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

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

  本課結束時學生都熱血沸騰。沉浸在漢字藝術的博大精深與無窮的魅力之中。他們能與枯燥的漢字歷史、大量的文獻資料融合在一起,依託的是興趣。這也是本節課設計之初的目標——激發學生了解漢字文化的興趣。為什麼要探討漢字的起源問題呢?翻開生活這本最好的教科書,從孩子們最熟知的“新華書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勝古迹的楹聯,從喜結良緣的“雙喜字”到祝壽時的“壽”字,都讓學生們感受到漢字無處不在,它很有用。漢字從生活中來,就應該讓它回歸到生活中去。小孩兒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那就讓故事的內容集中到漢字上吧!

  從漢字起源的“結繩說”、“契刻說”、“八卦說”到“倉頡說”,從王懿榮在龍骨上發現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監獄里造出隸書的故事,把枯燥的學術知識一下變得趣味盎然,學生學得樂在其中。當然,歷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傳說、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這節課上,不僅讓學生們立足世界,了解了四個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我們中國的文字,還讓他們知道,隨着時間的流逝,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字一直發展演變下來。在感受這份奇迹的同時,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溢於言表。

  篇二: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

  教學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掉進慣性的圈子裡,貌似千篇一律的識字課如何上出新意,上到學生的心裡去。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走進課堂,翻開語文書,該進行的是火字旁和四點底相關漢字的教學。首先從一個“吃”字入手,簡單聊一聊中國的飲食文化,引出教學內容。把要學習的內容拋給學生:“這節課你們想怎麼學?自己看看要學習的內容,拿出一個學習方案。”

  本以為學生“遭遇”這樣的問題會茫然無措,意外的是大家很認真地研究着教材,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老師,我看了一下書,都是一個生字加一幅圖,再加一個帶有這個生字的句子。我想先認識認識生字,再把句子讀一讀。”

  “我想先認識那些難寫的字,再記一記簡單一些的字。”

  學生的熱情似乎比以往高了不少。

  於是,一節識字自學課開始了。

  “我認識‘蒸’,我有辦法記住它。一個丞相戴着草帽做烹飪。”

  “我在菜譜上見過‘烤’,考試的‘考’加‘火’就是燒烤的‘烤’。”

  “我在語文書上發現了一段資料:火字旁的字與火有關,帶四點底的字有兩種,一種與火有關,另一種表示動物的尾巴。”

  “熏人的‘熏’,臭氣熏天的‘熏’是一千個黑人在做熏肉吃的意思。”

  “哈哈哈哈…… ”

  課堂上的驚喜就這樣迸發,創意課堂震撼了我。課堂是學生們的,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主人。放手,是愛的體現;智慧的放手,是明智之舉。相信走進教室的學生都擁有無限的潛能,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去成長,讓他們滿懷欣喜遇見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景。

您正在瀏覽: 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