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 > 黨校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習心得

黨校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習心得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小景

黨校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習心得 標籤:入黨積極分子 軍訓心得 兩會學習 黨章學習 行政執法培訓

  我們這一代人,對張思德的熟悉來自兒時的記憶,我對張思德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他的英雄事迹,可是說不清在生活中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接下電影《張思德》拍攝任務的初期,導演尹力因此而苦惱,也是我觀看電影的驅動力之一。在觀看完電影之後,有關張思德的一切在我心中可以用5個字來概括:為人民服務。

  抗日戰爭後期的延安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中。毛澤東的勤務兵張思德為人憨厚樸實,工作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一心一意為著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而默默地奉獻。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取暖問題,1944年他帶領一班人到安塞縣燒木炭。在一次燒炭中炭窯突然崩塌,張思德不幸犧牲。毛澤東主席在他的追悼會上深情地說,我們的隊伍里到處是這樣的人,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草一樣,我們不注意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可正是這些人支撐了我們的事業。毛主席的這篇講演發表時以《為人民服務》為題,這篇文章也成為共產黨人行為準則和毛澤東思想的具體體現,在60年後的今天,重溫這段歷史和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作為語文教師,我更關注電影是如何表現"為人民服務"這個主題的。在這部電影中,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毛主席就在前方即興發表《為人民服務》的演講。而這種革命的感情的傳達,既不是藉助洶湧澎湃的交響樂來烘托主題,也不是像其他延安題材的影視作品那樣通過反覆出現的寶塔山和延河水這樣的"革命符號"來強加給觀眾,相反,電影《張思德》是樸素而寫實的,影片通過道具、布景讓觀眾感受到大量的革命歲月的"信息"和革命的"氣氛",尤其是使用黑白膠片拍攝最大限度地還原了歷史。電影在兩場戲中也運用了色彩,一場戲是說周總理給毛主席一把紅棗,另一場是"啞巴"為犧牲的張思德獻上一把紅棗,那把紅棗的紅色十分突出,在這裡顏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任何一種藝術,必須要把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可能產生感染力。

  當然,這部電影帶給一個從教18年的教師的,絕不止這些。黨的十六大報告表述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謂"教育為人民服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培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代新人,是教育為人民服務的集中體現。教育要為這一偉大理想服務,就要培育一代信念堅定、艱苦奮鬥、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人才。第二,讓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是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前進方向。要努力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實現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積極發展高中教育,大力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加快建設學習型社區,發展和完善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滿足人民豐富多樣的教育需求。第三,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教育為人民服務的最高宗旨。

  總之,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總是代表着最優秀的傳統,最可貴的品質,隨着教育事業蓬髮展,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越來越豐富,但不變的是教師為人民服務的本質,教師永遠是一支蠟燭,蠟燭的火焰永遠指引着前進的方向。

您正在瀏覽: 黨校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習心得
網友評論
黨校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習心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