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偽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真偽

  作者 念賁

  北宋書法家石蒼舒,才藝冠絕一時,昔年曾與蘇軾、黃庭堅等人游從,切磋書學。其久居長安,平生雅好收藏,家中圖書古玩,碑拓筆貼甚富。

  潞國公文彥博一度領兵駐守長安,亦於石公相往還。石公有唐人褚逐良《聖教序》墨跡原冊,文潞公借去賞玩。此系名帖,潞公珍愛至極,特命公子臨摹一本。

  一日,潞公宴請朋僚,席間出示真偽二帖,請座中諸公辨別。群僚竟眾口一詞,皆稱文公子摹本為真跡,倒以石公原冊為贗品,石公不應,始終不出一語,不欲辨白。席將散時,石公與文潞相視而笑。

  石公曰:“今日方知做官的好處。”潞公大噱,滿座赧然。

  文彥博以書帖真偽鑒識人之真偽,可謂別具眼力。

  典故至此,鄙人深有感觸。一年末歲尾,某小學對屬下甚為刻薄的校長,而揮霍公款、學生家長之血汗錢,孝敬上司確大度非常;惟沒想到班子狀況不斷,許是手下辦事不力,因而會計粗心或屬有意,更難保證不是居心叵測。總之,桌上遺下“變天帳”,出納言曰“送禮清單”,社會謂之“拜年”。白紙黑字,暴露出教委主任等七八人,一人皆收受四千之數。屬下教師得見,欲取禮單細觀,卻被出納搶而收藏。賄賂,本乃黨紀國法所不允准,舉報乃廉潔黨政之重要渠道。收藏“禮單”者,留下“燒了”之永世音像證詞,然受賄者方竟以舉報無最直接“證據”由,幾次三番“拉攏、哄騙、許願、威嚇”,直至最後通牒。

  舉報應無罪?!可受賄的官們黔驢技窮,反倒“理直氣壯”,憑權施以“殺手鐧”,藉以“組織決定”。以“加大工作量”、 “ 調往邊遠區域”、 “公安介入”等條條鎖鏈,困死“肇事”的舉報人。不是威脅,勝似威脅,令其上書之舉報人“明白”: “停止” 則平安無事,“舉報”將吃虧在眼前。

  一句組織決定皆界定“真偽”,難怪石公蒼舒老人感嘆:“今日方知做官的好處。”古人感慨當時,卻沒始料今日,今日豈止體現做官的好處,更有“做官的霸道”。秦始皇指鹿為馬,受賄的官們卻能置一教師前程生死於一句話語之間。

真偽 範文推薦:

  • ·真偽
  • ·真偽
  • 您正在瀏覽: 真偽
    網友評論
    真偽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