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過家家教學反思

過家家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過家家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過家家教學反思

  遊戲活動,是由學生自己根據家庭生活經歷和經驗,選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段,確定一個主題,自編自演,重現生活,抒發情感。心理學家認為遊戲是人類的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活動和學習是從遊戲開始的,哪裡有兒童,哪裡就有遊戲,兒童的機體在遊戲中得到鍛煉,情感在遊戲中得到滿足,品德在遊戲中得到發展。對於這節課,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我很努力的想去體現小學品生課的基本特點。

  第一就是它的生活性。我努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選取教育素材。例如通過學生回憶講述家人為我們所做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從中感悟到家人對他們的愛,從而激起他們回報家人的愛的強烈願望。再如,選取孩子們熟悉的幾個生活場景,“ 媽媽下班回來-----”“ 媽媽買菜回來------”“ 奶奶病了-------”“ 爺爺正在午睡-----”“ 爸爸工作到很晚了,還沒休息------” ,讓孩子們去說一說,演一演,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因為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所以更能激起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也更能觸動他們的心靈。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完全作為一個大朋友出現在學生的面前,共同參與他們的活動,與他們一起動手表演,與他們一起鼓掌歡呼,如夥伴般的用質疑的口吻問他們“ 你們不是吹牛吧?”“ 你那麼厲害?”“ 要不,試試?” 這無形中拉近了師生的關係,營造了和諧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當然,這節課也存在的許多的不足,例如多媒體課件製作還不夠精細;課堂上點評還不很準確到位;語言還欠錘鍊等。

  篇二:過家家教學反思

  開學初,學生們就嚷嚷着想提前學習這一課,他們很想玩泥巴。我小時候就經常和小夥伴一起做小器皿,小動物,玩過家家。我喜歡中國民間泥玩具,不僅僅是因為兒時的美好回憶,它們造型質樸,顏色鮮艷,紋飾簡潔,展現濃濃的鄉土氣息,彷彿能從泥土的芬芳中嗅到獨特的民族情懷。

  我是有私心的,想讓學生們多了解泥玩具,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並肩負起傳承民族文化之任。於是,我布置讓孩子們搜集有關泥玩具的資料、圖片,分析泥玩具造型、色彩、圖案及各地泥玩具特色,並準備做泥玩具用的泥。學生們的準備情況讓我喜憂參半:讓我失望的是四年級 160 多名學生,只有三個孩子從書上或網上搜集了有關資料;讓我高興的是有些同學從家裡帶來泥玩具實物,這可以使大家更直觀的了解泥玩具,另一件事是學生們費盡心思準備泥巴,或是買,或是自己動手和泥,可以使學生們在製作過程中體驗泥玩具的魅力,收穫快樂。

  既然大家搜集的資料少,這部分就由我來補充,我講了關於兔爺兒、大阿福的小傳說故事,介紹了各地有名的泥玩具,孩子們聽的格外認真。然後我們共同分析了造型,色彩,討論製作技法,孩子們迫不及待想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泥玩具。

  可是在製作的時候就不是那麼順利了,有的學生竟然從來沒玩過泥巴;有的學生雖然比較熟悉橡皮泥,但捏起泥巴來還是力不從心。於是,他們小組合作,各盡所能、取長補短。四班學生平時動手能力最強、想象力最豐富,捏出來的泥玩具造型豐富多樣,但體積較小,這也與他們畫畫時畫的小有關。三班和二班的學生很有耐心,做事情嚴謹、認真,模仿能力也很強,做出來的泥玩具有模有樣的。一班的學生畫畫不錯,他們做的泥玩具雖然造型簡單,但色彩鮮艷,圖案精緻。各班情況不同,雖然紀律差了些、有的學生沒完全參與其中,但孩子們都有不同的收穫,也算畫上了比較圓滿的句號。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動手操作,鍛煉動手能力,並靈活的補充部分民間美術的課程,讓學生們更深入的了解、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您正在瀏覽: 過家家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過家家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