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初 晤 草 堂

初 晤 草 堂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初 晤 草 堂

  成都之行,我目睹了氣勢非凡的“樂山大佛”之尊像;遊覽了浩大

  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之雄姿;領略了道教發祥地之一的“青城山” 之清幽。

  然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杜甫草堂”。

  其因有二:

  一是;打小時侯起,杜甫的詩句就朗朗出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至今仍記憶猶新,縈系耳畔。故對杜甫有一種敬慕;

  二是;“杜甫草堂”被後人稱之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塊聖地,對我來說,又是一個難得地取經祭拜的聖堂。

  那是一個陰雨霏霏的蒙蒙秋日,我走進了位於成都西部的浣花溪畔杜甫故居——少陵草堂。庭園不是很大,竹木青翠,古樹挺且,溪水涓流,亭台垂影掩映在繁華爭艷中,別是情調。清純古樸、素麵典雅的建築彷彿也透出一股濃濃的古詩悲切韻味。讓你去想,任你去猜,這位千年詩人憂國憂民那撼天動地的驚問: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可以說杜甫在歷經流離逃難的折磨后,最終依靠朋友在成都有了一個棲身之處,這就是“少陵草堂”。

  將近四年的時間,杜甫在自己親手營造的草堂里為後人留下了240多首詩作,一些較有影響、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北征》、《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至今還在傳誦。可見詩人藉助於“草堂”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情深深、意切切地飽蘸筆墨一一錄入詩中。

  我仔細地閱讀着有關杜甫和少陵草堂的詳情介紹,並在杜甫的塑像前靜默凝視,滿腹中不知有多少的不平、多少的痛疾、甚至多少的敬慕怦然而起。

  真的為雕塑家高超的技藝和啟示後人的象形設計而叫絕。你看,那清瘦薄弱的體貌,淋漓盡致地勾畫出杜甫悲憐苦難、遭貶貧困的一生;那皺蹙的眉頭,彷彿記下了當時社會政治腐敗所留下的“瘡痍;” 那深邃的雙眸,好像要噴射出滿腔的怒火和悲憤。

  我下意識地感到歲月綿亘,彈指揮間。曾幾何時,詩人博大的情懷和無畏無懼的品格,被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傳承;詩人精湛的詩篇和朗朗上口的詩句,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吟誦。

  當雙腳立足於“詩史堂”時,細細拜讀詩人那充滿真情、富有抱負、風格多樣、語言簡練的大量詩作。猶如走進一座史詩般的文學殿堂,所有的感覺被洋洋洒洒的詩篇所征服,所有的靈性被真真切切的情感所撼動。

  我帶着古詩韻味走出草堂,慢慢地品嚼着朱德老總撰寫的詩句: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您正在瀏覽: 初 晤 草 堂
網友評論
初 晤 草 堂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