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之殤
手機:M版 分類:傷感散文 編輯:得得9
王家灣是一個大屋場,在縣城郊區。去縣城的大公路就在村子的左側,約有兩百來米遠距離,一座不高的小山隔開了那塵埃與喧囂聲。
從村莊里到大公路上來,雖然距離很短,卻要經過一條小山沖。
沖子兩邊是山丘,滿是松杉雜木,中間低矮處就是一條進出的小路。因為土地肥沃,綠色植被的茂長,使這段小路有點兒陰森森的,沁涼涼的。小路兩邊的雜草蔓藤生長瘋快,每到夏天,便爬到小路的中間來“握手聯歡”。
村裡前兩年拓寬路基,修了一條三米五寬的水泥路,可以駛進小車。但兩邊的藤蔓還是不甘“天河之隔”,每年都想越過這“楚河漢界”,結為“連理枝”。
這段不長的小路,並不是直線距離,中間有一個小拐彎。村民們覺得在這轉彎處裝上一盞路燈比較好,這樣便於村民們晚上進進出出。
有人向村裡一提出這事,村幹部就採納了這個建議。路剛剛修好不久,村裡出錢買了根電杆,架好了線,一盞漂亮的路燈就將這段彎曲的小路照亮得如同白晝。
大家心裡都很高興、很舒服,誇讚村裡為民辦了好事,辦了實事。
村子里沒有單獨的學校,這條路又是村上孩子上學放學的必徑之路。孩子們好玩,總是想尋找一些刺激的玩意兒。
有一天傍晚,幾個孩子放學回家路經此處,不知是哪家的孩子,更不知道是哪個孩子出了個餿主意,到了這拐彎處就想起要練練“百步穿楊”。他們拾起小石子,以那路燈泡兒為靶頭,練起功夫來,看誰能命得中,誰的眼法好,誰就是這個——他們伸出大拇指來讚賞。
於是,這路燈就在一陣“槍林彈雨”中“粉身碎骨”了。
孩子們拋石子時都很積極涌躍,“石雨”密集地向路燈飛去,一剎那,幾顆石子同時射向那燈泡,那燈被打碎的時候,同時有兩三顆中靶,沒人看得很清楚是誰先打着,大伙兒都爭着說是自己的眼力最好先打中的,爭不出輸贏來,只好心裡揣着一個“不服氣”回到了家。
到了夜晚,村民們進出這條小路,卻不見了燈亮。
村民們埋怨着:“這村裡幹部做得什麼好事,一盞路燈照不了幾天就爛了,肯定是為了省錢吃喝嫖賭,買了個假冒偽劣產品來哄群眾。
村幹部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分明是買的正宗產品,怎麼壞得這麼快呢?也可能是點子低,恰巧買了這不中用的東西吧。
村支書要村長再去買一盞裝上。
不兩天,路燈又亮了,村民們也沒說什麼了。
孩子們走到這裡,向上一看,嘿,這燈又安上了,又好練功夫了。
大家又蠢蠢欲動,躍躍欲試。不過,這回一定要分個高低,要將上次那口不服的“氣”喘過來。他們一個個依次擊打,這次終於分出了勝負,還是那“王搗蛋”的功夫厲害,最先命中,大夥都服了,一致認同這戰績。
“王搗蛋”趾高氣揚地說:“你們這些小嘍羅們,還是回家多練練功夫再來吧!”
時值夏天,江南的天氣很熱,人們不願呆在家中,喜歡出去走走。
“王搗蛋”的父親是一個在家呆不住的“夜貓子”,而且是夜貓了中的“花腳貓”,最喜歡外出蹓躂,幾乎天天晚上都要走走這條小路。
這天晚上,他在外遊盪了不知多久,到了很晚才回家,走上這段小路,又不見了路燈,便自言自語地罵道:“又是哪個缺德的把路燈搞壞了,才裝上不到兩三天又是一團漆黑!”
他口裡說著,朦朦朧朧中也沒多想,很隨意地去搖搖摸摸那路燈杆子,也是合著該有事,他突然感覺自己的腳被什麼東西咬了一下,他本能地“哎喲”了一聲,心裡估計怕是被蛇咬了,走了兩三步,忽然想起有可能是最有毒的五步蛇之類的,不能霸蠻走路,便停了下來。心裡的擔心十分沉重,自己將自己一嚇,卻是有些站立不穩,就倒在這地上了。
“王搗蛋”的母親見男人夜闌更深了還沒回家,她當然知道丈夫好串門的習慣,但太晚了還是有些不放心,便準備去尋他,見外面伸手不見五指,就拿了個手電筒,剛好尋到這距路燈前不遠的地方,就看到丈夫昏睡在此,以為是丈夫喝醉了酒困在此處,便去拉他,卻怎麼也拉不動。女人覺得不對勁,用手電一照,臉上有些異樣,一照腳,卻是腫了起來,這一下嚇得不輕,趕緊叫來鄰居將其速速送往醫院。
江南的夏天,山地多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醫生一看就知道這是被毒蛇咬了,好在送得還算及時,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一個多星期的治療,總算救回了這條命,“王搗蛋”的父親有了蛇咬之痛,在閻王爺那裡轉了個圈回來,便上心了:他要弄清楚是村裡的幹部以次充好買了假貨還是有人故意搞破壞砸壞了路燈。
一調查了解,事情就很快弄了個明明白白,原來是自己的兒子“王搗蛋”這個罪魁禍首做的“好事”。他便不再怨恨村幹部,自覺地將燈泡買回來,請人裝了上去。
傍晚,“王搗蛋”放學回家,他一見着,就氣不打一處來,將兒子叫到跟前跪了下來,用竹枝條抽打了一頓,要“王搗蛋”認了錯,保證以後再不幹那缺德的事,不再損害公眾利益。然後,他做了一塊牌子,叫“王搗蛋”扛着插在電杆樹的旁邊,上面寫着:“誰若是再損壞路燈,誰就會被蛇咬,叫他到閻王爺那裡回不來!”
“王搗蛋”父親的那些哥們,見了這牌子,都覺得很好笑,當著他的面嘲笑他,說他這是不打自招,是一種心理的自殘。
王父回應道:“這個,你們就不懂了,我這是謹記歷史教訓,當年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不也就是要謹記這種恥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