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看果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得得9
裕民看果
王正人
受《縱游大慶》主編張文老師的邀請,來到被譽為“花果園”之稱的裕民村,採訪一位老支部書記,這位老支部書記被當地人稱之為裕民村的寶貝。
車子沿二站鎮北行,大約二十幾分鐘的路程,便來到了裕民村的地界。車子被綠蔭包裹着前行,讓我們感受不到秋日的熾熱。向東一拐,車停在了一個院落門前。我們知道是到了裕民村的村部,四方形的大院落,中間是紅磚鋪就的甬道,甬道兩側種着花生,還沒有到收穫的時候,高婷婷的枝幹上只有少許的幾片黃葉。村部是一溜小平房,白色的瓷磚到頂,看上去十分的整潔。大扇的窗子明亮亮的,可看見裡邊有人在辦公。
孫書記早就知道我們的來意,熱情地把我們迎進了他的辦公室。一張不算闊氣的老闆台上放着電腦、電話。“你們先請坐,我打個電話叫人把蘇書記接來,要說起我們村的果樹種植蘇書記最知道,就是他帶領群眾搞起來的。”直率的孫書記一邊和我們聊天一邊拿起電話撥號碼。“你馬上開車把蘇書記接來,越快越好。”說完“啪”電話扣上了。接着為我們介紹蘇書記,“75歲的人,身體非常的好,是我們村的義務護林員,現在還不知道在不在家呢。”還沒說上幾句話的功夫,電話鈴響起,孫書記操起電話接着下令“你這的孩子,你在最短的時間內走遍全村,一定要找到蘇書記。”說完“啪”電話又扣上了。“蘇書記沒在家,現在說不上又去看哪片樹地去了。”
“您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裕民村是怎樣走上種植果樹這條致富路上的?”張文老師這個十分專業的提問還沒說完,孫書記早就耐不住性子了,“好,我就說說我們村的過去吧,從哪說起呢?先從一個字說起,這個字就是一個窮字。過去我們村有一句順口溜是這麼說的:窮村破廟,沙似虎叫。井裡無水,轆轤頭只叫。老闆子趕車,空車叫號,因為沙子吞道。這裡是沙崗地,種不了莊稼,是蘇書記號召全村老百姓種果樹,一方面擋風固沙,一方面還能讓老百姓有收入。要不說蘇書記是我們村的寶呢。現在果樹品種已過去的黃太平一個品種發展到現在的七八個品種。全村年產各種果類3百萬斤,光果類一項老百姓可收入90多萬元。這是直接效益,間接效益就更大了,比如說,栽上果樹后風擋住了,沙固住了,地也能種了,你說蘇書記是不是我們村的寶。”
一進屋就聽孫書記的大嗓門,蘇書記一會半會來不了,於是,我趁孫書記間歇之機提出要到果地里看看,見識見識“花果園”的真面目。經過孫書記的同意,我和張文老師沿着孫書記指示的方向信步走出村部。
往東是寬敞的紅專路,路的兩側可謂是參天大樹了。張文老師問我這樹有多高,我說有八層樓那麼高,張文老師說我有些誇張,他說這樹最低也得有50米高。我算了一下,八層樓怎麼也不到50米高的,我望着大樹禁不住笑了起來。“大樹啊大樹,你到底有多高!”不經意間驚動了樹上棲息的鳥兒,嘰嘰喳喳,蹦蹦跳跳地穿梭在樹杈間,一會便沒了聲息。
紅專路往北走,有大約兩個“參天大樹”那麼遠,我們看到了一個側柏環繞的墓碑,墓碑左上方小字刻着“冦祥同志紀念碑”,碑的中央大字刻的是“造林模範”,落款是“肇源縣人民政府”。其實冦祥是裕民村的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壓桿造林”的土辦法是他首先提出並實施的,那“參天大樹”就是冦祥時代栽種的,冦祥去世后,時任村會計的蘇鳴岐接過了老書記的重任,面對“有那麼多面積沒那麼多樹,有那麼多樹沒那麼多成材的”實際,提出了栽種果樹,擋風、固沙和效益三者兼顧的設想。在生產隊解體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先栽種了50畝果樹做示範,第三年栽種500畝,見到效益后,1990年擴大面積栽種了1200畝。裕民村逐漸有了小四輪,逐漸有了磚瓦房。蘇鳴岐一個點子救活了一個村,並為此奔波24個年頭,直到1996年退休。
這是怎樣的一個老人?身形高大?聲如洪鐘?我想象不出來。突然,一輛小轎車停在了路旁,車上下來兩個人,一個是孫書記,另一個是一個老者,身穿白色襯衣,藍褲子,個子不高,腰板挺直,腳步靈活,下車后徑直奔我們而來。孫書記趕緊上前介紹“這就是你們要找的蘇鳴岐,蘇書記。”蘇書記和我們握過手之後便十分動情地講起了他和冦祥之間的故事。他說“裕民村和別處不同,有三道迎風崗,六處進風口,不植樹擋風沙百姓就沒出路,冦祥就是累死在造林一線的,我接了書記之後提出種果樹,當時許多老百姓並不認可。我就逐個說服講解,再加上實驗,結果,這是一條正確的路子……”
蘇書記雖滿頭白髮,但精神矍鑠,語氣平和,但擲地有聲,和我想象的大相徑庭,就這樣他從墓地講到車上,又從車上講到了一個果園子里。我張文老師不停地記筆記。下了車,蘇書記指着一大片果樹說“這是王玉家的園子,共計10畝。”
不對呀,果樹園子咋沒果呢?原來,我們來晚了一些,過在一周前就已賣完。我的興緻幾乎就沒了,別說吃果,看果的機會都沒了。
蘇書記指着一處地窩棚說“過去看看,那裡可能還有的。”於是我們直奔地窩棚而去。
果然,還沒到跟前,一股嫩嫩的果香就進到牙縫子里。眼前兩棵黃太平果樹掛滿了太平果。大大的太平果紅里泛着紫,紫里泛着黑。我顧不上禮儀先摘了一個,一口咬下,脆而甜,脆在嘴角,甜在心底。那滋味一下子叫我想起海倫的一種叫蜜果的點心,那還是我20年前在海倫上學時吃過的,真是好吃至極。而今天,這小小的太平果竟有着蜜果一樣的味道。
原來,這是王玉老人特意留下來過中秋祭月用的。據說,在中秋節這天用太平果祭月預示着一年太平。其實,太平果在樹上越久越甜,慢慢的就變成了糖心果。看來這次一行還真不白走,吃到了新鮮的糖心果。
王玉的果樹園裡不但有果樹,還在樹的間距中種上了地瓜、大白菜等各種蔬菜,隨吃隨摘,剩餘的還可以到城裡換錢。我們沒有打擾主人,也不知主人在不在家,雖說是“青瓜列棗誰見誰咬”吧,但畢竟偷吃了供果。也不知道主人會怎麼想。孫書記大嗓門“上車上車,回村裡聊。”但我卻依然不想離去,站在果樹下,期盼那個最大最紅的太平果掉進我的衣兜里。
看着這滿目的果樹我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一段快板書,說的就是裕民村果園的。大概內容是“孫悟空按下雲端往下看,還以為來到了他的花果山,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是裕民村的大果園。”我記不起是誰寫的了,可能在字、詞上有出入,但意思絕對沒錯。其實裕民的果園早就出了名。
裕民,多麼好聽的名字。是蘇鳴岐老人的一個點子點出了這滿山的紅果,又是這滿山的紅果讓人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那蘇鳴岐老人不就像這滿山的太平果嗎,把甜美和富裕無私地帶給了人們。我默默地祝福,祝福裕民風調雨順,祝福蘇鳴岐老人家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