

  嶗山的主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大陸漫長海岸線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嶗山又被稱為"近海名山".

  國務院於1987年批准公布嶗山風景名勝區為首批國家中重點風景名勝區。在2001年,嶗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嶗山東南瀕臨黃海,西部與青島市區毗鄰,北與即墨相連,總面積446平方公里。

  嶗山,古代又稱牢山、勞山、二勞山、輔唐山、鰲山,史書各有解釋,說法不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所要遊覽的是太清宮,它位於嶗山南部,景區以著名殿宇太清宮命名,是國家4A級旅遊區。 嶗山太清宮是嶗山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觀,建於西漢建元元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的歷史。

  太清宮的創始人是江西的張廉夫,他因做官不順,故棄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廟".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擴建廟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時期,道士劉若拙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劉若拙武藝高強,宋太祖聽說他修道高深,於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宮中,劉若拙堅決要求回嶗山,宋太祖就敕封他為"華蓋真人".由此給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宮,重修太清宮。太清宮是劉若拙的別院。從此,太清宮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太清宮主要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築,佔地近3萬平方米。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是太清宮牌坊,高8米,寬16米。牌坊陽面"嶗山太清宮"5個字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所題;陰面"閬苑聖德"的意思是指具備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處。

  太清宮的正門也稱山門。走進山門,首先看到的是兩側的鐘樓和鼓樓,目的是為了警示眾道士勤修苦練,不可虛度光陰。

  往前走,路兩邊的兩座雄偉的建築是新建成的元辰閣和元君閣。元辰閣正中供奉的斗姆元君,為北斗眾星之母,

  道教稱她為"圓明道母天尊"又稱"紫光夫人".兩邊供奉的是六十元辰又稱六十甲子或六十太歲。元君閣供奉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俗稱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左右是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四位輔神。元君閣兩邊供奉的是道教有名的八仙,道路中間的這棵樹叫虎皮鬆,因其樹皮斑駁如虎皮而得名。

  太清宮的第二個正門——儀門。門口兩側各有一石鼓名"抱鼓",俗稱"門當",門口上方的木板稱"戶對". 三官殿的正門兩邊,有兩顆古老高大的銀杏樹,是宋太祖為道士劉若拙敕建道場,修建太清宮時栽種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樹齡。銀杏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性別之分,這兩顆銀杏樹都是雄性。進入三官殿,首先看到的是兩棵耐冬樹,耐冬又叫山茶,花期從每年的12月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5月,長達半年,因其花開時正值隆冬季節,但卻能迎風怒放,所以被稱為"耐冬".耐冬和月季是青島市的市花,右邊的耐冬開的是單瓣紅花,左邊的耐冬,開的花是重瓣白色的,樹齡也有400多年了。

  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們三位祖先堯舜禹。相傳堯敬天愛民,上應天象,風調雨順,被人尊為"天官".舜在位時,民風高尚,地不生災,被尊為"地官".大禹繼承父業,三過家門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當然被尊為"水官".三官接到信息就能為病人賜福、赦罪、解厄。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院落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所以後人就將此地稱為"翰林院".現在是太清宮的課堂。尹琳基在這個院子正廳供奉東漢時期的大經學家鄭玄,所以此院原名又叫"經禪祠".

  走出三官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可以看到許多景點,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棵黃楊樹,樹高8米多,它看起來不是太粗,但已經有800年樹齡了。黃楊樹最大的特點是生長的非常緩慢,所以木質就特別細膩堅硬,是雕刻藝術品的上等材料,在民間有"鳥中之王稱鳳凰,木中之王是黃楊的說法".

  經過黃楊樹,可以看到一顆彎彎曲曲的榆樹,因為它是唐朝道長李哲玄親手栽植的,所以把它稱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榆樹葉上面有一層沙質,摸上去比較粗糙,所以它的學名叫"糙葉樹",又因為它樹榦盤曲,形狀似龍頭,又被稱為"龍頭榆".現在這棵樹高約19米,樹冠東西長25米多,南北約33米,遮陰面積達一畝多地。

  在龍頭榆的對面,有一塊大石頭,上面雕刻有"逢仙橋"3個字。相傳,宋代的道長劉若拙,除夕迎神,在這裡遇到一位白須飄胸的老翁走上前來與他交談,正想問其姓名,老人卻不見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兩個腳印,於是劉若拙認為自己遇到了仙人。因為在這座橋上曾經與仙人相逢,所以就將此橋稱為"逢仙橋".

  大家過了逢仙橋上山,迎面可以看到康有為詩刻。

  走過丘祖殿、文昌殿和財神殿,我們來到的是三清殿。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太清宮的主殿——三清殿。在裡面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間那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徵洪元;右邊那位是上清靈寶天尊,他懷抱如意,象徵渾元;左邊那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他手持寶扇,象徵太初,張道陵創教時把他尊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您正在瀏覽: 青島導遊詞2篇
網友評論
青島導遊詞2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