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看《捉妖記》有感

看《捉妖記》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看《捉妖記》有感

  佳栩媽

  今年的國慶節,佳栩同學跟隨爸爸去奶奶家過節。我因為要去看望老爸,參加家人的一個婚禮,沒有隨行。所這個時間段屬於我自己的,這種感覺就非常的愜意,我可以自由支配。

  靜下來,慢慢的享受獨處的時間。我們繼明之家的學習,平常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讓我們學會慢。慢下來,靜靜的觀察生活,享受生活,體會經典的智慧充滿我們的生活的幸福美好。可是有了孩子以後的生活,一年中能有幾天這樣的日子,實屬難得。這次我安排好必須要做的事情,給自己一個全身心放鬆,學習的假期。

  1號去北京看望了住院的爸爸,看到老人家精神狀態還不錯,我的心也輕鬆不少。回到家時間還早,我看了當下比較熱門的一部電影——捉妖記,拍得不錯的一部電影,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看,靜下心來去欣賞時的別有一翻味道。

  話說原來看電影,看電視只是看熱鬧而已。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自從經典之道入手學以後,經典的智慧在我這愚鈍的大腦中也能生根發芽,多了些智慧(偷笑中……)。

  那單從看電影,電視這件事來說,就有本質上的不同了。因為直接從道入手學習,所以從這裡也能看出點門道來。且聽我一一道來,我看出來的道道,也歡迎大家一起談天論道。

  一、人與妖的陰陽之道

  電影的開篇是以妖與妖之間的戰爭展開的,過渡到人類出現一個組織,倡議消滅妖類,以實現人類的和平幸福。圍繞着這樣的一個目標,N多天師,展開了捉妖領賞行動。

  看完後知道,明白這是電影中的一個伏筆,但這個目標用經典的道的智慧一看便知,不可成立。

  易經告訴我一們一陰一陽之謂道;內經告訴我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老子告訴我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等等,還有很多經典,均告訴我們,陰陽是相生相剋,共存一體的。如果想只保留好的,陽的一面,這也是有違道的規律,那必將不可實現。

  猶如我們教育中,N多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一味的曉之以情,曉之以情,動之以禮的要求孩子改變,甚至會命令,恐嚇,威脅,打罵手段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是否真的是"問題"也是有待考量的,因為家長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這些。就是真的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這些陰的一面,是幫助孩子更好成長的,如果我們懂得陰陽的轉換,那又何來的原生態的教育模式出來呢。

  二、人與妖的幸福家道

  妖皇后將自己腹中的妖王放到男主角天蔭肚子里,天蔭懷胎十月生下妖王。妖王生下那一刻,非常可愛。天蔭和捉妖天師小嵐在養育小妖王的過程中,猶如父母養育孩子一般,非常用心。她們在一起嬉戲,玩耍,照顧生病的小妖王,就在這個過程中,三個人的感情日益深厚。

  看到這幸福的畫面,猶如看到幸福的一家三口,也真希望現實中有更多的幸福家庭。但現實中的一家三口,能有多少家有這樣的幸福畫面呢。現在家人們在一起的時候,更多的講的是你的不是,她的不是,你應該如何如何,她應該如何,甚至就是低頭手機族。

  我們常說希望孩子幸福,努力打拚給孩子提共豐厚的物質條件,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用心的陪伴,用心的聆聽。就像電影中,一個簡單的互動,都能讓三個人幸福無比。

  在繼明之家學習這麼久,最大的感受就是,經典的學習,最需要的是我們這些家長。用經典洗滌我們的內心,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這些家長提升格局,吸收經典的智慧,能夠沉澱下來。靜靜的享受生活、感知生活、幸福生活。

  三、人與妖的教育之道

  影片中有一段是講捉妖天師小嵐與天蔭交流小妖王吃的東西的事宜。捉妖天師小嵐講小妖王的天性是喝人血的,不宜久留它在身邊。可是天蔭不這麼認為,就引導它不喝血,吃一些野果子。

  在片尾的時候,有這樣一幕,小妖王抓到兔子后,放生了,而是選擇吃野果子,這不就是天蔭前期引導的作用嘛。

  這讓我想到,很多家長頭痛孩子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不用過多擔憂,我們方向正了,堅持好繼明之家的八個堅持,將學到的學以致用,慢慢引導,用心陪伴,相信有一天一定能陰轉陽的。

  另外小孩子的寶貝家長,一定要慎於始,在開始的階段就朝正向去引導,後面才會省時,省力,省心。

  四、惡妖中的偽面具(偽文化,偽大師)

  當天蔭與捉妖天師小嵐決定賣了換一百大洋的時候,過程是糾結的,是痛苦的。畢竟從懷胎,到出生后的每天親密接觸,不是很容易放下的。雖然拿了錢離開以後,但她們一起生活點滴不時出現在她們眼前,最終她們決定去救回小妖王。

  回到賣掉的那個地方,得知被賣到一家登仙樓,原來想將妖類消滅,實現人類和平的葛千戶,抓來這些妖后,是用高價做成菜品出售。拯救活動從開始到最後,這個葛千戶終於原形畢露,原來就是開篇的那個血妖。最終她們齊心合力,打敗了血妖,整救出了所有的善妖。

  整個過程下來,讓我想到了,目前在傳統文化推廣的道路上,有的大師提倡讀論語,有的大師提倡讀弟子規,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典。論語是記載的孔子與弟子的對話記錄的,弟子規也可以說是一種形為規範,那麼這些被這些所謂的大師定義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這不是明顯的本末倒置嗎?那麼這些大師他們個人所學的又是什麼呢?那麼通過直達易經根本的學習幾年之後,發現他們很多時候講的都是源於一些經類的經典中智慧。並且很多人的演講,講話等方面資料都有表達出來,不僅僅是論語和弟子規中的智慧。

  那麼為什麼又主力倡導大家學習這些不是中國文化根本的典籍呢?這又和影片中的葛千戶有什麼不同嗎?每一個有基本判斷力的家長需要各自思量。讀論語成才的人有多少?讀弟子規成才的人又有多少,讀易經成才的人又有多少?一切用結果判斷法,一目了然。

  五、捉妖天師的類族辨物之道

  最後有一段是天蔭與捉妖天師小嵐的交流,天蔭帶上了爸爸送給他的類似銅幣的東西,帶在了身上,這是捉妖天師身份的一種象徵。最後天蔭說:願意成為捉妖天師,但只捉壞妖。

  其實這就像教育市場一樣,有琳琅滿目,各種花樣的教育理念,教育機構,教育方法,但是我們做為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將如何擦亮眼睛,有足夠的慧眼,選擇合道的教育方向,教育理論,教育方法呢?

  易經云:君子以類族辨物。是告訴我們,要有基本的分辨能力,結合自己的目標,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而不是人云亦云,不用心思考,甚至為了眼前這一棵樹,而失去整片森林。

  一部電影帶給我這麼多思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大家一起分享甚是開心。不管思考的對與錯,好與壞,我思考了,我學習了;我總結了,我內化了;我分享了,我成長了。

  感恩家人們的陪伴,感恩繼明之家給我這個分享機會,感恩賴老師,化腐朽為神奇之功,將我這愚鈍的大腦,點化開了。感恩一切!

您正在瀏覽: 看《捉妖記》有感
網友評論
看《捉妖記》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