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暗雪論詩

暗雪論詩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本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題目擬訂的是《詩論》,後來覺着自己好象有點狂妄了,就把它改成了《論詩》。其實,就“詩”而“論”,我不夠格。那就說說自己對詩的觀點吧,於是我又把題目改成了《暗雪論詩》。

  論詩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詩”。詩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詩,志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所以,詩是用來吟的,吟詩必須是心中所想,無病呻吟違背詩之本意。

  我國有一部最早的詩歌總集叫《詩經》,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地方民歌,類比於自由體和打油詩;“雅”主要是朝廷樂歌,分大雅和小雅,我覺着用律詩和古風比喻比較形象;“頌”主要是宗廟樂歌,多為歌功頌德之作。《詩經》中的六篇有題目無內容,稱為笙詩,武王之時,周公制禮,用為樂章,吹笙以播其曲。故對於“笙詩”,我的理解就是曲譜,或者理解為詞牌和格律的雛形。所以,詩與歌是互通的,最低要求詩歌是有旋律的,這就是所謂的押韻。現代詩人諸多糾結於現代詩要不要押韻,這還用爭論嗎?不押韻不稱詩,多麼簡單的道理。

  詩初為三言、四言,故暗雪說“三字成文,四字成詩”。三字者啟蒙用,範文《百家姓》、《弟子規》等。四字詩,詩經中比比皆是,就不一一舉例了。我們現有的多數成語就生成於詩經流行的那個年代。所以人們又把不遵循三、四言的詩戲稱為“不三不四”。我認為這才應該是這個成語的真正意義和出處。

  詩發展到了西漢人們不滿足於字數的限制,於是詩就由四言變為了五言,在語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使一個句子同時容納主、謂或賓,從而增強了詩句的表現力。到了漢唐時期把五言發展到了頂峰。《詩品》有云:“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歷史上的詩作總量,以五言詩為最多。五言詩以首句不人韻為常式。

  一般認為五言多用於言志,七言多用於抒情。七言詩有說起源於《楚辭》騷體,也有不同意見者。我不是詩史研究者,但我知道七言最初來之於民間,漢代出土的字書、鏡銘、民間謠諺、道教經典、醫書、刻石、墓碑多用七言,是一種以應用為主的韻文體式。由於多了兩個字的發揮,詩的形式和體裁得以多樣化的發展,就其體裁而言分為古風和律詩。就其格式劃分,分為:進退格、轆轤格、柏梁體、藏頭格、離合詩(拆字詩)、寶塔詩、迴文詩和連珠體等多種。形式多樣,更容易表達詩人所思所託。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體。

  海德格爾說:“思就是詩”那是老外的說法。詩是思所得,但是詩不是思想,不應該承載過多思想性。它源於詩人自己的精神感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非要找思想的話,你可以求助哲學,不應該對詩歌要求太多。詩歌的表現手法不外乎三種,這就是“賦”、“比”、“興”。“賦”就是鋪陳,“比”就是比喻,“興”就是啟發。詩歌的寫作手法不外乎四個字:“起”、“承”、“轉”、“合”。“起”是起因,文章的開頭;“承”是事件的過程;“轉”是結果是轉折;“合”是對該事件的議論和呼應,是結尾。總結起來四句話:“起”定基調;“承”起而續;“轉”開生面;妙“合”主旨。

  什麼是主旨?寫詩的目的。什麼是境界?寫詩的高度。什麼是意境?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什麼是意象?為了表達詩中的意境和主旨所做的景、物鋪墊。意境與意象的區別在於:意象指的是審美的廣度,而意境指的是審美的深度;同時意境是意象的升華。在詩中,意象屬於藝術範疇,而意境屬於意識範疇。

  什麼是格律?寫詩的格式和準則,格律本來自音樂,在音樂散佚后,經研究者總結古詩歌的共同規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什麼是平仄?平聲和仄聲,新華字典四聲而矣,平上入去罷了。《玉鑰匙歌訣》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什麼是韻律?平仄和押韻規範。詳細解釋就是聲韻和節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引申為詩的節奏規律。什麼是對?對仗和對應。什麼是黏?呼應和關聯。什麼是擠韻?所謂“擠韻”是指詩文中用了與韻腳同韻母的字,干擾了韻美效果。什麼叫撞韻?就是在不用韻的那句尾字也用了韻腳同韻母的仄聲字。什麼叫做連韻?連韻就是相鄰的兩句押韻句,用了同音字作韻字。這對詩韻的本身是一種傷害。什麼叫做寬韻?韻書中字數多的韻部。反之成為窄韻。窄韻更顯詩人功底。

  普及一個常識。近體詩從句子的字數上來說,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無論什麼形式的近體詩,都由偶數的句子構成。四句構成的近體詩也稱絕句。為了與古絕有所區分,人們又習慣稱它為律絕。五言絕句又簡稱為五絕;七言絕句又簡稱為七絕。每首由八句構成的近體詩稱為律詩。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律和七律,不僅每句有嚴格的平仄、用韻要求,而且還對句子的對仗有一定要求。超過八句的律詩,叫做排律。同樣分為五排和七排,不僅有平仄、用韻等嚴格要求,而且對粘對、對仗等也有嚴格規定。所以沒有一定的功底排律詩是寫不好的,據我所知詩聖杜甫擅長五排,至於七排中的佼佼者至今未見。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謂韻大致等同於漢語拼音中的韻母。在詩詞中用韻叫押韻,在戲、曲中用韻叫合轍。一般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由於時代的發展和地域的區別,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韻律標準,現在比較常用的作詩有平水韻,後期又有佩文詩韻,填詞有詞林正韻,元曲遵循中原音韻,建國以後普通話普及全國,一些地方用語和老的韻表不在適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一九六五年出版了《詩韻新編》推行了中華新韻十八韻,二零一零年中華詩詞協會又把十八韻精簡成十四韻。中華新韻劃分原則:同身同韻、只分平仄,不辨入聲、音隨意定,韻依音歸、倡今知古,雙軌并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分別從韻部劃分、平仄區分、多音字歸屬和與舊韻的關係作出了規定。我認為既然普通話普及,現代人吟詩填詞譜曲還是以新韻為主,跟隨時代發展與時俱進才會正理。詞的用韻比較複雜,不同的詞調對韻有不同的規定,有押平韻的,也有押仄韻的,還有平仄互押的;有一韻到底的,也有中間換韻的。總之,詞是倚照詞譜來填,那裡需要押韻,那裡不需要,是用仄韻還是用平韻,是一韻到底還是中間換韻,詞譜中都有規定,只需依照詞譜安排押韻就可以了。

  詩韻掌握了,還有一個比較焦首的問題,就是“扭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都叫扭句。要是嚴格按標準格式定平仄寫詩,確實難度很大,往往出現詩意與格律衝突的現象,有時候費心費力練了一個好字和好詞,卻因為平仄不對,不得不放棄。為了解決難度問題,不至於使一些好詩荒廢掉,同時又要保證音律、韻律的諧和,先人鼓搗出了一個叫“拗救”的東西,作為近體詩格式的靈活使用原則。什麼是“拗救”呢?所謂拗救,其實包括了兩個方面,即拗和救。拗了,然後想辦法去救。注意,“拗救”原則只適用於近體詩。古體詩平仄本來就自由,談不上什麼拗救不拗救的;詞,平仄都是固定的,出律了就是出律了,也沒有拗救一說。關於扭救有三個原則: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對句相救;三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寫詩最忌孤平、三連平和三仄尾,概念的東西不再多講,關於“孤平自救”,目前流行一種說法,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若用了仄聲,而第一字用了平聲,就不算是孤平,或者說是用第一字的平聲救了。我個人不太贊成這種說法,原因有三:一是音律是前輕后重、前松后嚴的,即後面的音節比前面的音節重要。從聲律上,前面的救不起後面的拗。拗救只能是后救前。二是七言的第一字原本就是可平可仄、平仄任意的,之所以“任意”,就是因為這個字在聲律上作用最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其平仄對於聲律構成幾乎沒什麼影響。三是雖然首字用了平聲字,避免了除韻腳外只一個平聲的情況,但第四字依舊為“夾平”拗,聲律依舊不夠諧和。律詩中還有一個說法,最後一字不需押韻的仄聲句孤平可以不救,最後一字需押韻的詩句中第五字犯孤平可以不救。我的看法是,不救是不會救或者不願救,若影響詩意,以保證詩意為主,在保證詩意的基礎上能救還是要救的,救不了是因為鍊字功底不夠。

  說到扭救不得不說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句話對於初學寫詩者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但是這句話是不全面的。王力在《詩詞格律》一書中有詳細的講解,這裡不再贅言。概括我的觀點,對於一三五不論,七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三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只能有兩個字不論。五言詩句各減一個字。至於二四六分明,五言的第二字和七言的第二字、第四字“分明”是對的,對於五言第四字和七言第六字由於扭救的存在就不一定了。

  律詩,除了聲韻、字數等方面以外,還要求必須有對仗。一般用在頷聯和頸聯。首聯也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首聯用了對仗,一般情況下並不能因此減少中間兩聯的對仗。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若頷聯不對而只是首、頸兩聯對仗的,有一個雅號叫做“偷春格”。律詩的尾聯一般是不用對仗的,因為到了尾聯,一首詩要結束了,對仗是不大適宜於作結束語的,但尾聯用對仗的例子也是有的。排律,除了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要求對仗。這也是我前面所說排律更難寫的原因。“對仗”的“對”也是對立的意思,但與“對粘”的“對”有所區別的是:這裡所說的“對”不僅包括聲律,也包括字面。對仗,就是修辭學上所說的對偶,說白了,也就是做對聯,俗話叫做對子。詩人們習慣把詩詞中的對偶叫作對仗。所謂對仗,就是把同類的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對仗的種類繁多,無一定之標準。常見的有工對、寬對、借對、流水對、當句對、扇面對、錯綜對、交互對等,其它還有很多,如雙聲對、疊韻對、虛實對、逆挽對、連珠對、聯綿對、截句對不再贅述。在這裡強調的一點是,有些人對對聯上癮,無論什麼詩的對仗句都想用對聯的要求去吹毛求疵一番,對聯和詩的對仗還是有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個人覺得對仗,最高境界是神對,然後是意對,次之工對,下等字對。

  詩分詩人之詩和詞人之詩。詩人之詩雅而正;詞人之詩才而辯。寫詩目的分兩種,一種是為造文,一種是為文而造。詩的境界同樣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兩種。有我之境,我在詩里,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我在詩外,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詩有三境,物境、情景、意境。詩的境界從寫作手法上分為造境和寫境,這是理想與寫實二派的區別。不過這二者區別很難區分的開。因為造境的最高境界是合乎自然,寫境的最高境界是接近理想。詩有四煉,鍊句、鍊字、煉意、煉格。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煉意;煉意不如煉格。讀詩要知足,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讀,即是讀文,也是讀人。寫詩,要不知足,千錘百鍊,反覆修改,力爭讓每個人都能讀懂,都能有共鳴,才是好詩。

  寫詩的人要惜字,要反覆的提煉反覆的修改,用一個字能表達意思的,就不要用兩個字,最終做到“篇無閑句,句無閑字。”才算達到要求。寫詩要鍊字,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朴字見色。”並不容易。寫詩需入情、入心、入神。三具其一稱為好詩,三樣俱全必為名篇。最容易引起共鳴的詩必須是從心底發出的聲音。所以寫詩也有捷徑,就是“用心寫”。洒脫不羈者能寫出好詩,譬如李白;命運多舛者能寫出好詩,譬如杜甫;文採風揚者也能寫出好詩,譬如蘇軾;勤能補拙者也能寫出好詩,譬如賈島。兒女情長者能寫出好詩,譬如李煜,婉約者能寫出好詩,譬如李清照,憤慨者照樣也能寫出好詩,譬如辛棄疾。所以寫詩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貧富忠奸。心有所思,詩有所寄,苦辣酸甜、悲歡離合,皆可入詩。什麼是好詩?“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寫詩難,評詩更難,評詩要評格律、評韻律、評詩意、評意境、評意象、評字義、評詩眼、評優缺。不明白作者寫作目的不要評,不清楚作者人生經歷不要評,靠自己的臆想揣測那叫亂評。因此有句古話說“工夫在詩外”。居高臨下者不要評,有失偏頗;高山仰止者不要評,有失公允;評詩者與寫詩人人格必須平等,所以“寫詩言志,評詩見品”。評詩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盲從別人。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詩是一種隱晦的文學,每個人眼中的同一首詩都是不一樣的。寫詩要用心,評詩更要用心,用心才能引起共鳴。學詩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評詩,無論是評別人的詩還是別人評自己的詩,對雙方都是一種進步。只有不斷的評論和交流,才能汲取優點,彌補不足。所以詩友之間交流最忌泛泛而談,要直言不諱,要有理有據,要求同存異,這樣才能交到詩友知己。

  當今的詩人是幸運的,網絡的發展,信息的充實,我們有更多的寫作資源可以利用;當今詩人也是不幸的,詩在唐代已經被寫盡了,詞在宋代已經被寫完了,現代人如果沒有納蘭性德的本事,還是不要寫了。很難超越前人的成就的!毛澤東也不提倡青年人寫古詩,規則較多,約束年輕人想象力。可是從古到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詩詞愛好者迷戀其中呢?我覺着這正是詩歌的魅力所在。高度凝練的文字,意猶未盡的引申,古今千年的共鳴,無不揭示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底蘊。詩能陶冶情操,詩能寄託情感,詩能品味人生。古人不好超越,並不是不能超越,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不也流傳下來了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有幾人不知?就讓我們現在沿着他們的腳印走下去吧,詩人一定會在中國文化的傳承上佔得一席之地的!

暗雪論詩 範文推薦:

  • ·暗雪雜詩
  • ·論詩歌
  • ·小寒夜半與x友論詩
  • 您正在瀏覽: 暗雪論詩
    網友評論
    暗雪論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