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詩歌是感性的 1500字作文 ( 手機版 )

詩歌是感性的_1500字

分類:初三作文  字數:1500字  編輯:pp958

  詩歌是感性的。

  人類語言的初始階段無經驗可尋。最初的語言應當是對自我的感覺的表達,而不是作為理性工具。詩歌在眾多文學樣式中第一個被語言出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詩歌產生於語言最簡單的時期,簡單的語言就成為詩歌顯着的特徵。唯有簡單的語言才能最真實地抵達抒情的本質。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詩歌挽留了人類語言的純潔和非功利性。詩歌區別於其它文體,是語言生長過程中人類表達方式的歷史選擇,是語言不成熟時期生命衝動的外泄。因此,詩是語言不成熟的產物。在一個所謂成熟的語言環境,難於產生真正的詩歌。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是不是一個語言過度成熟的環境?我們每天面對的是相同的教科書,以及面目相似的媒體在教導我們如何說話,如何作文。語言作為工具被大量複製,窮於說明和詮釋這個時代,內心的抒情世界被一個老大的市場漸漸掏空。早熟成為這個時代的特徵。早熟表示超前脫離幼稚和天真。而幼稚和天真是詩歌產生的最初動因。在成年之後還堅持以抒情方式寫詩的人,多半被這個時代定格為不諳世故,不夠成熟的那種人。因此,許多詩人拋棄抒情而專事敘事。

  抒情的難度在於一個人不可能時時處於抒情的狀態。她需要醞釀和等待那種詩感覺的出現,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對機遇的等待和把握。

  敘事以貌似簡單的形式,突破詩歌文本,馬上複製了大批的詩人。詩歌產量急劇上升,而讀詩的人卻越來越少。詩歌評估體系開始崩潰,其標準在價值多元的背景下無所適從。詩歌評論多在宏觀層面指點江山,或熱衷於詩歌文本的創建。詩歌審美功能逐漸弱化,有被拉入以“說事”為特徵的再現藝術的趨勢。有人站出來宣布一個抒情時代的結束,我對此始終表示懷疑。那些以敘事的手法作出的好詩,並非是所指場景的再現,其文字的背後,仍然是強烈的抒情,只不過是面孔冷一點而已。拒絕抒情的詩人尤如拒絕思想的哲學家,是不存在的。

  抒情的另一個難度,是在創作過程中對“情真”與“詩美”的處理。

  語言的過分圓熟,給人是語言的另一種美,是那種城府很深,深謀遠慮的策劃。在安頓詞語的過程中被流失的是抒情本質中的那點“真”,語言既是抒情的載體,也是對抒情的干擾。因此,“詩到語言為止”的說法,就顯得有些道理。我理解那就是節制語法與節制詞語的過程。語言形式的變化只能是抒情方式的變化。

  詩不是因為意義而存在。詩人也不是為意義而作詩。一首詩,是對一個詩人內在的抒情世界的突破,具有相對的完整性。其指涉與象徵都應是整體的。顯形的語言所指越清晰,讀者進入就越輕鬆,詩在審美過程中,撞擊讀者的能量來自於能指在整體語境裂變作用下產生的歧義,聯想。每一個進入的讀者根據不同的文化背景、藝術修養、人生經驗從一首詩的語境場獲取對應的信息而激活自己潛在的體驗。語言的出場,應符合一首詩整體性的需要。而不是零碎的孤立的細節和佳句的堆砌。

  詩是抒情的藝術也是語言的藝術。是在同一個窖里相互作用而發酵。

  詩歌的抒情,是把自己內心的疼痛和愉悅以自己的方式說出來,她沒有一定之規。但是,她絕不是為了去訴說別人的感受。那樣做叫偽抒情。我們曾經經歷過一個偽抒情的時代,高舉着“抒人民之情”的旗幟。詩人們首先把自己排斥在“人民”之外,“人民”究竟感受如何並不重要,詩人們可以去猜度,去體驗“別人”的生活,根據需要去製造“人民”的感受。而真正的人民卻無言以對。一個泛情的虛假時代,給詩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或許這也是當今許多詩人避諱抒情的原因之一。

  偽抒情不是抒情,那是借詩歌的名義,用貌似抒情的語言在乾著另外的勾當。

  抒情,是詩人與詩人之間差異與個性鑒別最靠得住的舉證;是詩人不經意間在詩歌文本里留下的指紋。

  無處不在的詩歌,是因為無處不在的抒情。

  抒情是詩歌存在的唯一理由。

您正在瀏覽: 詩歌是感性的15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詩歌是感性的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