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泥
手機:M版 分類:網絡散文 編輯:pp958
李文旺 2010年
縣裡調來了一位宣傳部長,兼縣委常委、副縣長,據說是余干烏泥人。對於烏泥,我還是比較熟悉的,因為我奶奶是烏泥人,7歲到17歲,我每一年得代替我父親去拜年。那是一個幾千戶的大村子,別說出一個副縣級幹部,就是比這大不少的官也有。能有多大?縣長?市長?哼!縣長和市長在他面前只有求見的份兒。他就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紀檢委書記吳官正同志。
烏泥地處鄱陽湖東南岸,離開我的家鄉石牆李家只有五公里。烏泥是個人口稠密的地方,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別的地方的戲台紛紛拆除的時候,烏泥竟然保留着一座具有五十年歷史的戲台。1977年,粉碎“四人幫”不久,石口文教站組織初中學生文藝調演,我還在那上邊演過一段舞蹈。說實話,我天生是個說相聲的材料,舞蹈方面是不太行的,但是因為是一個群舞,濫竽充數,魚龍混雜,也沒有人看出什麼破綻。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1978年的一次競賽,我代表漁池學校到文教站參加語文和數學競賽,文教站就設在烏泥,並且文教站長就是烏泥人,姓吳,名字已經忘記了。那一次競賽,我的成績是語文第二名,數學第四名,在整個文教站來說應該是不錯的成績。從參賽到後來的領獎,全在烏泥,那時候就聽說烏泥這地方風水好,有一個武漢市的領導。他們說的自然是吳官正同志。
不錯,在烏泥的村口,有一顆好幾百年的古樟樹,有人說這就是風水好的標誌。我不太同意這個看法,我覺得吳官正同志的成長關鍵是他個人的努力和黨的培養。要說風水,江西婺源還有一棵千年古樟,不但樹齡很長,那形狀還讓人嘆為觀止,雖然現在遊人如織,但是沒有聽說有過什麼人物。雖然朱熹是婺源人氏,但是,朱熹的年代,這古樟恐怕就像人類的幼兒時代啊。我們石牆李家也有一顆古樟,應該有八九十年的歷史,可是,我們村連一個縣長也沒有出過。
烏泥雖然也在農村,但是在小範圍也是交通要道,我到我舅舅家,到我大姐家裡都要經過烏泥,所以有關烏泥的趣事知道不少。後來,我分配在橫峰工作,老家去得少了,對烏泥自然就少有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