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壯族作文

壯族作文

手機:M版 分類:熱門內容 編輯:zeimm

回目錄

壯族刺繡作文400字

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桂林遊玩,我看見商店裡有許多的刺繡製作品,像桌布、床單、工藝包、地毯等,花樣各異,美麗極了。我好想擁有一個精美的工藝包。可是媽媽又不在這兒,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往商店裡奔。出來后,手中還多了一樣東西——繡花工藝包。奶奶說:“想要這個了吧?唔,的確很漂亮,有眼光,送給你吧!”我高興得連蹦帶跳,可開心了!直呼到:“耶,奶奶萬歲,繡花包萬歲!” 

  回到家,我把去桂林的這幾天的開心事告訴了爸爸媽媽,而且重點地說了奶奶給我買壯族工藝包的這件事。爸爸給我說了有關壯族刺繡的資料。“壯族的刺繡非常出名,壯族刺繡用的布多為藍色,在布上綉上花草等。常見的刺繡成品有床單、桌布、工藝包、地毯等物品。 

  “像我手中的這個工藝包,藍色的襯布,上面綉着一些栩栩如生的動植物以及美麗風光,有的會綉上一些文字。那些漂亮的圖案是壯族人們用手一針一線慢慢地、仔細地綉上去的。所以成品顯得非常的精緻。“ 

  聽了爸爸的這番話,我更加珍惜這個工藝包了。因為它代表着奶奶對我的愛,代表着壯族人們精細的手工。到現在,那個工藝包仍被我保管得好好的。完整無缺。
回目錄

壯族作文500字

壯族: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以農曆三月初三最為隆重。大的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是壯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 ,吃五色糯米飯、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等,預祝五穀豐登。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廣西寧明、龍州等地的斷崖陡壁上留下了壯族先民繪製的眾多崖壁畫。鑄造和使用銅鼓在壯族已有2000多年歷史。壯錦是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 

  壯族的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但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數與當地漢族相同。部分地區居民住二層干欄,樓上住人,樓下養畜堆物。近年來已有改變,實行人、畜分居。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還有許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飾特點,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裝。衣料過去多為自織的土布。過去有文身習俗,現已改變。飲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節時,用大米製成各種壯族婦女粉、糕。婦女有嚼檳榔的習俗。結婚送聘禮時,必贈檳榔。除祭祀祖先外,還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陽神等。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有傳教士到壯族城鎮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但影響不大。
回目錄

壯族“三月三”作文400字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台、拋綵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後,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後,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回目錄

壯族風情作文700字

壯族是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和南寧等地。我是一個壯族人家的孩子。 

 壯族人比較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雲霧繚繞的青山之上,點綴着一棟棟獨具特色的小木樓。有些人家的木樓上雕刻着龍或鳳的圖案,這代表着壯族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木樓市有木板和木樁建造而成的,有些壯族人家的木樓上雕刻着魚和人的圖案,這代表着壯族人都希望全家人能和和美美,年年有餘。小木樓一般都為一到兩層,以及一個竹條和木樁架成的生活陽台。木樓上方住着人,則木樓下方關牲口。無論是什麼樣的房子,壯族人都會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上。 

 壯族人的服飾既精緻又雅觀,款式各式各樣,女子一般着裝主調為黑色的,衣領和衣角還有衣袖上都綉着紅藍色的花邊,褲腳稍寬,頭上包着提花圍巾,圍巾邊上嵌有白色的流蘇。小夥子多穿襟上衣,主調也為黑色,腰間系著一條紅藍色的花腰帶。 

 在壯族的山寨里,人們出門或進村,有時會踩着高蹺行走。這是祖先傳下來的鞋,轉租人處於亞熱帶,常年多雨,道路上都有泥巴,如果穿着鞋在下雨天走路,鞋子的下面就會有一大塊泥巴,帶泥進屋,實在不衛生,所以壯族人就發明了“非”字形的高蹺鞋,在下雨的時候就穿着他走路,回到家時就把它脫下來放在陽台,這既方便又衛生。 

壯族人飲食也是別具特色的,他們自家釀造了米酒、紅薯酒還有木薯酒……等,度數都不高。米酒是過節用來招待客人的重要飲料有的人在米酒里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紅薯酒是壯家人用來祭奠哀悼的酒,每逢到了清明節,寨子里的人就會拿着事先準備好的紅薯酒,到親人的墳前祭掃。木薯酒是辦喜事用的喜酒,比如說結婚時,男女雙方的家人都會舉着木薯酒向親家互敬一杯。 

山寨里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即使生活在苦、在困難,他們依然那麼樂觀、積極向上。這就是我喜愛的民族——壯族。
回目錄

壯族的民風民俗作文800字

  壯族的民風民俗

  壯族人民主要分佈在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壯族的建築、服飾、節日還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顯了壯族人民的勤勞善良。

  先看看壯族人民的建築吧!他們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壯族人民喜愛大自然,喜歡與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靈一起生活。壯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頭搭建而成的。一樓是養生出的,二樓以上住人。

  壯族人民的服飾是五花八門、色彩斑斕的。雖然壯族男子的服飾和漢族男子的服飾差不多,但壯族女子服飾和漢族女子的服飾相比就是天壤之別了。壯族人民勤勞善良,特別是女子。在壯族女子縫織衣服時同時也會綉上各種各樣的圖案。有鳥獸;有鮮花;還有許多具有沒號予以的圖案……壯族女子的服飾上除了精緻的圖案外還會有各種繽紛的色彩。他們的頭飾也很精美別緻,也有許許多多雕刻上去的圖案。壯族女子整套服飾上的色彩混起來都比彩虹沒美呢!

  壯族有一個最著名的節日,那就是在農曆三月初三的“歌墟節”,在“歌墟節”那天,每個村子都會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在村口,幾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並接受他們的挑戰。挑戰什麼呢?當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時候,台下的人也會跟着唱兩句給自己村裡人助威。這些比賽時為了增進各個村子之間的友情,這也驗證了那句話:“友情第一,比賽第二”。這也是壯族人民的品質之一。壯族人民為什麼可以吧山歌唱得那麼好呢?請接着聽我介紹。

  其實,在生活中,壯族人民也在一邊唱山歌。在壯鄉,壯族人民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即興創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說,壯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經能夠達到一個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里,可以聽見他們的歌聲,在兩個山頭間也可以聽到,甚至在他們自己家裡有時候也會聽到他們用山歌對話。壯鄉人民憑着心情也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歌。那歌聲同時也表達了當時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聽到了,也會用山歌與他交談。

  壯族真是一個豁達樂觀,勤勞善良的民族啊!

  北湖路小學六(2)班錢麟元

  指導教師:李萌

回目錄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二單元作文:壯族的節日作文400字

  吃立節

  “吃立節”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據說中法戰爭時,當地壯族人民因忙於抗擊外國侵略者而顧不上過春節,直到正月三十才凱旋而歸。為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當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個節日來過,此後相沿成習。

  歌婆節(歌墟)

  壯族人民的歌婆節一般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舉行。它是壯族地區傳統性的群眾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彙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天不等,一般有數百乃至數千人參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並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文獻所記,“歌墟”始於宋代,明代的“歌墟”已與今接近。

  婭拜節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百姓與壓迫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后被殘殺。眾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並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查找更多壯族作文(共6篇),請進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