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花車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在我老家老屋的東牆上,一直掛着一個紡花車,大概有近百年的歷史了。那是祖母經常用的心愛工具,用它紡線、織布,有過一段不尋常的經歷,紡花車伴隨着祖母走過了多少歲月,幾乎伴着孤獨、寂寞的祖母度過了一生,直到過上了舒心如意的生活。紡花車也為我家付出了幾多辛勞,有着別樣的感情,家中老老小小都留下了美好的記憶,紡花車的一圈一圈裡,承載着我童年的夢想,少年的記憶,也牽出了我一段段的故事。
我從記事起,就知道家裡有個紡花車,可那時懵懵懂懂,只覺得它好玩,像個大玩具似的,製作的很精巧,木料都打磨的很光滑,給人一種工藝品的感覺,紡花車由一根木質的圓軸連接着,它的一頭安着一個大輪子,大輪子的一側中間位置有一個搖把,另一頭就安着一個支架,支架上裝上了線軲轆。紡花車在我童年的心靈里佔據了一定位置,似乎顯得很神秘,始終不知道它的來歷,也不知道它是用來幹什麼的,始終解不開這個迷。隨着我漸漸長大,對紡花車也多了一些了解。聽祖母講,在她們那個年代,沒有別的賺錢門路,為了養家糊口,就沒日沒夜地紡線。那時候有句諺語叫:“紡花車,搖錢樹,天天搖,自然富。”我家的紡花車總是只有祖母一人使用它,祖母雖說不識字,但說起紡線、織布來卻十分在行,你看她嫻熟地用手搖着紡花車的姿勢,右手搖着輪,左手扯着線,有板有眼,不亞於一個熟練的家庭作坊里的紡線工, 也就知道祖母紡了多少線,在使用它的時候,祖母似乎顯得很輕鬆、很愜意,祖母搖啊搖,搖出了家用生活的添補,祖母心靈手巧,紡紡織織,縫縫補補都不在話下,閑着沒事的時候,她總是在琢磨着織織這個,縫縫那個,她的一手針線活在街坊鄰里中津津樂道。據說在祖母那個年代,身上的穿戴大多都用紡花車紡成線,再製成布,染上顏色就成了,紡花車伴隨着不知疲倦的祖母曾為我家添補了家用,可以說是我家那個年代的“功臣”。
紡花車伴隨着我家度過了那個不尋常的年代,也伴隨着祖母度過了孤獨、寂寞的歲月。抗日戰爭時期,祖父母剛剛結婚,夫妻感情很好,祖父曾是平度一區區委書記,祖母就是村裡的婦救會長,在對敵鬥爭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祖父因革命工作需要,調往萊陽專署工作,因工作的原因,很少和祖母見面,感情漸漸淡化,加之當時組織上為了革命工作需要,都動員夫妻離婚,在革命陣營里尋找伴侶,祖父思想動搖了,又聽信了別人的讒言,就和祖母商量離婚,一向剛毅、爽快的祖母一聽,當即答應,馬上離婚。離了婚的祖母為了父親和叔叔不受委屈,無論誰說,堅決不再嫁人,她整日里在艱難、孤獨、寂寞的歲月里度過,心中的孤獨、寂寞向誰傾訴?她想到了紡花車,隨着紡花車發出的“吱嚀、吱嚀”聲,她把心中的冤屈、孤獨、寂寞都傾吐出來,紡花車似乎成了祖母生活中的伴侶,伴隨着她度過了多少歲月和日日夜夜。後來,家中生活富足了,已經上了年紀的祖母,還不時地搖搖紡花車,我至今不知道這裡面的道理。
祖母的紡花車搖啊搖,搖出了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故事,到了我記事的時候,就經常守在紡花車旁,祖母紡着線,我就幫忙撐撐線,更重要的我是想聽祖母講故事。祖母搖着慢悠悠的紡花車,娓娓道來,牽出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在紡花車前聽到了《禿尾巴老李的傳說》,說的是一民女懷孕,生下一條黑龍。憤怒的丈夫將黑龍的尾巴鏟斷。黑龍長大后,呼風喚雨,神通廣大,在民間除惡揚善,為民造福,因此一直深受世人的崇敬和愛戴,被膠東地區百姓親切的稱為禿尾巴老李,敬拜有加,這雖然是個神話傳說,但我聽起來很有趣味,被黑龍的俠義肝膽之心所感動。還聽到了《地主和長工的故事》、《喝迷魂湯的故事》等,祖母津津樂道,我聽起來津津有味。祖母還一邊搖着紡花車,一邊把她所聽到的故事講給我聽,我在紡花車前,聽到了“游擊隊販子”喬天華的故事、堂祖父被害的故事、堂伯英勇善戰的故事,使我在幼小的心靈有了閃光的東西,這些故事和傳說都是伴隨着紡花車所收穫的。
如今,祖母已去世數十年了,年邁的父親也始終捨不得扔掉這個紡花車,因為紡花車記載着祖母的故事,伴隨着紡花車也搖出了許多故事,從小小的紡花車裡卻收穫多多,好好地珍藏着祖母的紡花車,珍藏那一份心情,珍藏那一份感情,珍藏那一筆財富。
喬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