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讀《童心說》 1200字作文 ( 手機版 )

讀《童心說》_1200字

分類:初二作文  字數:1200字  編輯:得得9

  篇名:童心說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李贄 

  出版時間:2005年6月   頁碼:P198-199 

  原文摘錄: 

  古之聖人,曷嘗不讀書哉。然縱不讀書,童心固自在也;縱多讀書,亦以護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學者反以多讀書識理而反障之也。夫學者既以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矣,聖人又何用多著書立言,以障學人為耶? 

  評析: 

  李贄是明代中晚期整個漢民族的良知,他第一個捫心自問:讀書立言是為何?人類的本性究竟如何?事實上,中國哲學至當時已有了二千餘年的歷史,正統思想的體制早已確立,儒學所產生的宋代理學已經覆蓋了當時的知識分子階層。他本應知道在這個謊言之世如此的思考只能給他帶來名聲的敗壞、輿論的指責和最可怕的殺身之禍。但李贄的思考畢竟是意義非凡的,首先而來的是他對人性的認識。當時的士人恐怕三歲時就能將“人之初,性本善”的句子掛在嘴邊,而他首先就肯定了人慾的存在。在慾念與邪惡之間顯然不至於劃上等號,但人顯然也不是生而性靜的動物。那麼可不可以說被傳承了二十個世紀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都是偽裝的呢?他驚奇地發現,這些歷代之士的書著中都是些千篇一律的主幹思想,風格壓抑(如同現今的試場的作文一樣)。假使持有同樣人生態度的人真有那麼多,為何在他們之間還存在爾虞我詐而不願互訴心聲?如此證明,這些人只是在極力掩飾自己的本性,以尋求一種毫無意義的共性。這種共性於是成了不成文的法律,為主流社會甚至是中下層社會所共同恪守——這是什麼?就是人們為自己戴上的枷鎖啊!童心(即人性最初始的共通之處)被湮沒在滾滾紅塵之中,真誠不復存在,因為我們離它已經越來越遠,以至不能看到它本來的面目了。 

  李贄在文中提到的“古之聖人”,顯然包括儒道的正宗,孔、孟應在此之列。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形象已經被象徵化,他們所代表的乃是一種維護人格的精神。也許李贄懷疑過《論文》是否是仲尼門生的杜撰,因為他編《詩》是肯定慾念的,而在自己的言論中卻極力掩飾。更可笑的是,這部作品遠比前一部更加受到傳誦——童心如何被言明?也許它依舊存在於人類的基因,但讀書卻使人類建立了功利性的生存目標,物慾也隨之水漲船高。 

  讀完文章,我們不禁要感嘆:“赤子之心,莽莽塵中,何處覓之?”李贄沒有尋找到知音之人(至少在這一點上),我們卻同樣要敬佩他的思想的力量,傲然立於幾乎空曠無人的中國哲學啟蒙運動的風頭浪尖上。 

  質疑: 

  李贄的思想並未為中國傳統哲學所接受,相反地,他屢遭當局迫害,以至於主流社會甚至無法接觸到他對人性的先驅性的解釋。但下層階級卻以其學說為名開展了風風火火的“解放人慾”之可笑行動。可否這樣說,如果上層社會無法接受某種新的觀點,它就無法引導社會的進步甚至受到扭曲?聯繫上世紀的變革運動,就是知識分子的大量介入才使得改變有了綱領性思想的支撐,以至最後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因而,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自己是在被主流思想改變而不是改變主流的思想?

您正在瀏覽: 讀《童心說》12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讀《童心說》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