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玉樹地震哀悼日演講稿 1000字作文 ( 手機版 )

玉樹地震哀悼日演講稿_1000字

分類:初三作文  字數:1000字  編輯:得得9

玉樹地震哀悼日演講稿 標籤:玉樹地震作文 玉樹大地震作文 哀悼作文 演講稿作文

青海省玉樹縣2010年4月14日晨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地震震中位於縣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0時,玉樹地震遇難人數為2046人,失蹤193人,受傷12135人,其中重傷1434人。。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國務院決定,2010年4月21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哀悼日里,舉國同悲。人們用鞠躬和眼淚,寄託哀悼的深情。 

  哀悼日的終極意義,在於以莊嚴的儀式,將哀悼之情放大並穩固為公眾的強韌道德信念,使公眾在經歷過這樣前所未有的公民教育后,都能常態、本能地具備和表現仁善、公益之心。正如一位學者撰文所言:“災難總能夠激發人性美好的面相,但災難終將過去,人性之美如何能凝為穩定的道德信念,長久地嵌入人心,這更是對國人的考驗。”人性冷漠、財富價值觀侵蝕人心、道德滑坡……我們曾對當前公眾素質和道德水準,一次次表示過失望甚至絕望。但經過汶川地震的劫難,我們不由得重新審視自己的判斷:公眾在賑災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群體性的道德熱情和仁善之心,讓我們見識到了公民社會的成長,欣喜地看到了公眾道德和仁善修養的豐滿。所以,如何將震災和賑災過程中公眾的道德熱情和仁善之心,將這些飽滿的哀悼深情,點燃為促進道德進步的恆久動力,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全社會的道德進步,有待於包括道德建設、慈善發展構建上的制度保證。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那些在庸常的日子裡“故作漠然”的人們,應該是道德和慈善熱情被屏蔽或者被抑制的群體,他們的冷漠有可能是一種假象。他們的道德熱情和仁善之心缺乏引導,又找不到表達的渠道,長期處於自我抑制和故作超然的狀態———即便在哀悼日里,他們可能依然如此,但這也並不說明他們沒有體悟到哀悼的真意。結合震災后公眾表現出的熱情,我們有理由做出這樣的猜度。 

  我們有理由相信,政府和公眾均能在此次震災、賑災以及哀悼日設立的過程中,審視到道德熱情、仁善之心延續的重要性,珍視到道德建設、慈善發展制度保證的重要性。簡而言之,道德熱情和仁善之心,需要表達渠道,也需要表達方式的引導:這均需要公民意識教育過程對道德意識的着意的培育。唯有如此,公眾在賑災過程中表現出的道德熱情和仁善之心,才能放大並穩固為公眾的強韌道德信念,公眾才可以恣意地用行動見證熱情並不吝顯現,比如當前我們哀悼的深情———在這樣的制度建設過程中,未能全部理解哀悼真意的漠然的人們,也一定會越來越少。

您正在瀏覽: 玉樹地震哀悼日演講稿10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玉樹地震哀悼日演講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