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找規律教學反思

找規律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找規律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找規律教學反思

  《找規律》這節課教材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在課堂我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開始給出了一幅學生舉行聯歡會的情景圖,裝飾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規律地排列的,學生男女間隔成圓圈跳舞,讓學生觀察並發現排列的規律。

  1、創設情境,讓學生樂於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執教找規律一課時,讓學生猜一猜智慧星的顏色,一組是“紅黃紅黃紅黃……”有規律的出現,另一組是沒有規律的出現,通過對比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嘗試的機會,猜想的機會,成功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同時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2、讓學生多角度觀察,找出規律

  在教學例題時,引導學生規律可以從左往右看,還可以從右往左看;規律可以從圖形觀察,還可以從顏色,數量觀察。比如,學生說出燈籠有規律后,我不僅讓學生說說接下來應該是什麼顏色,還讓學生說說如果把燈籠往前擺,又是什麼顏色呢?還有,教材中對彩花的出示只是簡單的紅綠紅綠紅綠,將原課本中的規律改為兩綠三紅的排列,讓學生明白數量也是有規律的,同時也為以後數字規律教學做鋪墊。

  3、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目的在於讓學生主動學習,互相發現自身的不足;創造規律時,我也是讓學生先同桌商量一下,擺一條什麼樣的規律,哪組擺的又快又有創意,讓學生意識到只有同桌合作,才能完成任務,達到要求。

  4、聯繫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規律美。

  多媒體展示欣賞一張張圖片的出現,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理念。本課的最後,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規律美,進一步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

  5、注重培養學生概括表達能力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正處於起步階段,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在本節課中,注重培養讓學生把話說規範的習慣,學生在認識顏色變化的規律時,先由老師“扶”着說出,是幾個圖形為一組,每組是按什麼順序一組一組重複排列的,再到老師“放”開讓學生自己說,使學生的語言逐步達到用詞準確,表達完整,思維清晰。

  但是,在我的實際操作與我的設想有一定的距離,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時,我也產生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仍有不足,課堂中還應注意讓生,中等生,後進生的語言表達,要注重讓學生自己說。課堂紀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如何讓學生的課堂紀律與教學質量成正比。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一定會不斷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時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二:找規律教學反思

  《找規律》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於是我本着“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教學產生的興趣,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造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體現數學的價值。”這一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回顧整節課,學生好像是在“節日”中度過,時時閃爍着創新思維的火花。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內容的真實性是教學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樂的節日》輕快的歌聲引入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接着圍繞“裝 扮我們的教室,過快樂的六一”這一主題,將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現實場景中,將數學與學生進行零距離接觸。在這美麗的“節日世界”里,學生用獨具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去享受,以激發他們愛數學、發現美的情感,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2、探究性、活動化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和保障。

  《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主創造出不同層次的規律,有圖形形狀的規律,顏色的規律,掌聲的規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隊的規律。學生經歷了探索規律的過程,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切身感受到數學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只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活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便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一直在擔當著主人翁的角色,主動地探索規律、創造規律,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

  3、聯繫生活,感悟規律的美

  從剛開始出現的幾幅彩旗圖,讓學生選擇哪條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時,學生就對規律的美有所體驗了,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營造出規律的美的感受。最後,聯繫生活實際,感悟生活中也處處充滿這美麗的規律。並讓學生舉例子,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在這節課上我發現自己平時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不夠,體現在讓學生獨立或合作設計幾組有規律的動作或圖案時,學生大多設計的規律沒什麼新意。二是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但對於一年級學生,教師應該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更和諧地進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節課中我還是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合作還不夠。三是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髮現規律,而我在顏色的處理上,甚至擺圖形給學生的提示太多,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對學生的審題或思維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後我將以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為契機,加強學習研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中反思,反思后再實踐,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篇三:找規律教學反思

  從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一直到實際教學,我對了“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下面我想具體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滲透探究性學習呢?

  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滲透探究性學習。

  第一:巧設質疑,營造探究氛圍,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意識。

  1、導入精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是課堂心理環境的直接創設者。教師“導”入的語言、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知識的慾望。

  2、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充滿問題的情境,課堂教學的學習內容、呈現方式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然後創設情境,提供必要的學習材料,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主動探究,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3、巧設質疑,創設探究情境。

  “質疑”是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前提。“質疑”引入課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大膽質疑,積極探索。一般來說,“質疑”主要設在教學內容的關鍵處,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明確探究方向即可。

  例如:在練習里探究封閉圖形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個數關係時,讓學生來猜猜桃樹的棵數,這樣學生產生矛盾、質疑,學生產生探究的慾望,同時教師提供給學生一些所需的材料(小棒、圓片、紙、筆等),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究發現規律。

  第二、在探究、發現知識過程中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1、自主探索,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自主探索要讓學生根據自己得生活體驗或已有的知識背景去探索知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自主探索的目的不單純在於數學知識的掌握,而在於數學方法的掌握與情感體驗的獲得;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再創造”的體驗,要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地得到發展,就必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新知的過程,為他們創造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

  2、合作探究學習,強化探究效果。

  合作探究學習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或全班為單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並相互進行交流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合作能實現知識互補和能力互補,達到共同進步。同時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彌補了傳統教學中課堂發言機會有限的缺陷,也培養了學生聽說交往和組織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本節課中安排了這樣三次探究活動:例題中探究三組排列中兩種物體的數目關係、探究鋸木料中木料的端數與鋸的次數之間的關係、探究封閉圖形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個數關係。在這三次探究活動中,可以說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交相輝映。探究三組排列中兩種物體的數目關係主要體現自主探究,探究鋸木料中木料的端數與鋸的次數之間的關係是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結合,而探究封閉圖形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個數關係更加體現了合作探究。

  第三、實踐運用,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實踐運用也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最後都要歸結到實踐運用中去。那在課堂中怎樣滲透其運用,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

  1、挖掘教材潛力,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現在的數學教材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現內容的方式是單一的、靜態的。因此教師要認真鑽研和熟悉教材,把蘊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讓學生開展探究學習的資源挖掘出來,精心設計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合適的、開放的探究學習材料,讓學生進入一個自由選擇、自主發現的學習活動平台。

  2、綜合實踐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門重要課程,而創新思維能力是其中的核心問題,它能使學生在各種探究學習活動中,有效地進行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探究問題的習慣和能力,為創新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例如:在本節課中,鋸木料的問題和沿圓周栽桃數和柳數只是教材中安排的練習題,但我把它們設計成兩組的探究性學習環節,這樣既解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探究的能力。又如:我安排的機動練習中,擺放藍花和紅花的問題。學生設計出了三種擺放方法(兩頭藍花、兩頭紅花、頭尾不同),甚至還有學生提出沿教學樓擺放一周的情況,可見學生對規律的掌握、應用的能力非常強,更加看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二、怎樣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呢?

  我認為有效的合作學習應該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合理組建學習小組,追求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要把學習能力、成績甚至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學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好。這樣,小組內的學生在能力、個性、性別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補的,便於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

  第二: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

  第三: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一是在學生學習遇困難時,教師要善於把問題交給小組,在小組內開展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學生在活動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二是意見不一或答案多樣時也是合作的好時機。

  第四:加強合作學習的評價。合作學習中的評價有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傳統的課堂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主,對結果評價為主;新課程下課堂應該採用多元的評價方式,更要注意把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除了評價學生個體的學習過程,還要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行為、能力、情感、態度等變化。

  對於第一點和第二點,我想應該從平時的課堂中加以重視和培養,而第三點和第四點應該是針對每節課的具體內容和具體情況來定的。

您正在瀏覽: 找規律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找規律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