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炬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pp958
他是世人最熟悉的《西遊記》中西天取經的唐僧,他更是人們最陌生的偉大的玄奘。徘徊在鳳凰山下鳳凰谷畔的玄奘故里,夢回大唐,夢回西域,夢回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依稀看見他杖錫孤征,雖九死而西邁,萬里求法的英姿。
大隋仁壽二年三月初九,洛州緱氏,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一個叫陳禕的男孩嘉誕人間。他在隋唐鼎革的動亂歲月中成長,十三歲在洛陽凈土寺出家,取法名玄奘。此後,他上長安,下巴蜀,游中原,遍訪名寺,拜謁大德,精求奧義,卓然成為“釋門千里之駒”。自後漢明帝夢感金神,遣使求法,西域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白馬馱經入洛,佛法始流中夏。但大小之乘,部派競馳,佛典不備,翻譯舛謬,佛法深廣,理解不一,以至東漢至唐,數百年間,眾說紛糾,莫衷一是。玄奘遂發宏願,誓到佛教的故鄉天竺搜求梵典,尋根求源,探賾妙門。從貞觀三年開始,玄奘孤身西遊,潛度玉門關,險逾莫賀延磧,義結高昌王麴文泰,越凌山,經熱海,至碎葉會西突厥葉護可汗,過草原,涉冰川,穿鐵門,翻大雪山,備歷艱險,百折不回,終達天竺。他不避高山峻岭,酷暑嚴寒,激流沼澤,強盜猛獸,壯遊五印度,遍參大德名師,問道訪俗,巡禮佛教聖跡。他瞻仰釋迦牟尼誕生地迦毗羅衛國的藍毗尼花園,遙聽七步獅吼;訪謁鹿野苑,虔想初轉法輪;低回祇樹給孤獨園,心會破無明之法言;登拜耆闍崛山,契感達彼岸之雷音;觀禮瞿波羅龍窟石壁,淚瞻如來妙相;禮拜釋迦牟尼苦修成道其下之菩提樹,追懷世尊涅槃之地娑羅雙樹林;苦學迦濕彌羅國,通達其所藏全部經論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在摩揭陀國五印度萬寺之首那爛陀寺,一百餘歲的正法藏戒賢法師親授他《瑜伽師地論》。玄奘通讀了寺內所藏全部佛教經論,質疑問難,精熟大小乘真義,並研習因明、聲明、天文、地理、醫學、婆羅門教及其他宗教學說,降服前來挑戰的外道。戒賢法師讓他主持那爛陀寺講席,為僧眾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他的傳奇經歷和博學聲名,譽滿印度。
曲女城無遮辯論法會使玄奘的聲譽達到巔峰。羯若鞠闍國國王、五印度各邦國的盟主、佛教護法名王戒日王,同東印度迦摩縷波國國王鳩摩羅王為爭奪玄奘,險動刀兵。玄奘見到戒日王后,暢談大唐幅員之廣,山川之麗,出產之富,文物之盛,兵戎之強,《秦王破陣樂》之壯美,唐太宗之英武,妙論大小二乘之得失,其言論風采,使戒日王及其群臣讚嘆不已。為弘揚大乘佛教,戒日王決定在首都曲女城以玄奘為論主舉辦全印度無遮辯論法會。至期,法會主持者戒日王和鳩摩羅王到,十八國王到,大小乘僧侶三千餘人到,婆羅門及其他外道二千餘人到,那爛陀寺一千餘僧人到,皆為各派高才大德,“並博文義,富贍辯才”。四方觀禮人眾彙集,或象、或輿、或幢、或幡,充塞數十里,舉袂成帷,揮汗為雨。玄奘高坐七寶論壇,主講《大乘論》。同時,按照辯論規矩,將其所著《制惡見論》作為大會辯論主題,由那爛陀寺高僧向眾宣讀,另抄一份高懸會場門口,並依慣例聲明:“若其間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斷首相謝!”一連十八天,但見玄奘雄論滔滔,更無一人敢和他論辯,其所著文,也無一人能更改一字。會畢,戒日王請玄奘騎寶象巡行,以顯榮耀,以示辯論無敵。大乘眾尊之為大乘天,小乘眾尊之為解脫天。經此一會,玄奘聲騰遐邇,名震全印度。在佛教的發源地,一個外國訪學僧人,所獲聲譽之高,亘古僅聞。
“一睹明法了義真文,要返東華傳揚聖化”。此後,玄奘在參加完印度五年一度的無遮布施大會後,思念故國心切,灑淚辭謝戒日王、鳩摩羅王及僧俗的懇切挽留,謝卻戒日王用海船送其歸國的美意,為踐當初西行對高昌王麴文泰許下的取經回來留高昌講經三年的誓約,選擇由絲綢之路南道東歸。一人一象,馱載佛經佛像聖物,歷經艱危到達于闐。此前兩年,高昌已為唐朝所滅,置為郡縣,麴文泰在國滅前病死。如今,玄奘求法功成,斯人已逝,情誼難酬,前約難踐,情何以堪!三藏法師上書朝廷,申述當初潛行西去求法之意。唐太宗接書,對他的歸來表示熱烈歡迎,特遣使迎接。貞觀十九年正月,玄奘安抵長安。大臣及市民數十萬眾,競相瞻仰傳奇大師的風采。玄奘把他帶回的貝葉梵文佛經六百五十七部,金檀佛像七尊,佛舍利一百五十粒等聖物陳列在長安朱雀大街,供人瞻拜。數十里長的隊伍,僧俗持幢焚香,散花讚歎。不久,玄奘到洛陽晉見唐太宗,問答之間,太宗對他大為讚賞,對左右侍臣嘆道:“昔苻堅稱釋道安為神器,舉朝尊之。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太宗勸玄奘還俗,參與中央政務,玄奘婉言謝絕,表示但願終生致力於佛經翻譯事業,並希望得到支持。太宗當即決定,着於長安弘福寺譯經,一切所需,統由元老大臣房玄齡解決。太宗對玄奘所述西行路上種種奇見異聞,極感興趣,對他說:“何不撰寫一書,傳於後人?”玄奘隨即允諾。這次晉見,促成了次年千古名著《大唐西域記》的問世。此後十九年,直至去世,玄奘相繼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寺,以他對梵漢二語的精通,對佛教真義奧理的精解卓識,與他的翻譯團隊一起,字斟句酌,不舍晝夜,直譯出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間,唐太宗親筆為其所譯佛經撰《大唐三藏聖教序》。玄奘應東印度國王之請,梵譯《道德經》,還將在印度已經失傳的佛典《大乘起信論》還譯為梵文,回傳印度。
早年西行求法路上的風霜雨雪和回國后累年辛勤譯經損害了他的健康。麟德元年,在距他停筆譯經僅一個月後的二月初五夜半時分,玄奘法師圓寂於玉華寺嘉壽殿,世壽六十九歲。噩耗傳出,僧俗士民無不痛哭。唐高宗悲不自勝,連聲痛呼:“朕失國寶矣!朕失國寶矣!”為表哀悼,罷朝數日。朝廷在白鹿原安葬玄奘之日,方圓五百里內百餘萬人趕來送葬,三萬餘人廬宿墓旁,徹夜守喪。
他是偉大的旅行家,褰裳遵路,杖錫遐征,歷時十七載,行程五萬里,親踐者一百一十國,傳聞者二十八國。一百三十八國的山川河流,氣候物產,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語言風俗,無不備載。中亞和南亞次大陸公元七世紀的歷史因之由混沌而明朗,由散亂而條貫,完整的佛教史因之而得以建立,一部《大唐西域記》,輝耀寰宇。他是偉大的翻譯家,他譯經數量之巨大,表義之精審,文辭之暢美,在中國譯經史上可謂空前絕後。他是偉大的殉道年者,“若不至天竺,決不東歸一步”,“寧可就西而死,豈東歸而生”!面對高昌王麴文泰敬以國師之位,唐太宗請其還俗輔政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他心如止水,志如磐石,捨身求法,終生弘法。他是聖哲,悲六道之輪迴,憫苦海之昏波,引慈雲於西極,流因明於黃河,開唯識宗,澤被有情。他是中印兩大文明交流的偉大使者,道德學問,名震西天;法雨東注,光潤華夏。他是光耀千古的智慧之炬,照破無明長夜,賜予娑婆世界眾生以光明、吉祥和幸福!
201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