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 標籤: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鍊 語文教學 小學數學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作保證。“以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實效發展“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和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創設有利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全心全意的,創造性地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思維的機會和舞台。

  在學生藉助自己的鐘錶體驗1秒時,我讓學生聽、看自己的鐘錶1秒鐘是怎麼表示的,然後全班交流,通過這個有趣的過程,學生不知不覺的體驗了1秒鐘的時間,接下來設計一個動作表示1秒,更強化了1秒鐘的時間觀念……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在有趣的活動中,但這個活動始終為教學目標服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真正的發展。

  《測量複習課》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的複習課。複習課通常給人的感覺是沒意思、無新意,學生也對複習舊知識不太感興趣,但就這一節課,我個人認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課堂“活而不亂”。平時教學中我與學生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在課堂上發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要等到別人說完了再說,不在課堂上說與課堂無關的話題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學習有較強的目標性。我想一個形式上有秩序而內容上突顯個性、追求思維發展的課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課堂。

  2.學生真正“動”了起來,思維“活”了起來。這節課中我力求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見真知。雖然是複習課,但我希望給學生新的感覺、新的收穫,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認識也進一步提高。例如,對單位的認識,有的學生還局限於抽象思維來理解,通過複習交流,認識得到提高。讓學生真正對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夠把學到的數學知識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我覺得學生們還真的不簡單,當他們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並且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我感到震驚,巧填單位和等量代換及互化問題一直是我們教學的重難點,可這些三年級的學生竟然自己解決了,我覺得學生的思維真的“活”了。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真實的,課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課堂上,我努力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研究者、發現者、欣賞者和參與者,引導學生去生活中尋找數學、研究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在“算法多樣化”“歸類整理活動”中我看到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和算法的多樣性。我覺得每個學生在數學面前都是自信的,他們已經認識到數學是精彩的,他們每一個人的存在都使課堂更加精彩。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還應當多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多給他們上台展示的機會。另外,趣味性還可以設計的更濃厚些!!

  一堂課過去了,但是還是有些東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使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這樣,我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也只有這樣,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實的自我!回首過去,展望明天。我已經踏上了“星光”這一艘巨輪,隨時準備揚帆起航,乘風破浪,沖向勝利的終點。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有餘數的除法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在建立餘數概念的過程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凸顯有餘數的除法的現實意義,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有餘數的意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本課的教學我是以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開展的。小組合作與交流的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部分學生能主動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但部分差生還不能理解餘數必須要比除數小的道理。教師需加強指導。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時間比較抽象,單位之間的進率也比較複雜。但是時間又時時伴隨着人們的生活。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讓他們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分和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有關時間的知識。

  《萬以內加法和減法(二)》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習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本單元主要學習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這是學生學習筆算加、減法的難點。幾節課下來,我就有點發愁了,計算錯誤五花八門,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還不夠熟練,也有個別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總體感受,效率很差。而後的幾節課,我在教學設計上又下了功夫,針對計算難點,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別作了個詳細的對比並進行了重點強調。

  對計算的注意點,每節課伊始都讓學生反覆強調。整個單元上完,經過考查,還是讓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計算教學這麼失敗呢?認真地回憶、細細地分析,我想可能應該歸因於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練習的量不夠。計算畢竟是一種技能,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我覺得還是應該通過大量的練習。新教材的計算教學全部是貫穿於解決問題中進行的,每節課的鞏固練習最多只安排2至4道題目。再加上配套的作業題難度偏大,得由老師在課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課本和導與練上的作業都弄得師生筋疲力盡,課外也就沒有時間好好地補充一些練習,一二年級不布置書寫作業,這樣,僅僅靠課本和作業本上少得可憐的幾道練習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學生的計算不熟練,導致了在計算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錯誤。

  其二,缺少良好的計算習慣。我們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漁”,而實際上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還是很不夠的。剛入學,我就非常注重學生作業書寫的習慣,要求他們把字寫端正,列豎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在這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好的。但讀題的習慣還存在問題。有的孩子對解決問題的題目只讀一遍就匆匆動筆,導致方法錯誤。有的孩子拿到題目就列豎式,導致抄錯數字的現象相當嚴重。再如,對加減法的驗算,雖然教師一再強調驗算的目的與方法,可絕大部分的孩子還是為了驗算而驗算,所以驗算結果與原題目中的數不同也不會察覺。另外,做完作業后不會檢查也是導致計算錯誤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三,對學困生的指導還不夠。孩子畢竟是有差異的,課堂上老師講的方法、同學講的方法,其實有些孩子是聽得一知半解,但在課堂上能運用最多只能算一種正遷移,一種短時記憶。於是,例題后的幾道對應練習,他們還馬馬虎虎能應付過去,而在獨立練習中,各種題目混為一體,量又相對較多,他們就亂了手腳。雖然孩子經常在強調“相同數位要對齊,連續進位加法不要忘了加進上來的1,計算減法時,個位不夠減就要從十位借,別忘了點退位點。十位計算時得減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實際練習中,部分學困生往往不能與強調的聯繫起來,一不注意就問題百出。看來,為學生開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時教師的提醒還是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時間哪兒找?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千米的認識》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千米這一度量單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難點是將千米這一概念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繫,形成正確的認知觀。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一直在擔心,因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讓學生用手比劃,學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麼辦呢?學生既不能用手比劃,也不能用眼睛來看。苦於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沒有上。最後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我決定在上這節課時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1、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

  我們的教學樓到校門口一個來回剛好100米的距離,我就讓每一個學生從教學樓走到校門口再走回來,體驗100米有多遠,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個100米那麼遠。學生聽說要走路,高興的都舉起了小手,生怕老師把自己遺忘,當得知每個人都要體驗時,有學生條件反射性的一躍而起,看到學生們笑容燦爛的面孔,我知道我這樣安排是正確的。學生只有對這件事真正的感興趣了,才會用心的去學習它。走路這個環節取得了成功,學生把自己走的步數記下,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從而建立起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用“搶做小老師”的遊戲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這節課在學生明白了“1千米=1000米”這個單位換算的基礎上進行鞏固練習,為了不讓學生機械地做題,我們全班一起來做“搶做小老師”的遊戲。(到黑板上做題的同學,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其他同學就可以主動來搶改。)一經公布,下面立刻沸騰起來,每個人都想做小老師來給別人修改錯誤,被點到做題的學生也憋着一股勁,我就是不讓你們來改錯。這樣一來,課堂就很活躍,學生也在遊戲中鞏固了“1千米=1000米”這個單位換算。

  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難點也基本克服了。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從作業情況來看,正確率也是可以的。但是,整節課各部分的銜接,內容的過渡等等存在許多不足。在這方面我將會進一步的加強與提高。

  《長方形的周長》教學反思

  今年送完一屆畢業生后,我又從三年級教起。學生人數19人,比上學期六年級的44人少了一半有餘,自己感覺“輕車熟路”。

  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我才認識到自己的感覺是錯誤的。

  在和學生共同探討認識了“什麼是物體的周長后”,我出示了一個長方形,引導學生開始了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們開始分組探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也很投入。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紛紛舉起。我讓小組選代表彙報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沒有出現我的預設效果。我只好進一步鼓勵說:“誰有更好的方法?”

  “8+8+4+4=24(厘米)!”課代錶王凡站起來發言。

  我心裡有點失望,可是還鼓勵說:“不錯!誰還有更好的方法!”

  沒有同學再舉手了。

  我說:“彙報的同學說說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我測量了長方形的長和寬,然後兩條長加兩條寬。就得到了它的周長。”幾乎每個同學都如是說。

  看來學生自己不會歸納出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我說:“長方形兩條,那麼8+8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8×2。寬用乘法算式表示為4×2。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表示: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接下來是課堂練習,我出示了四個長方形讓學生計算周長。全班19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計算的僅有2人!其他同學全是用加法做的。

  這堂課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樣教的?好像是先告訴學生公式,再引導學生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現在提倡學生自主探討知識,如果硬讓他們死記公式是背離新課改要求的。也許讓學生先記公式再學計算周長,就學習成績而言可能會高點,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學到的是死知識,他們的思維永遠被禁錮在老師的講解之下。對這些三年級小學生來說,難道學生自己得出的長方形周長=長+長+寬+寬,不是更直觀、更明白的公式嗎?!

  既然學生心裡沒有公式,教師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數學知識強加於他們,只要他們的算法有道理,教師就要鼓勵,新課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課本上不是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註明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嗎?今天他們自己總結出最好記、最好用的計算方法,不久的將來他們在數學上會有頗豐的收穫!

  《四邊形》教學反思

  我所執教的這一課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四邊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認識四邊形》。

  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使學生直觀的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塗一塗、找一找、分一分、畫一畫等活動,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FFKJ.Net]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於教師適時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1、課前準備(遊戲:複習圖形知識)

  2、導入新課(創設情境,觀察主題圖)

  3、塗一塗(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初步感知四邊形)

  4、總結四邊形特點(4條直邊,4個角)

您正在瀏覽: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
網友評論
數學教學反思精選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