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那麼,哲學的真諦是什麼呢?我從周國平的話中讀到了這些東西,他說,他尤其喜歡赫拉克利特,"博學並不能使人智慧","我尋找過我自己","最美麗的猴子與人類比起來也是醜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學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於尋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學而從不尋找自己的人譏為"美麗的猴子".

  哲學的真諦其實就是教人智慧,尋找自己,就如蘇格拉底所說的"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博學未必智慧,讓人理解了為什麼有些博學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認為哲學就是教你"道"的學科,認識了"道",就獲得了靈氣,即使步入全新的領域,你也不會迷失。這或許就是很多領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學專業的原因,比如索羅斯等。

  認識了哲學的真諦,我就不再把它當作是高深晦澀的學科,是表現自己深刻的裝飾品,它和其他學科一樣,甚至比其他學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個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個決定,在兒子的成長道路中,在合適的時間我一定會為他引入智慧的哲學。

  二、書和文章

  說起書來,我就會想起大學時的圖書館生活。開始是利用課餘時間泡圖書館,後來發展到課堂時間也泡。記得有一門叫做《線性代數》的課,我上完第一堂課後,就認定了這是一門既無用也無趣的課,是無論如何不會提起我的興趣的,從第一堂課後直到考試,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曠了一學期的課,時間全部在圖書館度過。那時讀的多為社科類和文學類書籍,特別是外國文學,那種一心讀書的生活真的很享受。從那時開始,讀書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國平說:"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實際的交往和行動來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書本。"只有到了"被剝奪了靠交往和行動排遣寂寞的機會,"或者到了"懷着一種靠交往和行動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會用書來排遣這無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來,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於讀書的。"

  我不想說我喜歡讀書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國平論述悲劇情感時所說,"有的人一生接連遭到不幸,卻未嘗體驗過真正的悲劇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風順的人也可能經歷巨大的內心悲劇。"我肯定屬於後者,即使我一帆風順,悲劇情感也依然會籠罩着我,更何況我不是一帆風順的人。那是一種靠交往和行動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獨,我惟有在書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許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現在,書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書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時進去看看,每當我買到一本好書,想到夜深人靜,獨坐燈下閱讀時的快樂,喜悅之情便溢於言表。

  對書的選擇,我完全贊同周國平的觀點,"愉快是基本標準。""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說它多麼重要,排行榜說它多麼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凡是出於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屬於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創作、藝術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

  關於文章,特別是散文,周國平認為平淡是極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備的條件,"再也沒有比無味的散文和有學問的詩更讓我厭煩的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周國平用了很形象生動的比喻:

  第一、家無鮮魚,就不要宴客。心中無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無病呻吟,不要附庸風雅。

  第二、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了,目標只有一個,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積辭藻,不要故弄玄虛,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漸接近一種自然的文風。

  第三、只有一條鮮魚,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鍋湯,沖淡了原味。文字貴在凝練,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盡量少說和不說廢話,而且在一個句子里也要盡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無的字。

  周國平關於文章的觀點,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對於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轍,"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為信也。

  三、愛和幸福

  談論愛和幸福,在我看來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千百年來,愛一直是人類經久不衰的話題,幸福是每一個人畢生追求的目標,即使現在當我想着"愛"時,也是懷着萬般的柔情,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損壞了它的神聖。但是,關於愛和幸福,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那是一種含混不清、不太確定的東西。如果讓我說自己對愛和幸福的感受,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兒子出生后的那些日子。我常常坐在他的床前,看着他熟睡的小臉,端詳着他的眼睛、鼻子、嘴巴,拉着他的小手,審視着每一根手指,莫名地為它們的健全而感動。我就這樣默默地看着他,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在那個時刻,我懂得了愛一個人是如此美好,如此幸福,我甚至覺得愛比被愛更加幸福。

  哲人們對愛和幸福有很多觀點,周國平說:"自古以來,無論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愛情和婚姻始終被視為個人幸福之命脈所系。多少幸福或幸的喟嘆,都緣此而起。按照孔德的說法,女人是感情動物,愛情和婚姻對於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即使是行動動物的男人,在事業上獲得了輝煌的成功,倘若在愛情和婚姻上失敗了,他仍然會覺得自己非常不幸。"

  從理論上說,每一個人在異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個最佳對象,一個所謂的"惟一者"、"獨一無二者",周國平引用莫洛亞的話說:"如果因了種種偶然(或者必然)之故,一個求愛者所認為獨一無二的對象從未出現, 那麼,差不多近似的愛情也會在另一個對象身上感到。"期待中的"惟一者",會化身為千百種形象向一個渴望愛情的人走來。也許愛情永遠是個謎,任何人無法說清自己所期待的"惟一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只有到了墮入情網,陶醉於愛情的極樂,一個人才會驚喜地向自己的情人喊道:"你就是我一直期待着的那個人,就是那個惟一者".而"惟一者"的出現往往是幻想、痴情的結果。周國平相信,"幸福的愛情是一種能不斷地激起幻想、又不斷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真實。"

  孤獨也是一種愛。周國平說,愛和孤獨是人生最美麗的兩支曲子,兩者缺一不可。無愛的心靈不會孤獨,未曾體味過孤獨的人也不可能懂得愛。由於懷着愛的希望,孤獨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運,在此時刻。兩顆靈魂彷彿同時認出了對方,驚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過這個時刻,愛和孤獨便都有了着落。我相信,在這一刻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究竟什麼是愛?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周國平說:"愛就是對被愛者懷着一些莫須有的哀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怕她(他)凍着餓着,擔心她遇到意外,好好地突然想到她有朝一日死了怎麼辦,輕輕地撫摩她好象她是病人又是易損的瓷器。愛就是做被愛者的保護人的衝動,儘管在旁人看來這種保護毫無必要。"

  我說,愛還是莫名其妙地哭,莫名其妙地笑;愛還是奉獻,不求回報地奉獻,心甘情願地為他守侯,守侯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愛還是遺忘自己,明知道喪失了自我就失去了價值,喪失了被愛的魅力,但依然義無返顧地為了愛遺忘自己。

  什麼是幸福?我認為,幸福就是被自己深愛的人愛着。幸福的極致就是和自己深愛並深愛自己的人白頭到老。

  我曾經無數次幻想過我死時的情景:當我又老又丑又多病,躺在病塌上的我,溫柔地看着他,回想着我和他共同走過的人生之路,他拉着我的手親吻着,深情地凝望着我,彷彿看着一個寶貝。我希望我的生命在這一刻定格,就讓我這樣在他懷裡幸福地死去。

  四、關於女人

  女人是男人永恆的話題。

  周國平說:"有兩種男人最愛談女人:女性蔑視者和女性崇拜者。兩者的共同點是慾望強烈。歷來關於女人的最精彩的話都是從他們口中說出的。"女性蔑視者只把女人當作慾望的對象。他們或者如叔本華,終身不戀愛不結婚,但光顧妓院 ,或者如拜倫、莫泊桑,一生中風流韻事不斷,但決不真正墮入情網。叔本華說:"女性的美只存在於男人的性慾衝動之中。"他要男人不被性慾蒙蔽,能禁慾就更好。拜倫簡直是一副帝王派頭:"我喜歡土耳其對女人的做法:拍一下手,”把她們帶進來!” 又拍一下手,”把她們帶出去!”"女人只為供他洩慾而存在。

  "女人好像不在乎男人蔑視她,否則拜倫、莫泊桑身邊就不會美女如雲了。"我也很奇怪為什麼這些人身邊從不缺少女人?周國平如是解釋"虛榮心(或曰純潔的心靈)使她仰慕男人的成功(或曰才華),本能又使她期待男人性慾的旺盛。一個好色的才子使她獲得雙重的滿足,於是對她就有了雙重的吸引力。"也許,周國平的解釋帶有普遍性,但是我仍然很難理解這些女人,難道她們就不在乎男人對她們毫無顧忌的傷害嗎?就不在乎是不是擁有一個男人的真心嗎?

  女性蔑視者往往是悲觀主義者,他的肉體和靈魂是分裂的,肉體需要女人,靈魂卻已離棄塵世,無家可歸。由於他只帶着肉體去女人那裡,所以在女人那裡也只看到肉體。對於他,女人是供他的肉體墮落的地獄。女性崇拜者則是理想主義者,他透過升華的慾望看女人,在女人身上找到了塵世的天國。對於一般男人來說,女人就是塵世和家園。凡不愛女人的男人,必定也不愛人生。

  我相信周國平是一個熱愛女性的人,如果要在女性蔑視者和女性崇拜者之間選擇,毫無疑問,他應該是女性崇拜者。"男人一旦和女人一起生活便自以為已經了解女人了。他忘記了一個真理:我們最熟悉的事物 ,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也許,對待女人的最恰當態度是,承認我們不了解女人,永遠保持第一回接觸女人時的那種 新鮮和神秘的感覺。難道兩性差異不是大自然的一個永恆奇迹嗎?對此不再感到驚喜,並不表明了解增深,而只表明感覺已被習慣磨鈍。我確信,兩性間的愉悅要保持在一個滿意的程度,對彼此身心差異的那種驚喜之感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從他的話中我找到了證明。

  那麼什麼樣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呢?周國平說:"一個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征服女人。因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好的女人是性的魅力與人的魅力的統一。好的愛情是性的吸引與人的吸引的統一。好的婚姻 是性的和諧與人的和諧的統一。性的誘惑足以使人顛倒一時,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長久傾心。"

  我再次從周國平的語言中感受到了哲人的智慧,而更加精彩的還在後面。"我欣賞的女人,有彈性,有靈性。彈性是性格的張力。有彈性的女人,性格柔韌,伸縮自如。她善於妥協,也善於在妥協中巧妙地堅持。她不固執己見,但在不固執中自有一種主見。""彈性的反面是僵硬或軟弱。和僵硬的女人相處,累。和軟弱的女人相處,也累。相反,有彈性的女人既溫柔,又洒脫,使人感到雙倍的輕鬆。""靈性是心靈的理解力。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靈性的反面是淺薄或複雜。和淺薄的女人相處,乏味。和複雜的女人相處,也乏味。有靈性的女人則以她的那種單純的深刻使我們感到雙倍的韻味。"

  讀到這裡我簡直想擁抱周國平了,他使我原本有些混沌不清的想法完全明朗化,他用準確,不,是精確的文字為我們描繪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意猶未盡,再來欣賞一下周國平對風騷、放蕩和性感的定義。"性感"是對一個女人的性魅力的肯定評價,"風騷"則用來描述一個女人在性引誘方面的主動態度。風騷也不無魅力。喜同男性交往的女子,或是風騷的,或是智慧的。你知道什麼是尤物嗎?就是那種既風騷又智慧的女子。放蕩和貞潔各有各的魅力,但更有魅力的是二者的混合:蕩婦的貞潔,或貞女的放蕩。

  面對周國平精闢的論述,我又一次體會到哲學帶給我的喜悅。

  五、關於人生

  關於人生的話題,實在是太沉重、太乏味,也太容易令人想到教科書之類,所以,我一直避開這個問題。但是,哲學的主要使命是,對世界和人生的某種最高真理的尋求,哲學又豈能迴避關於人生的話題?

  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周國平說:"人生的本質決非享樂,而是苦難,是要在無情宇宙的一個小小角落裡奏響生命的凱歌。""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這是智慧的起點","認識到人的限制、缺陷、不完美是絕對的,困境是永恆的,他已經是在用某種絕對的完美之境做參照系了。"我贊同周國平的觀點,人生的本質是苦難。那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如何使苦難的人生變得有意義。有一句爛熟於心的話:"生命的意義在於愛和創造,在於奉獻",如何賦予這句空洞的話以生命力,還是來看看周國平的解讀吧。

  周國平引用了聖埃克蘇佩里的《要塞》,在他眼裡這是一個特殊版本的《聖經》。沙漠和要塞是書中的兩個主要意象。沙漠是無邊的荒涼,游牧部落在沙漠上建築要塞,在要塞的圍牆之內展開了自己的生活。在宇宙的沙漠中,我們人類不正是這樣一個游牧部落?為了生活,我們必須建築要塞。沒有要塞,就沒有生活,只有沙漠。人跟要塞很相像,必須限制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義。"人打破圍牆要自由自在,他也就只剩下了一堆暴露在星光下的斷垣殘壁。這時開始無處存身的憂患。""沒有立足點的自由不是自由。"那些沒有立足點的人,他們哪兒都不在,竟因此自以為是自由的。沒有自己的信念,他們稱這為思想自由。沒有自己的立場,他們稱這為行動自由。沒有自己的女人,他們稱這為愛情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始終是以選擇和限制為前提的,愛上這朵花,也就是拒絕別的花。一個人即使愛一切存在,仍必須為他的愛找到確定的目標,然後他的博愛之心才可能得到滿足。"我們在大地上紮根,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牽挂、責任和愛。"

  在現實世界中,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他們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從不約束自己,從不牽挂別人,自認為活得瀟洒自由,可我分明能感覺到他們內心的虛弱無力,他們以不去愛來迴避應有的責任,或者把履行責任當成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每當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就會產生強烈的悲劇感,本能地想遠離他們,無論他們看起來多麼風光,在我眼裡都是生活的弱者。

  周國平繼續論述道,事物的意義本不是事物中現成的東西,而是人的投入。要獲得意義,也就不能靠對事物的佔有,而要靠愛和創造。當你把愛投入到一個對象上面,你就是在創造。創造是"用生命去交換比生命更長久的東西 ".這樣誕生了畫家、雕塑家、手工藝人等等,他們工作一生是為了創造自己用不上的財富。創造會有成敗,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創造的熱忱。我從周國平的哲學解讀中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只有在愛、創造和責任中得到無限延伸。

  另外,在人的一生中,無論何時保留一定的心靈空間都是很重要的。周國平深有體會地說:"我的這番思考是對我自己的一個警告,同時也是對所有自願的忙人的一個提醒。我想說的是 ,無論你多麼熱愛自己的事業,也無論你的事業是什麼,你都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閑。惟有在這個心靈空間中,你才能把你的事業作為你的生命果實來品嘗。如果沒有這個空間,你永遠忙碌,你的心靈永遠被與事業相關的各種事務所充塞 ,那麼,不管你在事業上取得了怎樣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損耗了你的生命而沒有品嘗到它的果實。"  我願以本文與大家共勉,但願我們都不要迷失人生的意義。

  六、後記

  我在一個姐妹的BLOG看到她描述的心中的博友形象:"那個氣質如蘭,手捧一本哲學書的女子一定是蘭兒",我調侃地評論說:"把我當成哲學女怪了?我以後再也不談哲學了,毀了我小女人的形象".還有一個博友給我留言說,周國平的東西翻翻也蠻不錯,但別說是哲學好嗎?

  哲學真的那麼令人恐懼嗎?真的那麼高深莫測嗎?我當然不能認同,但是,我仍然擔心我在別人心裡的"哲學女怪"形象。我真的不想再談論哲學了,我所看到的哲學家們的洒脫我還遠遠沒有學會,我的心情常常是飄忽不定。就在昨天,我悄悄告訴一個姐妹,我覺得自己博不下去了。現在我又靜靜地坐在這裡,又開始了哲學的話題。一個易於受外界左右的女人,也許真的不該再談論哲學。可對這個看似抽象的哲學系列,我真的付出了太多的情感,以至於每完成一篇,我都要休息一段時間,以便自己能從中完全走出,特別是那篇《愛和幸福》,當我寫完它時,我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幾乎處於休克狀態,那是一種痛並快樂着的感覺,我也從而更加清楚地認識了自己:無論斗轉星移,歲月變換,在我心裡有一份執着和期待始終是不會改變的,它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主要意義。

  究竟是什麼起因讓我開始寫這個哲學系列,我在哲學的魅力(1)中提到過,是閱讀《周國平文集》時產生的強烈共鳴,對人生、對愛和幸福、對女人、對書和文章等等產生的強烈共鳴,以及我自己的理解和感觸,使我有勇氣揭開哲學神秘的面紗,靜靜地在這裡用心傾訴,彷彿是在跟哲人們進行心靈的對話,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困惑,在對話中找到答案和解釋。哲學究竟帶給我了什麼?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是快樂和喜悅,以及過度投入后的眩暈。而我最希望得到的是智慧,是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永不迷失的智慧。我得到了嗎?也許。不過,有一點我很清楚,那就是,執着的仍然在執着,期待的也依然在期待。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網友評論
周國平文集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