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他們(暑假調查報告) 4400字作文 ( 手機版 )

他們(暑假調查報告)_4400字

分類:初三作文  字數:4400字  編輯:pp958

他們, 沒有土地。 多數留守的人, 都沒有穩定的工作。 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生活。 他們,是城市中一道詭異的, 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風景,因為 這些人,他們是城市與村野之間的矛盾, 他們未來終將是我們的未來,只不過,他們 的今世卻永遠不會是我們的今世,因為,土地的 血緣,是無法用祭奠能夠抹平的傷痕,而他們,卻學着 亦悲亦喜地生活。用喧囂,去淡忘往日的寧靜。在城市之緣, 綻開充盈着淚水與懷念的花朵,去思索自己生命存亡的意義之所在。

  —— 題記

  一、他們,是誰?(Who they are…)

  •  他們居住在城市的邊緣地帶,他們是城市人嗎? •  是,卻又不是。他們已經融入這個城市的繁弦急管,卻又不屬於這個城市——因為,他們不是城市人口,他們的戶籍,在農村。

  •  他們的身份是農民,可是,他們卻遠離寧靜的村野,這是他們的選擇嗎? •  是,卻又不是。在這個不斷擴張的城市版圖中,他們的土地一點點被侵蝕,城市的元素不斷地加入他們的生活。許多人含着淚水,去擁抱自己腳下這片熟悉卻又陌生的土地。

  •  他們,是一個固定的人群嗎? •  是,卻又不是。他們的精神,始終是一致的。多數時候他們寧願相信自己屬於這片不曾擁有過的土地,因為那是他們百年來心靈的故土;然而,他們卻也明白,自己最後的歸宿,確實城池內那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城市擴張,便會有新的人口加入這個行列,然而這些人的後代,卻已不再眷戀泥土馨芬。

  他們,確切地說是土地被徵用的農民, 他們的生活與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樣立足於文化和生命信仰的衝突?

  二、他們,生活在別處。(The life they lead… Life is Elsewhere.)

  •  昆德拉會讓人們產生詩意的困惑,就我而言,是對某種激情的倦怠。我始終相信自己對於文學,哪怕是詩的興緻都是暫時的,而最終會停棲在思想靈動的泉邊,但是,對於這些人,我卻希望以昆德拉的代表作——La vie est ailleurs,作為對他們一生的總結。也許,猝然的思考過分脆弱,他們的矛盾卻有強大的一致性。

  •  或許,將這樣一類平日里並不引人注目的人群置於我們的聚光燈之下,是殘酷的,但是,這卻是我們所能完成的拯救事業的全部:他們的心靈必須要逃離原始的桎梏,才能真正在失去的痛苦中重獲新生——但是,拯救應當從了解開始,請跟隨我們的鏡頭與文字,走近他們的生活,扣啟他們的心扉。

  讓我們先來看一組照片,它們的拍攝地點在我位於城市邊緣的家的附近,他們與我們似乎只有一步之遙。然而,正是這小小的一步,記載着他們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心路歷程,也正是這小小的一步,使得我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收穫了良多啟示。

  在城市建設相對落後的杭州市東,這樣的住宅區比比皆是。 雖然地產商頻頻宣傳此地為“市中心核心地帶”, 農民們的收入卻主要來源於租房供經營特殊服務的髮廊、按摩店使用。

  —— 圖1

  逾20層的住宅樓拔地而起,附近所有的徵用戶都集中在這裡。 他們得到了居住權, 卻沒法改善室內裝修,不少人紛紛選擇出租房產。

  —— 圖2

  精神的荒原——這是許多人被迫離開的原因。 許多時候,他們承受着城市人一樣的生活壓力,卻不懂得 用一種智慧的方式去排遣。

  —— 圖3

  他們中的許多人集中着城市與鄉村的優勢,一方面,如同城市人一般精明;另一方面,卻遠遠比City Born & City Bred的我們吃得起苦。一部分人意識到這種情況,紛紛投身創業活動。 投機者亦不在少數。許多人在商場上找回了昔日豐收的喜悅,卻沒有試圖改變自己農民的身份。 他們在城市之間,尋求來自土地的尊嚴。

  —— 圖4

  許多人在禁閉的樓宇中老去,少時意境開闊的田園只是蘇醒在夢寐時分。自己的孩子們參加體驗農村的活動時,真不知他們心中是有幾分甘甜幾分苦? 最後的留守者將是這些人的墳墓。埋葬在城市灰色的高架下,他們的瞳仁中浸透變遷的一生。聆聽,喪葬的號角,用喧囂的歡喜把悲傷掩埋。

  許多時候,他們不願意接受筆者的採訪;即便有人熱情地答應,也不願提及有關土地的問題,儘管這對於他們命運的改變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他們更願意跟我聊的,無非是兩個話題,一是小時的樂趣,村野之間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二就是他們離開之後的作為,好像一切都不願去觸碰生命的那個斷層——當他們失去土地的那個時刻。

  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個出身農村的富商。這位叔叔很自豪地說:“我會爬樹,以前還可以捉黃鱔!那種水生的動物,在我們的地方遍地都是,”“我有一個和你一般大的女兒,一次全家去市中心的公園裡散步,我看到一棵有腰粗的樟樹,上去想要爬的時候,小時候的一切都在眼前,卻只聽下面的女兒喊,爸爸,不要在這兒給咱們添亂了!我抱着樹,眼淚就要下來了。”

  經過對當地生活情況的考察調研,我發現他們有如下的困難:

  ⑴ 治安,人口流動性極強的城郊結合部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棲身之所,也是城市中不少低收入人群集中的地方,壓抑的居住環境和欠佳的安全保障常常讓居民感到不安;

  ⑵ 教育,近來不少知名高校陸續遷至遠郊,但未成型的新城區基礎教育卻沒有得到發展,人口素質無法取得進一步的提高,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不得不選擇離家數公里以外的昂貴的城市學校,而欠佳的學生就沒有機會接受與一般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

  ⑶ 就業,由於人們缺乏除了務農之外基本的工作技能,城郊人口常常面臨無法就業的問題,缺乏社會的支持——沒有正規的技工學校體系,使得不少人被迫從事一些不法行業。 

    表一:“他們”與“我們”的生活比較之實錄

  項目 城市人口 他們 農村人口 ☺精神的狀態 ★★☆☆☆ ★★☆☆☆ ★★★★☆ ☺生活滿意度 ★★★☆☆ ★☆☆☆☆ ★★☆☆☆ ☺周邊的環境 ★★★★☆ ★☆☆☆☆ ★★☆☆☆ ☺教育的水平 ★★★★★ ★★☆☆☆ ★★☆☆☆ ☺工業發展力 ★★☆☆☆ ★★★★☆ ★★☆☆☆ ☺住房的水平 ★★★☆☆ ★★☆☆☆ ★☆☆☆☆ ☺生活便捷度 ★★★★★ ★★★☆☆ ★☆☆☆☆ ☺民營發展力 ★☆☆☆☆ ★★★★☆ ★★☆☆☆ ☺綜合的評估 ★★★★☆ ★★☆☆☆ ★★☆☆☆ 

  這張圖表反映了他們與自己的曾經同未來之間的差距。可以看到,多數時候的問題都與不完善的城市構建相關,他們作為第一代居民,無論是從戶籍制度,還是生活條件上來看,都必須付出許多。

  精神上,他們從未希冀得到更多,但是卻不希望再失去;有人說,他們是離思想最遙遠的人,確實離愛最近的人。土地的愛。童年的愛。充滿留戀與回憶的愛。

  知道嗎?對於一個生長在他們之間的中學生。要麼,考上大學,在城市尋找自己的夢想,掩藏童年的那些亦悲亦喜的離遷,更早融入整個都市的血脈。要麼,用三輪車后沉重的貨物,去牽動自己生存的最後一根弦——讓物質去充盈,留最後的心靈去回歸。

  請告訴,那些遺忘土地的孩子們, 那些,甚至不再珍惜土地所賦予的靈動生命的孩子們,留住母親的記憶! —— 爸爸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農村的奶娘家,再過一次他斑斕的童年生活

  三、他們,告別圓舞曲。(The life they lead…L’adieu).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麼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Milan Kundera

  也許,在現代文明不斷發展的現今,這些人的出現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也許——在後世的史冊之中,他們會以犧牲品的身份出現,但是,我依舊想,這些人——至少是他們之中那些,帶着背井離鄉的淚水,去開拓自己新的天地的人們,會為任何時代的精神所崇尚:淪失靈魂的故土,他們卻能夠堅強地走到時代的風頭浪尖,在不斷的挑戰與超越之中找到最寧靜的歸宿:許多年後,在樓宇環抱中的青山,也終於可以含笑。

  但是,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留住,泥土芬芳。烙在孩子的記憶,讓他在多年之後,多一份,奇麗的村野的懷想,與和這片故土,充滿溫馨與歡笑的夢寐。珍藏,祖祖輩輩,把根留住,縱使它已成為心靈的荒原,也是家,是繁衍生息的孕育的土地,當冰冷的鋼筋插入她脆弱的骨骼,請用記憶和微笑喚醒這片豐饒的曾經。把千百年無私的土地母親,擁抱在懷裡頭,留住。

  與我們趨於一致,是他們的歸宿;但與此同時,那份記憶,會是他們更為深刻的財富,謝謝大家。

您正在瀏覽: 他們(暑假調查報告)44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他們(暑假調查報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