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頭台魁星樓

頭台魁星樓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翻開《肇源縣誌》第536頁,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1927年,在頭台街南修建魁星樓一座,採用方形須彌座,共三層,高16米多,為青磚木結構。連供飛緣。遠翹高拔,造型極其完美。樓內頂層的魁星神像,是我國著名老藝人魏玉章親手雕塑繪製,藝術價值極高。魁星樓門側楹聯鐫刻金字:‘文運昌明隆萬世,魁星炳煥照三江。’橫批‘輝鐮珠斗’。此樓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被紅衛兵勒令拆除。”《肇源文博志》也有關於頭台魁星樓的記載:“此樓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毀於1970——1971年間(即:文化大革命期間)”。就是這樣一座老百姓企盼文運昌盛的魁星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輕而易舉地毀滅了。據說,個別頭台人家中至今還有用魁星樓木料製成的面板。

  魁星樓被頭台人視為本鎮的標誌性建築,在老百姓心中,魁星樓是頭台人的驕傲和自豪,魁星樓屬於善良執着的頭台人民,同樣也屬於頭台楊、張、王三大家族的先人們,當時是這三大家族出錢出力出土地才修建起來的。這三大家族說得上是頭台鎮的土著人了,他們的祖先是最早來頭台的站人。在建魁星樓時期,這三姓都是有一定資產的代表人物,其中王姓的後人王毓恆是當時知名的大地主,由於兄弟排行老三,人稱“王三爺”。其次是楊姓的後人,也是兄弟排行老三,叫“楊三爺”,也是一個財大氣粗的地主。這兩個人不但出人出錢,還讓出了自己的土地建造魁星樓。在他們的帶動下,頭台的一些平民百姓也都紛紛加入興建魁星樓的工程當中,其中有一個叫張王氏的婦女就曾為建築工地的人們製作了近百雙布鞋。

  魁星樓建好了,但是不只是無意還是有意為之,三層樓上的魁星塑雕的底座是活動的,沒有加以固定。張、楊、王三姓人都希望魁星的正面朝向自家門院,好讓魁星為本家族點出個“狀元”來,於是,就出現了魁星的正面今天朝着張家,明天朝着楊家,後天朝着王家,就這樣,頭台魁星樓里的魁星成了天下最忙碌的魁星了。

  魁星樓總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有1。5米高的磚牆圍護,東西100米,南北120米,院落門前有石拱橋,橋下水流不斷,院內有道觀一座,道觀東西兩側各有5間配殿,與魁星樓主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建築群。魏玉章老人雕塑的魁星神像在魁星樓第三層上,魁星正面朝向頭台鎮內。魁星面目猙獰,赤發環眼,金身青面,頭上有兩隻角。魁星右手執一大硃筆,左手持一墨斗,右腳踩在一隻鰲頭之上,左腳擺出揚起后踢的樣子。一說是在造型上呼應“魁”字的大彎勾,一說是根據“魁星踢斗”的傳說而來。魁星樓建成后,遊客絡繹不絕,香火興旺。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毀於一旦,后被當地老百姓逐漸夷為平地。

  在魁星樓被毀40多年後的2009年,頭台鎮黨委,政府向社會各界發出重建魁星樓的倡議書,倡議書一發出,首先得到頭台鎮張、楊、王三大家族的積極響應,三大家族發揚先人建造魁星樓的精神,號召族人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同時,得到了肇源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魁星樓再建工程於2009年4月28日奠基。同年秋一期工程完工,主樓建成。位置不是在頭台正南方的原址,而是在頭台鎮的東南,佔地面積30。500平方米,是原來的205倍。

  “文雲昌明隆萬世,魁星炳煥照三江。”對聯還是那幅對聯,但樓已不是那個樓了,新建的魁星樓更高、更大,氣勢也更加宏偉。但願再建的魁星樓給頭台古驛站善良而執着的人們帶來文運昌盛的新時代。

頭台魁星樓 範文推薦:

  • ·魁星閣
  • ·頭台八里有圍子
  • 您正在瀏覽: 頭台魁星樓
    網友評論
    頭台魁星樓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