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中國的脊樑 1200字作文 ( 手機版 )

中國的脊樑_1200字

分類:高二作文  字數:1200字  編輯:pp958

  魯迅先生有言:“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而譚嗣同,也正正是那中國的脊樑。

  原因之一是他的思想的可取性。他在《仁學》一書中用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博愛自由平等科學大力衝擊當時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倫理倫常。因為對黑暗腐朽深刻的認識,在當時青年群體中激起異樣的反響。激進的思想在當時的確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不過這又有行為的局限性。因為當時的維新派只顧資產階級思想的種種優點,用以抨擊封建制度,所以故意的隱瞞導致的是一個對大同社會的美好幻想,脫離了現實基礎的種種理想都是空想罷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譚嗣同的先進思想為當時黑暗舊社會注入了一道甘甜活泉。

  其二是譚嗣同的錚錚鐵骨。電影中他在主張變法過程遇到各種大臣三番四次的阻擾挖苦嗤笑,仍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又可見他的洞察遠見以及保家衛國的決心。再來面對變法的失敗,他並沒有選擇像康有為一般逃離中國,而是堅守本地誓死做維新流血第一人。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所以慷慨就義。臨終前大喊:“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是一位愛國志士捨身報國的英雄氣概。

  譚嗣同以身殉國這一舉動頗受爭議。但在我看來卻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內。他一生為求變法改革,可惜誤信袁世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謊言,誤觸清王朝頑固派的核心利益。(據說慈禧太后當初也是支持變法,後來維新派行為太過,觸碰頑固派利益,便遭到了絕殺。)在當時譚嗣同逃離到日本,今日會如何?他能像康有為那樣恬淡閑適地做一個生意人嗎?不能。因為譚嗣同骨子裡流淌着的熱血要求他為自己奮鬥的改革事業獻出最後的力量。他的壯烈行徑和崇高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一個譚嗣同倒下的目的是為了千千萬萬個譚嗣同再站起來。

  又有說在譚嗣同刑場上老百姓都向他扔菜幫子。我們都知道辛亥革命的時候儘管民主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但在很多百姓甚至地方是完全無民主的概念。在當時百姓來看,中國是不能沒有皇帝的,在電影里有一個商人說譚嗣同的改革會讓洋裝流入中國市場,那他的棉襖就沒出路了。外國商品的流入自然會影響或促進當時自然經濟的解體,數千年的小農經濟一旦出現裂縫,百姓從自己利益出發,當然認為改革者是罪會禍首始作俑者。封建愚昧的思想早已牢固紮根百姓心中,這又更可見譚嗣同一死的重要性,激起更多的改革浪潮,喚醒更多沉睡的思想。死得其所一詞恰恰在這一中國脊樑身上被完美詮釋。

  《雙城記》中有這樣的一段話:“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當時的中國正是這樣一個處境,內憂外患,在這一時刻,每一位勇敢站出來面對現實的中國人都是真正的中國驕子。譚嗣同便是這樣一位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您正在瀏覽: 中國的脊樑12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中國的脊樑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