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讀書隨筆 > 《關中紀事》之五十泥屐

《關中紀事》之五十泥屐

手機:M版  分類:讀書隨筆  編輯:pp958

  我知道,在我們的歷史中有一個叫木屐的東西已經流傳幾千年。但是,泥屐卻是一個被人少識的物件,只在關中某個特定地域的特定時期才出現過,時至今日,它作為那個特定地域一段歷史的見證一直珍藏在我記憶深處。

  翻遍民俗學家們研究的文獻和史料,迄今為止,除了木屐,我沒有找見任何有關泥屐的記載;另外,在所有有關屐類的足衣里,也沒有這樣專門的叫法。於是,我就一直猜想:泥屐可能就是從木屐演化而來的,或者乾脆就是木屐的一種。至於泥屐的叫法,也可能和所有方言一樣,只在我的族人中小範圍使用和流傳,並沒有進入大眾語彙之中。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一廂情願的猜想,並不見得會被我那些族人們所普遍接受——因為,如果泥屐是一種發明,那專利權一定在他們。

  在關中我老家的村上,村人幾乎有一半是我的族人,而這些族人中木匠又居多數。以木匠的手藝做一對泥屐,應該說是小事一樁。

  據我觀察,泥屐的做法與木屐做法沒有太大的差別——一塊木料按照腳的大小鋸成鞋子一樣的形狀。所不同的是:木屐底部帶有兩道木質的屐齒,而泥屐卻是裝了四根棱形的木腿,形狀類似莊戶人家裡使用的小木凳一樣。木屐直接穿在腳上,做工也一定是很精細的;而泥屐套在鞋上,其做法要比木屐粗糙得多。木屐的系帶細軟柔和,從底部孔徑中穿出的系帶在腳趾處分叉后,又被斜拉着從後跟兩側的孔徑中穿過;泥屐的系帶講究結實耐用,前後兩根系帶是用鐵釘釘上去的——前邊的寬帶在腳趾處被橫拉着釘在泥屐底部的兩側,後邊的窄帶被斜拉着釘在後跟處底部的兩側,穿泥屐的時候,只需要把腳和鞋往上一套即可。當然,屐帶是廢舊牛皮的最好,也有那些不講究的人就索性用兩截繩子把鞋和腳捆在泥屐上。

  泥屐的木腿裝在底部用鑿子鑿出的榫眼裡,四根木腿裝好後用木膠灌注,不鬆動、不滑脫;泥屐的木腿有高有低,沒有什麼標準,只要在行走時路上的泥水濕不到鞋底腳面就行;泥屐的木腿向兩邊稍微斜開,榫眼的斜度確定木腿的斜度,削成斜面的木腿上下端與地面和泥屐底部保持在兩個互不相交的平面上,那是為了穩定的緣故……

  匠心獨運——我驚詫於我那些木匠族人們精巧的構思!在關中道上或者北方其他地方,除了我和我的族人們,這樣的泥屐不知道是否還有別人穿過?

  泥屐穿在腳上,走在泥地里,會讓人驀地生出一種陡然增高的心理優勢;會讓人覺得像踩高蹺一樣,忽然就有了凌空一飛的衝動。穿上泥屐,四根木腿穩穩地扎在泥里水裡,我們可以在泥地上穩穩噹噹地行走,可以不用擔心雨天的泥水會濕了我們的鞋子和腳面或者混在泥水裡的堅硬之物會划爛了我們赤裸的腳板。

  小時候,擁有一雙十幾元錢的膠質雨鞋是我們一種高貴的奢望。十幾元相當於什麼,沒有人精細算過,因為,那時間對我們來說那是一個天文數字,窮困的莊戶人家一般是想也不會去想的。沒有膠質雨鞋,泥屐便成了我們雨天出行的主要雨具。

  木屐已經流傳了數千年,這已經被專家們的研究結果所證實。木屐有沙灘木屐、潮汕便屐、文昌木屐;在國外還有日本木屐、荷蘭木屐……在眾多的木屐中,我沒有找到一個與泥屐完全相同的足衣。那麼,泥屐又是從何而來?始於何時?是泊來之品還是我的先人中某一位高人的發明創造?這些我都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它曾經在我們過往的生活中出現過,曾經是我們滯澀的生活中一個充滿意趣的物件、一個重要的元素,曾經給我們帶來過不少方便。

  我知道,木屐至今還在一些地方被普遍使用,甚至已經被演化成時尚的現代足衣。而泥屐卻已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消失時間大概應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之後,也就是我走出關中老家村子之後的某個時間。因為,自那以後,除了擁有一雙膠質雨鞋已經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外,村子里的泥路也已經逐漸被水泥路面所替代,泥屐也就變得再無用武之地了。

  人類進化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沉澱的東西有些進入了我們的視線,有些被忽略了。被忽略的,並不一定都是沒有價值的——我想,泥屐就應該是這樣的東西。

您正在瀏覽: 《關中紀事》之五十泥屐
網友評論
《關中紀事》之五十泥屐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