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散文隨筆 > 來到鳳凰山

來到鳳凰山

手機:M版  分類:散文隨筆  編輯:得得9

  當一個驢族是我早已垂涎三尺的一種生活。以前一直是有心無力,有時間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單位同事檸檬也是一個戶外活動的愛好者,經常外出搭帳篷、看風景,這更是讓我羨慕不已,蠢蠢欲動。

  周日,我終於踏上了我的驢族生活的第一站——爬鳳凰山。

  說起鳳凰山,在中國那可多了去了,網上一搜就十幾個。當然也包括我們去的這一個——位於沂源、臨朐、淄川三區交界的鳳凰山。海拔700多米,風景秀麗。奧,對了,看過電影《南征北戰》吧,裡面有一句台詞:“我們已到鳳凰山!我們已到鳳凰山!”就是那裡了。

  早上7.30分出發,出張店、去博山、進沂源,光在山裡就跑了1個多小時。由於組織得力、天氣合適、時間合適,這次戶外活動共有60多人參加,用了兩輛大客車,規模很大。老驢族很多,新驢族也不少。大家相互即介紹,月亮、美麗、土豆、檸檬等等,都用網名介紹,感覺很親切。天馬是我們這次的總隊長,土豆是我們這個車上的小隊長。一路上,老驢族們在介紹外出的經驗和趣事,我感覺又新奇又興奮,開心極了。

  車已駛進沂源山區,我們開始從車窗瀏覽着大山裡的秋天風景。兩邊山上的植被並不是全都茂盛,也有光禿禿的石壁,陡峭地樹立着。常常是一片茂密的樹林,一片白花花的岩石,倒也錯落有致。最吸引大家興趣的是大山底層的岩石上的那一幅幅美妙的畫,一律的白底紅花。原來那是爬山虎的傑作:它的根深深的扎在岩石的縫中,那蔓延的枝經帶着鮮紅的葉子給自己找到一個方向,然後努力地往前爬着。或直直的一串,或彎彎的散在一塊完整的岩石上,就是一幅幅精雕細刻的壁畫,隨你想象着它像什麼。我感嘆這爬山虎的聰慧,山頂上沒有,樹叢中沒有,只在這陽光燦爛的山底,只在這寸草不生的岩石上,只在這汽車駛過的道路兩旁,獨享着世人的目光。

  來到鳳凰山下,這裡已是另一山的半山腰了。往遠處看,群山包圍,峭壁凌雲,千鋒籠翠。往山上看,秋天的神韻映入眼帘。綠的、紅的、黃的、紫的,紅綠相間的,紫紅摻雜的,一層層,一片片,像是畫家隨手潑灑的油彩,鮮艷而有韻味。

  “山色朝暮之變,無如春深秋晚。”

  長着像蘋果葉子是黃櫨,長着像香椿葉子的是黃槏,就是這兩種可以千變萬化的樹葉,再加上青松柏,樹下還有小黃菊、打碗花、喇叭花的點綴,當然還有柿子樹、山楂樹、蘋果樹和酸棗樹,它們隨意的組合著,卻把鳳凰山裝裹的層林盡染,千姿百態,真是美極了!

  順着石階往山上爬去,兩邊的紅葉時時的打在臉上,表示着友好。驢友們相互提醒着、照顧着,偶爾會有人採摘幾個酸棗,拾幾片紅葉,相互比較着,羨慕着向上爬去。

  終於登上鳳凰山頂。極目望去,群上環抱,蒼松翠柏。南面一個大水庫,水波連連,北面一個大峽谷,還有一片片梯田。站在山頂,我感覺山下像是有千軍萬馬,藏在樹林,隱蔽在山下。這些中國軍人,為了我們的祖國,浴血奮戰,英勇犧牲。看着齊長城的遺址,我彷彿聽到了戰爭中的槍聲、炮聲和喊殺聲……想到這裡,就想到了《南征北戰》的指揮部舊址,我想去看看。看着驢友們還陶醉在大山的美景中,不便打擾,我獨自向山下走去。

  這個時間山上並沒有多少人,山中靜靜的,沒有風,樹不動。只有偶爾才會聽到一兩聲的鳥鳴。獨自走在下山的路上,感覺整個鳳凰山就只有我一個人。很想找一個有紅葉的地方躺下來,抱一本書,一天,兩天,感覺着太陽從紅葉的空隙中灑下來,暖洋洋的,感覺着月光從樹枝的縫隙中穿透下來,清冷明亮。我想好好的陪伴一下鳳凰山,陪伴一下在這裡犧牲的中國軍人。

  《南征北戰》遺址是在一個山洞中,洞深30多米。裡面並沒有多少原始的資料和景觀,在洞底有一個長條桌,兩個鐵皮箱子。牆上、桌上、鐵箱上都有國民黨的太陽輝——這是一個指揮所,是國民黨第74軍軍長被俘的地方。看到這些,我彷彿聽到那沒掛斷的電話中又傳來:“張軍長,看在黨國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吧!”可是他不知道這邊張軍長已經成了解放軍的俘虜。在走出山洞的時候,離洞口處較近的地方,洞頂有一個一米大的窟窿,可以看到天上的日光,像是炸彈炸出來的。

  哎!殘酷的戰爭!要是沒有那場解放戰爭……

  走出山洞,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有點耀眼。順着山道下山,我趕上了“大部隊”。

  下得山來,再回首凝望,重新感覺一下鳳凰山的偉岸,覺得自己和它有了不少親近感。

  采幾片紅葉帶回去作書籤吧!鳳凰山,我會記住你!

您正在瀏覽: 來到鳳凰山
網友評論
來到鳳凰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