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小景

  博愛,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倡導的先進思想,在當今社會越發凸顯其價值。也許它是一門抽象化的精英哲學,無法讓大眾感知其存在但其又真實存在,也許它是普世化的大眾美德,點點滴滴滲透在民族意識中,換個角度理解,博愛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愛文化在現代高度化的結晶成果,是連接中華民族愛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精神橋樑。

  博愛並不是一個不可實現的空想道德境界 ,人們之所以沒有深切感知其存在,不是因為沒有愛,而是因為太多的愛被埋沒在時空中,被愛的太多之後麻木了,太多的真愛被當成了輿論的犧牲品以及對於愛的外部因素的不信任。有時候人們會把愛當做理所當然,時間長了會覺得愛淡了,沒了,只有當新的愛的方式出現后才逐漸拾回愛的感覺,如此循環的渴望新愛又不斷的遺忘舊愛。有的時候愛被當做了自作多情,也許其中真有些自作多情的成分,但畢竟,每個人 都有愛和表達愛的權利,不能因為自己對愛的鄙視而使愛之花在含苞待放時悄然凋零,不能因為自己的主觀成見而使愛蒙塵。不可否認有時候愛也會夾雜些許功利之心和難言之情,但愛的過程是用愛裝飾的,它的感染影響力所產生的的間接社會價值會遠遠超過期望價值,太多的人沒有看到這種愛的潛在價值而拒絕認可這種愛的行為。

  愛是主觀和客觀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方面出現問題都不可能使愛從意識轉化為行動,主觀產生愛的意識,但有時候客觀無法產生足夠的力量去支持愛的實施,甚至還會釋放一種可怕的信號:愛的代價太大,讓人在愛的面前望而卻步,這是多麼的悲哀呀。

  愛可以轟轟烈烈,也可以默默無音,我始終認為所有的愛都是等值的,愛的動機方式等等因素歸根結底都是能力決定的,愛本身並無差別,而愛的能力有差別,甚至可以是天壤之別。很多時候我們都無能為力,縱然可以改變這種能力,但過程本身已改變了太多東西。也許會心想事成,也許奮鬥過程中愛的目標和對象變了,過去的所有努力如今都毫無價值,畢竟太多的東西我們無法決定,包括愛。

  博愛作為一種人文關懷,要愛的寬容,愛的大度,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多麼真切的博愛情懷呀。博愛的主題是愛,其核心和精髓是“真”,真為愛,愛即真。有一個詞叫做“真愛永恆”,“真”與“愛”在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相遇並非巧合,而是其內在都傳達着人性的美好追求和嚮往,在人類的靈魂意識中,“真”與“愛”的本質是一致的。

  人生意義的評價標準不是看活的最長,而是看活的最多。博愛之心是宇宙意識對人類的期望,懷着博愛之心去思善行善,使人生終點時靈魂的品格比起點時有所提高,這或許是我們 應該做的。

您正在瀏覽: 博愛
網友評論
博愛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