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手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傍晚,鎮郊響起了悠揚的嗩吶聲,吹奏的是“祭靈”、“報令牌”等悲調曲牌,我想可能有喪事。嗩吶的音色行強與故鄉的吹手極其相似,可謂同出一轍。這兒離故鄉不遠,大概是從哪裡請來的吧。

  吹手,一語雙關,既指樂器本身,又含射吹奏的人。吹手是故鄉旬邑的一個民間藝人行當,紅白喜事不可或缺。

  小時候我經常去看吹手。吹手一般兩人,被孩子們圍在中央。他們鼓腮、捂眼、仰合等等很投入。一個招數,一個姿態,一個表情,甚至連一個眼神孩子們都不輕易放過,打從心裡敬佩。

  吹手的作用不可低估。嗩吶一響,剛才還未敲定的事立馬有了結果,剛才還閑散的人群即刻忙碌了起來。嗩吶聲中,那種大喜大悲的氣氛里即彰顯出來,一切步入正軌。

  吹手走在迎親後送葬隊伍的最前列,控制着速度,把握着行程。在宴席中起到開席閉席的預告和提示。

  稅收是很敬業又善感的。不說別的,就拿喪事來說。那年臘月間奶奶去世了,吹手們站在風雪中賣力的吹奏,累了,一個繼續吹,另一個通着袖,把嗩吶夾在腋下,或抱在懷中就近火堆取暖,相互替換,讓音樂不絕於耳。他們的情緒緊隨着現場的氣氛,在那次撕心裂肺的出殯場面上,我親眼看到一位年長的吹手便吹邊看,眼睛一眨,兩行清淚從眼角流出。這淚來自他的內心深處,流露或折射出他隱藏或即時的感受,似乎更感人。

  吹手傳遞着鄉音,攜帶着鄉情,令人回味久遠。

您正在瀏覽: 吹手
網友評論
吹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