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漢陰縣委2005年工作要點

漢陰縣委2005年工作要點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pp958

漢陰縣委2005年工作要點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 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 工作經驗

  中國共產黨漢陰縣委2005年工作要點 (討 論 稿) 2005年全縣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小康進程奮鬥目標,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立縣、產業興縣、工業強縣、城鎮靚縣”戰略,大力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堅持以提高執政能力為核心,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奮力實現全縣“三個文明”建設的新突破。 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同口徑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凈增18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嚴格控制在3.5‰以內。 一、緊扣第一要務,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 準確把握經濟形勢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緊緊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堅持走以工帶農,以農促工,工農互動,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子,努力實現縣域經濟總量擴張,實力增強。 (一)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攻方向,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針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確立長期的工業強縣思想,把經濟發展的重點向工業領域傾斜,把加速工業化進程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題,認真落實“工業強縣”戰略各項措施,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工業經濟大發展。一是營造工業強縣的濃厚氛圍。積極應對新的形勢變化與新的任務要求,切實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樹立工業化是加快小康進程必然選擇的理念,確立工業經濟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廣泛宣傳工業,認真研究工業,全力扶持工業,着力壯大工業,形成全民參與大辦工業、全社會支持辦大工業的濃厚氛圍。二是突出民營經濟主體地位。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突破口和着力點,放寬民間投資主體的從業限制,真正做到放開、放寬、放活。進一步優化民營資本投資創業環境,鼓勵、引導和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三是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依託川道鄉鎮企業小區的區位、信息、資源、人才、經濟優勢,進一步加強扶持和引導,使工業經濟發展在重點鄉鎮率先崛起;着力抓好五大支柱工業體系中的規模骨幹企業,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技術改造,研發新型產品,擴大企業規模,提高質量效益;引導民營企業向關聯度高、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的農副產品加工領域擴張,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拉動主導產業規模擴張,效益提高;按照“靚女先嫁、先易后難、一企一策、分類實施”的原則,放手引進社會資本通過同業兼并、股份改造、嫁接培植、出讓產權、資產重組等多種途徑,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突出抓好以公共服務為主的投資軟環境建設,促進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四是推進工業發展機制創新。按照區別情況,突出重點、分類考核、有利發展的要求,建立健全重點鄉鎮以工業考核為主的複合型考核體系,切實加強對考核結果的運用,真正形成齊抓共管工業經濟的強大合力。 (二)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切實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抓住國家更加積極支持“三農”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機遇,着眼於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加速農村小康進程,圍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分散粗放生產向產業化經營轉變,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舉措,紮實抓好六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抓主導產業。按照“強牧、提桑、優糧、興葯”的思路,突出典型示範、科技服務和重點扶持,引導和組織農民、龍頭企業在擴大主導產業種養規模、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特色品牌、拓寬經營市場上狠下功夫,努力建設全市的畜牧大縣、蠶桑強縣和優質糧油基地縣。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烤煙、茶果、魔芋等特色產業,使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競顯優勢,互為補充,成為全縣農民快速穩定增收的支柱。二抓龍頭企業。按照招商引資興建一批、盤活閑置資產改造一批、創造條件服務一批的思路,大力發展與主導產業關聯度大、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龍頭加工企業,形成種養加、產供銷銜接配套的生產經營新格局。三抓勞務輸出。堅持“健全網絡、培訓技能、服務引導”三措並舉,“輸出勞務、就地轉移、回鄉創業”三管齊下的方式,不斷拓展勞務產業發展空間。四抓項目帶動。一手抓項目爭取,全力以赴把一批基礎類、產業類的政策性項目擠進中省市計劃盤子;一手抓項目實施,按照突出重點,抓好配套,捆綁使用,集中突破,嚴格考核的要求,將項目用在輻射廣、產出大、效益高的地方,使項目成為聚集資金、整合資源的“催化劑”。五抓科技進步。示範和推廣一批優質良種和種養技術,分層次、分類別、多途徑加大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建立健全公益服務和有償服務相結合,農技人員和農民企業家廣泛參與,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使科技成為提高農產品質量效益的重要支撐。六抓典型示範。採取貿工農一併培育、產供銷一體發展的方式,實行涉農部門包抓、涉農項目集中、年終定向考核的辦法,建設一批集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立體農業於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示範村,為農村全面小康培養典型。 (三)以城南新區開發為重點,整合資源打造堅實發展平台。深化“綜合經營城市”理念,按照高起點規劃,市場化運作思路,優先建設和發展城南新區,重點扶持中心集鎮培育產業,逐步構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產業繁榮的城鎮體系。一是全力推進城南新區開發。合理經營運作南區土地、設施等資源,扶持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以多種靈活方式參與南區重點工程、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突出抓好二期開發重點項目建設,吸引更多的人、財、物向南區集中。二是培育產業增強活力。把城鎮建設和企業小區、農業產業化和發展民營經濟緊密結合,因地制宜培育各類專業市場和加工基地,引導和鼓勵農民依託城鎮向非農產業轉移,加快發展各類服務業,培育和形成有特色的優勢產業群,使城鎮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三是加強管理塑造形象。以整治城鎮“臟、亂、差”為重點,切實加強縣城東西兩個集貿市場管理,逐步實施老城背街小巷的改造。不斷提高鳳凰廣場、龍崗園林、人工湖的管理水平,努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樹立良好的對外開放整體形象。四是加快公共設施與生態環境建設。堅持市場運作為主、政府和社會投入為輔的原則,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要求,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強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嚴格綠線規劃管理,加大城鎮綠化、美化力度,逐步實現污水處理集中化、垃圾處理無害化、生活小區園林化。 (四)以項目帶動為突破口,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後勁。把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激活各類投資主體,催化生產要素聚集整合,拉動投資增長。一是強化項目意識。牢固樹立“項目是資源、項目是機會、項目是發展”的觀念,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形成人人關注項目、人人支持項目、人人促成項目的良好氛圍。二是切實做好項目的銜接工作。準確把握國家扶持發展的政策導向和產業市場發展趨勢,超前儲備一批市場潛力大、吸引投資強、產業鏈條長的項目;着力推介一批精品項目和特色項目;切實抓好產業類競爭性項目的招商引資和基礎類政策性項目的申報爭取;不斷加強對項目建設的實施和管理,充分發揮好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努力形成系統的、動態的、多途徑、寬領域、多元化的項目投資格局。三是以項目作支撐,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項目建設。以鄉村公路提等改造和建立健全養護機製為重點,切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鞏固“小工程、大群體”的同時,加快洞河水庫前期工程建設和庫塘渠窖水利群體建設;積極推進城鄉電網改造、通訊設施和信息網絡建設,夯實經濟發展基礎。以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水土保持治理項目為重點,抓好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大化工、礦產企業的治污力度,取得項目建設、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相統一的綜合效益。 (五)以發展旅遊業為龍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高起點、高標準的認真做好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加強重點景區(群)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景點開發,儘快形成一至兩個旅遊精品線路,促進與周邊旅遊資源的優勢整合;切實加強旅遊業的對外宣傳和旅遊人才培養,進一步打響“三沈”文化、“生態旅遊”兩大品牌,努力擴大漢陰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發展新型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市場化水平和整體服務質量,拉動消費增長,擴大三產增加值和就業比重。 二、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宗旨,把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妥善解決影響發展全局的矛盾和問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人人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加快縣域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一)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鞏固“兩基”攻堅成果,穩步推進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動教育質量再上新台階。創新科技工作機制,加強對先進科學技術和科技成果的引進和消化,切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走出一條依靠科技進步增強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新路子。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優質服務先進縣”目標,深化計劃生育綜合改革,加快依法管理新機制的建立和落實,不斷提高計劃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健全和完善衛生服務網絡,切實提高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保健水平。以弘揚“三沈”文化為先導,積極創建“省級文化先進縣”和“省級衛生縣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繼續深入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身體素質。 (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三貼近”原則,切實加強新聞宣傳工作,不斷增強輿論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文明鄉(鎮)村、文明集鎮、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深入開展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活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使全縣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切實搞好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教育,營造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思想文化環境。 (三)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深入推進“安全漢陰”創建活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邊遠貧困山區和社區、校園、機關綜治工作,防範群體性事件發生。持續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切實加強隱蔽戰線鬥爭,妥善做好邪教防範和處理工作,保持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的態勢。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的聯席會議制度,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和教育、協商、調解的辦法,廣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積極穩妥地處理各類傾向性、苗頭性的矛盾和問題。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人大、政協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建立健全黨內民主的各項制度,通過發展黨內民主,積極推動人民民主,使黨的領導同發揚民主、依法辦事實現有機統一。切實加強依法治縣,加快建立法制政府和法制社會。不斷擴大基層民主,理順和規範村“兩委會”關係,加快推進村民自治步伐。繼續以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為重點,紮實開展“四五”普法教育,增強全民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依法管理、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實踐三個代表,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增強執政為民意識,努力提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經濟、應對複雜局面、構建和諧社會和總攬全局的能力。 (一)切實加強全縣各級黨政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和省委《實施意見》,以黨員先進性教育為主要內容,強化各級黨委(組)中心學習組的作用,在全縣黨員幹部隊伍中大興學習之風。依託縣鄉黨校,明確責任主體和培訓任務,有目的、有計劃地加強幹部培訓工作,使全縣各級黨員幹部的執政能力與新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特別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增長新本領,着力在提高各級黨員幹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上下功夫。一是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正確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經濟質量,重點推進和全面發展,當前利益和長遠目標,發展經濟與關注民生,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關係,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轉變領導經濟工作方式方法。切實加強對市場經濟理論的學習、研究和思考,堅持在準確把握市場經濟規律、瞄準市場行情的基礎上,採取宣傳引導、典型示範等方式,引導群眾立足實際,面向市場,積極主動由自給自足型、原始粗放型、簡單加工型經濟向品牌化、標準化、商品化、綠色化、集約化、信息化方向邁進,努力在幫助群眾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業效益的發展實踐中提高執政能力,獲得人民群眾信任、支持的執政基礎。三是轉變政府職能。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和改進鄉鎮工作決定要求,進一步深化鄉鎮運行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把鄉鎮的工作重點轉到主要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產業、抓服務”上來,把工作職責定位在“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服務農民”上來。 (二)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一是抓好思想建設。建立健全脫產培訓、中心組集中學習、在職業餘自學三位一體的學習、教育、培訓機制,全面加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用馬列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武裝各級黨員幹部的思想陣地。二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按照幹部“四化”方針,憑實績用幹部,把一批信得過、有本事、想幹事、干成事的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形成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不斷優化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結構。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切實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三是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繼續深化“三級聯創”活動,紮實開展好農村“雙五好”創建、機關“雙創”活動,提升創建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村級公房活動室規範化建設水平,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切實加強新經濟組織、社區黨建工作,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高度重視村級班子整建和農村黨員發展工作,提高村級組織和黨員帶領群眾搞活經濟、促進發展的能力。四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認真落實黨員領導幹部“一崗雙責”、“五個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辦力度,做到發現一件、查處一件,絕不姑息手軟;以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加強廉政法制建設,堅持用制度規範領導幹部的從政行為,永遠保持黨的隊伍純潔性。 (三)大興“四實”作風。牢記民本思想,從抓好工作落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入手,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察實情、辦實事、出實招、求實效的工作作風,形成勤政為民、踏實苦幹的創業氛圍。一是深入基層察實情。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傾聽群眾呼聲,把群眾的願望作為決策的依據。二是心繫群眾辦實事。把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上,從群眾最關心、最急於解決的問題入手,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好事快辦,切實解決好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三是苦幫苦幹出實招。完善、創新責任幫包機制和目標考核獎懲機制,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嚴格考核獎懲,推動各方落實。四是不圖形式求實效。切實把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工作績效的標準,充分發揚比拼趕超的精神,推動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確保2005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順利實現。

  漢陰縣委2005年工作要點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您正在瀏覽: 漢陰縣委2005年工作要點
網友評論
漢陰縣委2005年工作要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