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廣西莫振高事迹觀后感

廣西莫振高事迹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廣西莫振高事迹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先進事迹

  廣西莫振高事迹觀后感(一)

  根據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關於舉辦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迹主題情景報告會的通知》(桂組明電〔2015〕8號)精神,自治區黨委定於2015年6月12日(星期五)舉辦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迹主題情景報告會。由廣西衛視現場直播,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在職黨員幹部一起觀看了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迹主題情景報告會。

  2015年6月12日下午三點,終於迎來了讓人激動的時刻,觀看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迹報告會,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教書育人的責任。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認真學習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迹不僅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和工作觀念,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在社會進步過程中不求名利、不求回報的默默付出,為社會發展添磚加瓦,鑄造良好社會風氣。

  學習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迹后,得到了很大啟發。

  一是要端正態度,從自身做起。莫振高同志作為一名高中校長,其高中建設成全國現代技術教育示範學校、中華成功教育樣板學校,並且還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殊榮。他還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和幫助許多貧困生圓了大學夢,被尊稱為“校長爸爸”.端正自己的態度,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持杜絕“不以善小而不為”.

  二是堅定信念,對黨忠誠。莫振高同志數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區教育戰線的優秀代表。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

  近段時間以來,正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是“三嚴三實”的主要內容,向莫振高同志學習、向黨的“三嚴三實”靠攏是作為基層幹部應該具備的認識,亦是我學習莫振高同志先進事迹報告會後堅定的想法。

  三是樹立目標,勇往向前。“讓瑤寨兒女走向世界”“考上大學是最好的懷念”他把持着這樣的信念把成千上萬的山裡娃送出大山,送進他們夢想的大學。走進都安高中大門,一塊大理石上,“讓瑤寨兒女走向世界”9個燙金大字格外耀眼。這是都高的辦學理念,也是莫振高的畢生心愿。為了讓孩子們“進得來,學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莫振高費盡思量。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績詮釋了莫振高同志的先進事迹。我們在工作中,也應該向莫振高同志一樣,樹立目標,勇往向前,在並不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奇迹。

  大德無碑,大道無形。誰為群眾掏心,群眾就會為誰點贊;誰把群眾裝在心裡,群眾就把誰刻上心碑。這是人心的度量,更是對平凡堅守的最好銘記。

  廣西莫振高事迹觀后感(二)

  3月9日,廣西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因突發心源性疾病離世。

  悲痛瞬間爆發,傳遍媒體、網絡、微信朋友圈,去世當晚,4600多名在校學生自發熄燈默哀致敬。一天之內,整個都安縣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數千人從全國各地趕來送他最後一程。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以各種方式向他致敬。

  莫振高,一位普通的中學校長,為何能贏得如此愛戴?

  他30多年來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近300名貧困生順利考入大學,並發動社會力量幫助近2萬名貧困學子圓大學夢。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瑤鄉山裡娃走出大山、勤奮求學,用知識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莫振高,他是大瑤山中築夢人,是瑤鄉學子的“校長爸爸”.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100%”

  “校長爸爸”把千萬山裡娃送出大山,卻把自己一輩子“鎖”在瑤山

  在學生們眼裡,莫振高是校長,更是慈父。早上6點20分,下午2點20分,傍晚6點40分,莫振高都會站在教學樓前那棵龍眼樹下,看着學生們進教室。

  如果天氣好,早上莫振高就會廣播:“今天太陽大,同學們可以晒晒被子。”中午,他的聲音再次響起:“請同學們將被子翻一翻。”下午,廣播聲又響:“同學們記得收被子了,拍一拍、抖一抖……”如果學生們被雨淋了,廣播里會傳出莫振高的聲音:“食堂為大家準備了薑糖水,請淋了雨的同學去喝。”

  即便躺在病床上,莫振高最挂念的還是那些學生娃。校後勤處主任黃道鋒回憶,就在莫校長辭世的前幾天,他還打電話反覆叮囑自己兩件事:一是儘管物價漲了,食堂能不提價就不提價;二是元宵節晚餐要像往年一樣,免費給學生加餐,一根雞腿一個雞蛋;宵夜要提供湯圓,每個學生10個。

  他做這些事,分明懷着一顆父親的心。學生們親切地稱他“校長爸爸”.

  “都安是廣西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縣。”縣委書記陳繼勇說。素稱“石山王國”的都安,地處廣西西北部,自然條件惡劣,農民以種玉米為生,全縣人均年收入1600多元,特困戶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對絕大多數都安學生來說,讀書、考上大學,是走出大山、走出貧困的唯一出路。“學校至今仍有約40%的學生是貧困生,雖然已免學費,但書本費、住宿費及生活費,每年仍需4000元左右,不少貧困家庭不堪重負。”都安高中資助辦主任韋喜鳳說。

  每年學生報到時,總有一些缺錢的孩子沒有勇氣進校報到,在校門口徘徊。這時,莫振高會把“校長辦公室”搬到校門口,拿着喇叭喊:“有困難,就找我莫振高!”他還親自為貧困生辦理優先入學手續。多年來,每逢開學,莫振高必“擺攤”,專做貧困生的“生意”,這動人的一幕在當地傳為美談。

  “一個孩子只是學校的幾千分之一,卻是每一個家庭的100%!”“幫一個貧困生,就是幫一個家庭!”35年來,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先後資助300名學生上完了高中、大學。

  “讓瑤寨兒女走向世界”,走進都安高中大門,一塊大理石上9個燙金大字格外耀眼。這是都安高中的辦學理念,也是莫振高的畢生心愿。為了讓孩子們“進得來,學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莫振高費盡心思。

  早年,都安高中只有1棟宿舍樓和3棟小教學樓,外面下大雨,房裡下小雨。

  莫振高擔任校長后,如燕子銜泥築巢般一點點籌措資金,對校園進行硬化、美化、綠化。如今,圖書館、教學樓和宿舍樓相繼拔地而起。

  建設要投真金白銀。縣財政局副局長黃泳迭介紹:這些年來,縣財政“勒緊褲帶”,加大對都安高中的投入,但對都安高中的發展而言仍遠遠不夠。錢從哪兒來?“摳”出來。

  一次,黃道鋒和莫校長到南寧出差,籌備新建學生宿舍樓。縣裡建築公司報價,一棟3000多平方米的大樓要150萬元。為了省錢,莫校長決定包工不包料,自己採購鋼筋、水泥等建材,一趟趟地到南寧各大建材市場,貨比三家。最後,宿舍樓建成,才花了90多萬元。

  摳歸摳,可該花的錢,莫振高從不含糊。學校科技大樓落成,莫振高“大手筆”地給教室里配了兩台29英寸的閉路電視、一台高亮度的投影儀和100台電腦。幾年前,他拍板擠出資金,選派97名教師參加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班學習。

  在莫振高的帶領下,都安高中高考升學率逐年上升,連續10年高考上本科線的學生達到76%以上,而且連續20多年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值得一提的是,都安高中還是廣西唯一一所外語特色學校,2012年高考,英語作文滿分率居廣西第一。

  知識,改變了一代代山裡娃的命運。如今,都安高中的學生遍布國內多個城市及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等國家,有上千名校友在北京工作。“讓瑤寨兒女走向世界”的目標正慢慢實現。

  由於治校有方、成績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薦到黨政機關任職,也有外地學校拋出高薪橄欖枝,但莫振高都婉拒了。“我走了,娃娃們怎麼辦?”執此一念,莫振高在都安高中一待就是30多年。

  “考上大學是對校長最好的懷念”

  用擔當與責任樹立的豐碑永垂不朽,激勵數代人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近來,黃道鋒一有空兒就會到南教學樓的施工現場轉轉。“莫校長心裡還惦記着這棟樓,一定要保質保量建好。”

  讀書時,韋景煜沒少到校長家蹭飯。校長對他說得最多的是“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知識,所以要拚命讀書,努力走出大山”.韋景煜說,這種“不放棄”的精神,是校長留給自己的財富。

  藍涵正計劃和校友們一起成立一個基金會,用於資助家庭困難的學弟、學妹們。“讓一代又一代的都安高中學生相互幫扶下去。”

  一組數據,或許能讓莫校長走得放心。2007——2014年,廣西累計資助學生達2472.6萬人次,各級財政投入的資助資金264.05億元。8年間,財政投入的資助經費和受助人數連年大幅增長,資助經費從2007年的7.53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57.37億元;資助人數從57萬人次增加到463.7萬人次;資助項目從7項增加到22項。

  3月底,從都安高中畢業的韋丹丹,通過騰訊公益的樂捐平台,發起了一個名為“為化緣莫校長圓遺願”的項目,試圖募捐70萬元,資助都安高中的貧困學生。項目的備註上寫着:校長走了,他的心愿,我們來圓!讓瑤山子女走出山坳!

  短短56小時內,捐助者達到8600多人,捐款很快達到70萬元。這讓韋丹丹很是詫異,也很是感動。

  “這70萬元,10萬元將用於今年高三畢業且考上本科以上的貧困學生,一次性資助每人2000元大學路費和生活費,共資助50名學生;60萬元將幫助100名今年9月考入都安高中的貧困新生,資助每人每年2000元生活費,資助3年。”韋丹丹說。

  如今的都安高中校園。師生慟哭、挽幛如雲的悲痛場景,已然淡去。琅琅的讀書聲,不時從教室傳出。高三356甲班的蘇寶堯同學說,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是對校長最好的懷念……

您正在瀏覽: 廣西莫振高事迹觀后感
網友評論
廣西莫振高事迹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