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

手機:M版  分類:兒童散文  編輯:pp958

  米爾頓•埃斯東瓦曾是個神童。七歲就能彈奏勃拉姆斯的五號作品第三奏鳴曲;十一歲時,他在歐美國家的大都會舉辦的一系列音樂會上受到批評界和觀眾的一致歡迎。

  然而,當他年滿二十歲時,人們卻在這位年輕的鋼琴家身上看到一種明顯變化。他開始過分地注重虛誇的動作、面部的做態、皺眉頭、陶醉的眼睛和其他種種類似的效果。他把這一切叫做“他的表情”。

  漸漸地,埃斯東瓦練就了一套獨到的“表情”。演奏《憂傷》用一種表情,演奏《花園裡的小女孩》用另一種表情,演奏《波洛涅茲舞曲》用第三種表情。在每場音樂會之前,他都要對着鏡子練習,但是瘋狂地崇拜他的聽眾卻認為他的表情非常自然,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喝彩和跺腳聲。

  第一個令人不安的徵兆是在星期六的一次朗誦會上出現的。觀眾注意到某種奇怪的東西。在他們的掌聲中包含着些許驚愕。實際上,埃斯東瓦是用《土耳其進行曲》的表情演奏《沉沒的大教堂》的。

  但是六個月以後災難降臨了,醫生們稱之為空白遺忘症。空白的內容是指樂譜。在二十四小時的時間裡,米爾頓•埃斯東瓦永遠忘記了他的長長的節目單上的一切小夜曲、序曲和奏鳴曲。

  令人驚訝的,真正令人驚訝的是,他一點兒也沒有忘記他每次演奏時所採用的虛誇而做作的表情。他永遠不能再舉辦一場鋼琴音樂會,但是有一點能夠使他感到安慰:即使今天,在禮拜六的夜晚,最忠實的朋友們仍然聚在他家裡欣賞他的“表情”的無聲的獨奏音樂會。

  心靈感悟:一個人只有專註於某項事業,腳踏實地,才會有前途。 本文中的神童米爾頓•埃斯東,他過分注重虛飾,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他的表情”上,結果,迷失了自己。最終,一事無成。

您正在瀏覽: 表情
網友評論
表情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