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pp958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一)

  xx年x月x日,我懷着一顆年輕人滾燙的心,走上教育工作崗位,成為一名普通的初中化學教師,至今已二十八個年頭了。二十八年來,依靠學校領導支持、老師的關心幫助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已從一個單憑熱情而工作的青年教師逐漸成長為學校的中堅力量。長期擔任畢業班課程、班主任工作和教研組長工作。由於多年來我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幾年連續創下比較突出的業績,因此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認可,獲得社會上的廣泛好評。20xx年——20xx年連續四年被評為我校的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師。20xx年——20xx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綏棱縣化學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和教學能手,20xx年被評為全縣教育系統優秀教師,20xx年又榮獲市級模範教師光榮稱號。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把熱愛學生當成我的天職,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當成我教師人生的真正幸福。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就能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我在每次接到新的班級時,第一節課上,首先對學生們表示祝賀,祝賀他們進入初三年級,進入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祝賀他們又開始了一門新的科學知識的學習。這樣就使得師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尊重學生,也就教會他們尊重老師。

  20xx年,我又接手了兩個新班。為了很好的開展新教材中的“活動與探究”、“調查與研究”、“討論”等集體活動,我一開始就讓學生們自主結合,形成4-6人的學習小組,分設小組召集人(負責組內的活動安排與監督)、信息員(負責整理組內信息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預習員(負責整理組內課前預習提綱的編輯和整理)、實驗員(負責組內探究活動的實驗設計方案的調整和確立),使組內的每個人都有事可做、各負其責。在上課前各組把每個人的預習提綱整理好,並提出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這樣,我在上課的時候,對大家都很清楚的問題,就簡單帶過,重點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另外,對有些問題,有的組不清楚,有的組卻理解的很好,可以通過小組間的討論來自行解決,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智慧共享。基於這一經驗,我於20xx和20xx年先後成功的撰寫了《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深化課程改革,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兩篇論文,並分別在中國教育學會兒童教育心理學分會黑龍江中小學心裡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召開的第四屆、第五屆優秀科研成果評審會上榮獲二等獎。

  有人擔心,老師不講的東西,學生不一定看到,不一定理解。覺得還是自己講過一遍放心。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掌握的東西肯定比聽來的影響更深刻。另外,還可以通過多種檢測、訓練的方式來加深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了解。從他們交來的提綱和問題裡面可以看出,他們在預習中不僅僅是簡單的瀏覽一下課本,他們查找了很多和課本內容相關的資料,進一步補充了課本的內容。如:在進行教材第一單元中的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們提出很多問題:為什麼用完酒精燈后要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酒精燈的火焰為什麼分三層?外焰為什麼顏色比其它兩層淺?為什麼不同的物質燃燒有不同的現象?在給酒精燈添加酒精時,如果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會出現什麼情況?如果用頂端不平或已燒焦的燈芯會出現什麼情況?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看出學生們對課本內容有了充分的認識。學生們的這種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潛能,大大鼓舞了我,我對他們課上課下的表現都充滿信心。同時也一直激發著我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熱情。還記得,就在那個學年,我所撰寫的論文《新課標下中考複習運用探究式方法初探》在省專業委員會召開的第三屆(20xx年12月30日)評審會上被評為二等獎。這是我獲得地市級教育科研獎勵較早的一次,回來后我把我的成功和喜悅與我的學生們共享,互相激勵,一道進步。

  我在教學中,經常要求學生們進行小論文的寫作訓練,對這樣的小論文,我一般不要求每人都寫,只要求每個小組寫一篇,但寫作人是在小組每人的小論文的基礎上,匯總每人的內容特點寫出來的。並經過小組討論、修改、認可后才能上交的。因為是要在課堂上宣讀、講評、打分,所以,各組之間競爭很激烈,小論文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

  有一次上“觀察和描述——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的化學活動課,我要求學生用小論文的形式來完成活動的結果。因為是第一次接觸這些東西,大家不僅在學校認真觀察設計實驗,而且回家后自己尋找代用品重新設計實驗,小論文也寫的像模像樣。比如第六小組的小論文就寫得相當漂亮:

  “人生是一支短暫的蠟燭,把所有的光芒全釋放出來照亮他人。蠟燭有這些性質:顏色有紅、白、綠等。火焰也有幾種顏色,如外焰是橘黃色,內焰是淺紅色,而焰心是深紅色。狀態通常是固態,有一種特殊的氣味,硬度是用手可以折斷,密度是0.9×103kg/m3 ,熔點是40°,沸點是130°。

  在空氣中燃燒稍有黑煙放出,火焰上面罩一個乾燥的燒杯,燒杯壁有霧珠出現。用澄清石灰水潤濕的燒杯罩在火焰上面,石灰水變混濁。蠟燭剛熄滅的時候,蠟燭蒸氣冒出,形成白煙,可以點燃。

  燭光是點燃希望之火的源泉。”

  這種小組的合作可以使不同智力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及不同特長和優勢的成員在團體中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取長補短,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完成任務,也可以解決一些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

  合作學習中,由於各個學習者(包括老師)都積极參与,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又增進了師生間的了解和友誼。在這一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學思路不斷豐富,研究視野不斷拓寬,取得的成果一個接一個。20xx年3月在全縣中學全員教師參加的說客大賽活動中,我所呈現的《生活中常見的鹽》一課被評為化學學科一等獎;20xx年1月在全市新一輪中學教師崗位培訓說課大賽中,我所呈現的《二氧化碳的性質》一課被評為一等獎。

  我班的 同學在自學“金屬的用途”一節時,想知道金屬的性質,他約了幾個好朋友一起去尋找答案。收集了銅絲、鐵釘、不鏽鋼、鋁、鎂條、鋅片、水銀等金屬,然後從金屬外表、顏色、狀態、密度、熔點、導電、導熱、磁性等方面探究金屬的性質。這種主動的探究,其學習目的、內容、方法、途徑等都是學生自己選擇和確定的。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為自己找到新的學習模式,能夠迎接學習中產生的新問題的挑戰,進而適應現在及未來社會的學習活動,適應學生自身全面發展和終生髮展的需要。

  《禮記》上說:“教學相長”,對此我深有體會。在化學教學與科研活動中,我每每得益於我的學生那不時閃現的靈動的思維給我的啟發,才讓我屢有創穫。20xx年8月10日,在全市中小學優秀科研成果評比活動中,我的教學設計《質量守恆定律》被評為優秀教學設計,榮獲二等獎。20xx年7月20日獲全縣優秀教學設計一等獎的《化學肥料》一課的教學思路也同樣是在師生的相互啟發中誕生的。

  中學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尤為重要。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是中學化學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它比多教給學生一些有用的、具體的化學知識還要重要得多!在教學中,要始終把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放在很突出的重要位置。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熱愛科學,樂於學習,學會學習。人類已經進入了學習型社會,自主學習是未來社會成員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生存方式,終生學習能力成了現代社會國民生存能力的重要成分。

  二十八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勇挑重擔,在教學第一線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且認真地學習思考他人的教學,勤於探索、總結。在對化學學科的認知規律、學生的學法和教師的教法等方面都有了比較全面地認識,有了具體、深刻的見解,撰寫了一些較有質量的教育教學科研論文,呈現了一些較有影響的優質課,在教科研工作中收穫了比較豐富的成果。其中,所撰寫的論文《新課標下如何提高中考複習效率》經教育部規劃課題《農村基礎教育功能拓展的對策研究》總課題組組織專家評審,被評為優秀教育研究論文二等獎(20xx.6.30),同時提交的《論化學教師觀念的轉變》,經專家評審,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0xx.6.30)。

  二十八年的工作經驗,使我深深感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要有對學生髮自內心的真摯的愛。是這種愛,使我充滿自信、充滿激情地投入每一天繁瑣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是這種愛,使我面對一張張稚氣未脫的面孔,能夠保持足夠的耐心和誠懇;是這種愛,使我能勤奮刻苦地鑽研業務,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思路和風格;是這種愛,使我堅持廣泛地積累知識、經驗,力求科學而又藝術地教書育人。

  回顧我的成長經歷,促進我個人發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個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一個“愛”字——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的崗位,我愛我的化學事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熱愛學生,樂崗敬業,將“愛”進行到底。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二)

  在多年的初三化學教學中,每上完一節課,都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覺。有時通過自己查找有關材料解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疑惑,有時通過同行們的探討來達到對某一個問題的一致看法,有時通過學生反饋建議來達到對教學的改進,有時通過實驗解決存在問題,有時及時進行歸納總結本節課中成功之處等。總之,教學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師都會經歷的環節,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師學科知識體系,同時,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的一條重要捷徑。

  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學生不願學,不想學,那麼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話。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是要有學習動機。因此有效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勵學生求知的渴望和取得成就的願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啟蒙教學,要特別重視對學習興趣、學習願望、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記得我曾上過這樣一節化學課:探究無現象的酸(鹽酸)、鹼(NaOH)是否發生反應時,學生會迸發出許多精彩的觀點,有學生說:可以用紫色石蕊試液。具體操作是:在盛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試液,石蕊變藍色,然後逐滴加入鹽酸,此時若藍色變成紫色,說明NaOH與鹽酸發生了反應。也有同學說,這方法不好,因為“藍變紫”分辯不清,應改成在盛有鹽酸的試管中滴加2滴石蕊,石蕊變紅色,然後逐滴加入NaOH溶液,當紅色變成紫色,證明它們發生反應;但前面一位學生馬上反駁:那麼做一個對比實驗不是也可以嗎?同學們對這兩位同學的答案都表示贊同;第三位學生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用酚酞作指示劑,因為NaOH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滴加鹽酸后紅色變無色就證明NaOH與鹽酸發生了反應。第四位學生也說:可以用PH試紙,從PH>7一直測到PH=7,z最後到PH<7。第五位學生說:把NaOH與鹽酸混合,然後用手摸,如果發燙,說明反應了。第六位學生說:將生成的產物蒸干,看它能否潮解(因為固體氫氧化鈉易潮解,氯化鈉不能潮解),這樣就可以判斷是生成的新產物氯化鈉還是NaOH。

  學生們思維互補、集思廣益、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想出許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集中解決實驗中將會出現的新問題,使實驗設計得更加完善,實驗更加成功,那麼這些方法是否都可行呢?教師不加以評論,讓學生通過親身實驗去探究,並做好記錄

  學生們通過設計實驗方案、並親身進行實驗探究,對實驗結果進行交流,得出結論。判斷無明顯現象的中和反應是否發生的方法很多:比如用pH試紙,但操作時間長,且數據不夠準確;根據剩餘物能否潮解來判斷,蒸發時間太長也不可取;根據熱量的變化來判斷也不是最佳方案,因為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但如果濃度太稀或量太少,熱量變化也不明顯;如果用紫色石蕊判斷,由於藍色到紫色的變化不是很明顯,因此最佳的方案還是用酚酞作指示劑。

  從實驗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獲取了知識,體驗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實驗設計教學的實施,能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發展學生求異和發散思維,創造思維等方面都是有益的,而且通過實驗設計確能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化學問題的能力。

  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課堂變成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主陣地,那肯定是一種成功的教學。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三)

  教師的教學活動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學生是主體,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對象。

  我曾上過這樣一節化學課:在對實驗室氧氣製法的教學中,教材上是以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來製取,而學生極力主張用水電解來製取氧氣。為此師生間進行了一場爭論。學生舉例力爭:電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產物無污染,同時還產生了一種無污染的燃料,符合綠色化學的主體精神,而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過程複雜,同時還有一定的危險性。二者比較當然是用水為佳,面對這種現實,如何不否定學生的想法,且還能激發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是關鍵。於是我問:一堂45分鐘,我們要既要製取氧氣,還要研究其化學性質,時間來的及嗎?課堂靜了下來,我靈機一動,接着開導,用水製取氧氣,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綠色化學的精神,問題的關鍵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電能的情況下,也能製得氧氣呢?這樣既肯定了學生的思維,又教育了學生學會節儉的好習慣,同時又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學會學習,藉助已有知識和互聯網等媒體,主動探究學習所需知識。同時再把對知識的考核評價生活化,從身邊的化學物質取材,構建生活化的考核題。就這樣師生共同探討的現狀下結束了本節課的教學,且效果也相當的不錯。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課堂也變成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主陣地,那也肯定是一種很好的教學。

您正在瀏覽: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
網友評論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