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歌 > 抒情詩歌 > 辛亥年,那一場燃燒的火焰

辛亥年,那一場燃燒的火焰

手機:M版  分類:抒情詩歌  編輯:小景

辛亥年,那一場燃燒的火焰 標籤:辛亥革命

  本博主謹以此歷史敘事詩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作者:聞一不多

  (一)

  乙未年的春天來得格外遲些,

  甲午海戰已成為蒙在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恰逢三年一次的京城會試,

  舉子們再也坐不住書齋的冷板凳,

  浩浩蕩蕩會聚正陽門,

  康有為,梁啟超,一千三百人,

  長跪箭樓下,

  “公車上書”舉過頭頂。

  秀才造反齊聲吼,

  朝野上下為之震。

  光緒皇帝臉白如紙,

  傷心惶恐猶如亡國之君。

  可恨那李鴻章簽了馬關條約,

  竟把朝鮮、台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

  統統割給了日本人。

  養心殿窗外隱約傳來舉子們的吶喊聲,

  “拒和、遷都、練兵、變法”八個字,

  撥動了弱國弱君那顆圖強的心。

  可惜仍受那老妖慈禧的牽制,

  羸弱的手不忍落筆,

  一滴墨,一滴淚,

  光緒的雄心冰消瓦解哭出聲。

  馬關條約的簽訂,

  比甲午海戰失敗更讓人憤怒與震驚。

  老人們嘆息“中國完了”,

  ——“中國不會完!”

  這是一個低沉的聲音。

  他的名字叫孫文,

  出生廣東香山翠亨村。

  李鴻章喪權辱國的行徑,

  猶如一桶冰,

  澆滅了他溫和改良的救國心。

  如今只有一條路:

  揭竿而起武力推,

  驅除韃虜復中華,

  建立共和體制之民政。

  一八九五年重陽節,

  孫文率領興中會,

  策劃第一次廣州起義,

  他的同鄉陸皓東,

  繪製了一面青天白日旗。

  義軍成立敢死隊,

  計劃攻下督衙門。

  行動泄密遭搜捕,

  陸皓東吞下起義軍名單,

  成為革命犧牲的第一人。

  蘭溪環繞翠亨村,

  金檳榔山像一道綠色屏,

  陳粹芳連夜報信孫夫人。

  孫母一聽造了反,

  兒子從小不安分,

  自比天王洪秀全。

  十七歲那年砸的是村裡的北神殿,

  可這回他要砸的是皇上的金鑾殿。

  孫家老小連夜逃往檀香山,

  孫文再次逃香港,

  只因清廷照會港總督,

  五年之內不能上港島。

  一行人只好渡海去日本,

  誓言高舉反清旗,

  東山再起中華興。

  (二)

  養心殿里光緒帝,

  眼看天朝日薄西。

  正為變法傷腦筋,

  康樑上書看了好幾回,

  直貶時弊,

  改弦更新。

  光緒召見翁同龢,

  變法自強動了心。

  可恨頑固派告了密,

  正受慈禧窩囊氣。

  六百里加急上奏章,

  廣州謀反跑了孫文。

  晨霧迷濛鎖神戶,

  流亡日本長衫客。

  剪斷辮子穿西裝,

  從此喚作孫中山,

  便去歐美訪華僑。

  第一站到檀香山,

  早有家人先期至。

  大哥孫眉辦農場,

  賣牛千頭資起義,

  起義失敗愧對兄。

  兄長大度為後盾,

  中山革命有信心。

  橫穿美國大陸,

  一路發動革命。

  來到英國遭密捕,

  消息公布獲自由。

  轟動一時革命家,

  倫敦蒙難舉世名。

  戊戌變法遭失敗,

  新政正好一百天,

  光緒也成階下囚。

  可嘆維新六君子,

  被綁菜市砍了頭,

  幸有康梁逃出來。

  譚嗣同最有種,

  本可逃走不願走,

  我自橫刀向天笑,

  甘為維新拋頭顱。

  風雲變幻庚子年,

  國內鬧了義和團,

  八國聯軍亂北京,

  生死抉擇在一懸。

  革命黨人起響應,

  鄭士良入惠州,

  史堅如入廣州。

  中山秘密回上海,

  籌措經費幾輾轉,

  宋家捐了一箱錢。

  連夜返日買武器,

  遂設總部在台灣。

  一九零零年十月六日,

  沙灣義軍一聲吼,

  沖向清兵大營壘。

  不日攻佔新湖縣,

  義軍發展二萬餘。

  只因奸佞日本商,

  運來武器是廢鐵,

  更有伊藤斷後路,

  惠州起義又失敗。

  (三)

  “恨呀,恨呀,恨呀!

  恨的是滿洲政府,

  不早變法。”

  翻開近史奇文《警世鐘》第一頁,

  一個看似下里巴人的俚語,

  出自二十八歲的留日學生,

  來自湖南新化縣的陳天華,

  《猛回頭》是他的另一部奇文。

  最早欣賞到這兩部巨作的有:

  禹之謀,蔡鍔和黃興,

  風雲初會——他們都是湖南人。

  在七月炎熱的東京弘文學院,

  一起朗誦誓言喚醒國魂民心。

  還有兩個忘年之交的湖南人,

  一個是年僅十九歲的鄒容,

  一個是年長十八歲的章太炎,

  留日回國后,

  謀職上海灘。

  一本小冊子,

  名叫《革命軍》。

  “各出其九死一生之魄力,

  以驅逐凌辱我之賊滿人……”

  章太炎讀過這喚起民心的雄文,

  連同自己寫的斥辱皇上的文章,

  推薦給《蘇報》主筆章士釗。

  就像是一隻帶刺的小蜜蜂,

  它的嗡嗡聲觸動了腐朽的大蜘蛛網,

  一百八十九封密電文,

  製造了轟動一時的“蘇報案”,

  章太炎身陷英租界監牢,

  鄒容亦隨即慷慨上法庭。

  章太炎獄中題詩贈鄒容:

  “英雄一入獄,

  天地亦悲秋。”

  鄒容揮毫答詩曰:

  “昨夜夢和爾,

  同興革命軍。”

  相約絕食七天後,

  體弱的鄒容竟病倒,

  且笑且哭且大罵,

  他是高呼“共和國萬歲”死去的第一人。

  章太炎出獄到日本,

  恰逢黃興、宋教仁。

  孫中山歐洲歸來風雲會,

  革命力量結同盟,

  救國當前謀統一。

  一九零五年七月三十日,

  暴風雨般的掌聲,

  樹林一樣地舉臂,

  中國同盟會告成立,

  公推中山為總理,

  通過十六字綱領:

  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

  幾百人莊嚴宣誓,

  幾百人吼着自己的大名。

  各路諸侯同盟會,

  雖有未來國旗爭,

  知系烈士鮮血染。

  從此革命孫與黃,

  患難與共赴死生。

  留日青年紛紛來入會,

  鑒湖女俠有秋瑾,

  成為浙江主盟人。

  可嘆悒鬱悲憤陳天華,

  再寫警世絕命書,

  以身投海祭革命。

  為絕望尋死亡,

  為希望求戰鬥。

  黃興回國,

  秋瑾回國。

  “拼將十萬頭顱血,

  定把乾坤力挽回。”

  告密!又是告密!

  安慶斬了徐錫麟,

  紹興秋瑾被圍困;

  摯愛深情,

  滿眼血痕。

  詩人,女俠,革命者,

  紅光一閃頭落地,

  秋風秋雨愁煞人。

  (四)

  寒風凄切地卷過宮廷,

  卷過行將死亡的清朝,

  卷過行將朽木的慈禧。

  一九零八年的冬天,

  廢帝光緒孤獨地死去,

  三歲的溥儀蹣跚登基。

  喪鐘又敲響,

  哀音繞京城。

  一帝一后兩天死,

  腐朽的封建王朝似大廈將傾。

  圓圓的腦袋袁大頭,

  本是清廷馬前卒,

  滅了六君子,

  剿了義和團。

  一品大員擁兵重,

  權力角逐起蕭牆。

  攝政王載灃擬諭旨,

  袁世凱革職回家養足疾。

  小妾五兒暗牽線,

  老袁拒絕見黃興。

  香港檳榔嶼,

  孫黃再謀廣州起義。

  一九一一年,

  三月廣州花似海,

  八百先鋒寫遺書。

  夜色憐香溫柔冢,

  年輕會員陳鏡波,

  叛變告密攪亂了起義。

  十八勇士激戰總督府,

  亂髮在晚風中飄拂,

  喻培倫最後一顆炸彈,

  染着鮮血在烈火中倒下。

  辛亥武昌發洪水,

  山雨欲來風滿樓。

  席捲江城保路潮,

  封了大江報,

  捉了詹大悲;

  新軍青年起激憤,

  秘密商議武昌起義。

  文學社首領蔣翊武,

  推為起義軍總指揮;

  共進會首領孫武,

  推為起義軍參謀長;

  襄陽劉公資起義,

  預選湖北軍政府總理。

  南湖炮隊起爭鬧,

  八標三營開炮未打響。

  全城開始大搜捕,

  劉公身份已暴露,

  匆匆出走楊玉如家。

  巡捕前來捉劉公,

  楊妻吳靜玉吞鏹水,

  成黎明前的殉難者。

  慷慨殉難的革命者還有:

  彭楚藩、劉堯澄、楊洪勝。

  只因孫武造炸彈,

  不慎爆炸驚租界。

  小朝街85號被包圍,

  起義計劃全泄露。

  革命者倒下后,

  十月十日那一天,

  恐怖氣氛下,

  一個士兵高呼“反了!”

  總代表熊秉坤開了第一槍,

  很快結集起一支四十多人的隊伍,

  舉起了第一面導致專制崩潰的義旗,

  舉起了第一面催生民國誕生的義旗。

  這是人類革命歷史上一次真正的奇迹,

  孫中山遠在北美,

  黃興遠在香港,

  宋教仁譚人鳳在上海,

  劉公逃亡,

  孫武負傷,

  蔣翊武發出起義命令后被迫轉移……

  “起義嘍!”

  “推翻滿清嘍!”

  一群無名士卒的呼號和槍聲,

  驚天動地。

  南湖炮隊起響應,

  與工程八營會合進城;

  佔領楚望台,

  佔領蛇山。

  向著督署衙門開炮!

  向著清兵八鎮開炮!

  向著封建專制開炮!

  熊秉坤下達十道令,

  呼號湖北革命軍,

  完成武昌獨立。

  吳兆麟出任臨時總指揮,

  命令各路人馬進攻督署。

  熊秉坤組織敢死隊,

  兩桶煤油燃烈焰,

  革命軍吶喊衝殺去,

  衝進了總督衙門,

  衝進了諮議局。

  天亮了,

  熹微的曙光升起來了。

  滿人瑞澄棄甲而逃,

  革命軍控制了整個武昌城,

  在奧略樓前升起第一面共和旗幟,

  紅黃黑三色九角十八星旗,

  彷彿一片燃燒着的火焰,

  向著浩瀚的江天噗噗飄飛。

  (五)

  武昌光復后,

  革命軍議決成立軍政府,

  請來前諮議局長湯化龍,

  又從床底下拖來黎元洪,

  拱手讓他做都督。

  詹大悲越獄舉義旗,

  蔣翊武聞訊來會合。

  漢口漢陽立督軍,

  武昌一舉天下應,

  南方各省紛獨立。

  腐朽清廷如坐針氈,

  載灃奕劻明爭暗鬥,

  大戰在即無將可用。

  袁世凱三年蟄居鄉村,

  亂世危局欲捲土重來;

  嫉恨革命黨人與他爭天下,

  吳祿貞謀聯晉義舉遭暗殺。

  袁大頭一品頂戴下漢口,

  馮國璋揚言半月克武昌。

  黃興輾轉赴武昌,

  公推戰時總司令,

  誓言保衛漢陽,

  奪回漢口。

  這裡有荒山上的猛獸,

  也有沼澤里的爬蟲。

  軍令一傳達,

  有的協統抱雛妓,

  有的軍官摟新娘。

  湖南來的學生兵,

  十六七歲戰沙場。

  黃興親率主力正面進攻,

  終因側翼未到陽夏戰敗。

  黃興敗走赴南京,

  蔣翊武代理戰時總司令,

  儘管內部受排擠,

  誓言流盡最後一滴血,

  也要守住武昌城。

  疾風知勁草,

  各地起響應。

  上海陳其美宣言獨立,

  扯下商會廣場黃龍旗,

  率領義軍攻打製造局。

  昨日還是階下囚,

  今日凱旋作都督。

  一隻烏篷船,

  駛向嵊縣四明山,

  革命友黨周樹人,

  秘密動員王金髮,

  參加杭州大起義。

  王金髮血戰一夜攻撫台,

  蔣介石活捉巡撫佔頭功。

  革命的衝擊波,

  從武昌,到上海,

  從杭州,到南京,

  江浙聯軍下檄文,

  徐紹楨首占孝陵衛。

  “南京王”張勳本是殺人魔頭,

  平生貪好兩樣:白金、白板女人。

  這回他頑固垂死守,

  午夜接到袁世凱的撤退令,

  聯軍乘勢一舉攻克南京城。

  流亡海外的孫中山回國,

  上海彩旗飄揚,軍樂齊鳴,

  汽笛,炮聲,歡呼聲,

  黃興、陳其美、宋教仁,

  跳上靠岸的輪船,

  緊緊地握手,

  簇擁着革命領袖孫中山。

  昔日太平天國天王府,

  今日臨時大總統府禮堂。

  五十年前的洪秀全,

  打倒皇帝做皇帝。

  五十年後的孫中山,

  推翻帝制建民國。

  一九一二年元旦,

  十七省代表聚一堂,

  二十一聲禮炮響,

  中國第一個大總統宣誓:

  傾覆滿洲專制政治,

  鞏固中華民國,

  圖謀民生幸福……

  北伐軍打到了京畿,

  袁世凱使出了奸計,

  汪精衛從中斡旋,

  促南北議和,

  攫總統之位。

  天下為公孫中山,

  為避流血辭總統。

  清廷隨即頒詔書,

  宣布退出皇帝位,

  袁世凱宣誓就任大總統。

  二千七百多年的帝王紀年結束了,

  第一個立志建立民國的平民革命家,

  成為了真正的平民。

  (六)

  孫中山下野,

  黃興留守南京。

  宋教仁建言成立國民黨,

  通過參議院大選,

  實行責任內閣制,

  掌握中央政權,

  管理一個新國家。

  農林總長宋教仁,

  北京會見李大釗,

  又見楊度、章士釗。

  楊度抱怨袁世凱專制,

  但不贊成責任內閣制。

  章士釗提出毀黨造黨,

  重新組建兩大黨,

  兩黨各自提政綱,

  全體國民來選擇。

  唐紹儀為總理,

  本是民國第一任,

  受北洋軍閥壓制,

  親歷北京第一幕假民主的鬧戲,

  兩個半月離職去。

  袁世凱發邀請,

  孫中山隻身赴北京,

  個人安危置身外,

  一路宣傳民主共和,

  轟動古老北京城,

  贏得平民齊歡呼。

  出席國民黨成立大會,

  與黃興宋教仁等同為理事。

  中南海居仁堂,

  袁世凱與孫中山第一次會面,

  探討治國之良策。

  務使耕者有其田,

  建立銀行興紙幣,

  吸納各界人才建大業。

  袁世凱不免暗驚魂,

  假意推讓總統位,

  孫中山表示十年不競選,

  只願做個鐵路督辦,

  造好鐵路二十萬里。

  皇室宗黨要暗殺,

  中山毅然無畏懼,

  親訪攝政王載灃,

  宣講滿漢各族是一家。

  不日黃興也來京,

  忙着視察和演說。

  宋教仁辭職去南方,

  與黃興重逢在武昌。

  黃興督辦漢粵川鐵路,

  一年後的武漢已是風雪漫天。

  革命內部幾番火併,

  蔣翊武被取消了代總司令,

  幸虧他保全大局告全社,

  才免於更大的流血事件。

  九年沒有回故鄉,

  憶當年,

  與黃興馬福益圖謀舉義。

  今回長沙,各界歡迎;

  又回桃源,慈母垂淚;

  鄉親來看,踏爛門檻。

  宋教仁別鄉到上海,

  國民黨選舉獲大勝。

  組閣主政在望,

  書生意氣北上,

  不幸在上海車站遇刺,

  冷酷無情兇手射出了致命的一擊。

  搶救無效而亡,

  一代英才堙沒。

  壯志未酬身先死,

  三十一歲祭憲政。

  前年殺吳祿貞,

  去年殺張振武,

  今年又殺宋教仁。

  悲憤浪潮來,

  討袁風暴起。

  袁世凱五國銀行借了款,

  大肆收買官僚和軍隊,

  討袁勢力崩潰了。

  黃興等人被通緝,

  再次流亡成浪人。

  中山重建革命黨,

  黨員宣誓按手印。

  黃興對此有分歧,

  悄然離日去美國。

  孫中山正在醞釀第三次革命浪潮,

  宋慶齡來到了他身邊,

  一顆年輕的女人心,

  投入到革命的火熱的胸膛。

  野心、權力和貪慾攜起手來,

  袁世凱開始了恢復帝制的春秋大夢。

  黎元洪受封武義親王,

  孫武受封義勇侯,

  蔣翊武常德起義敗走桂林,

  被軍閥陸榮廷殺害。

  武昌首義元勛逃的逃,

  受封的受封,

  殺的殺。

  還有一個人,

  老袁不放心,

  那個與小鳳仙故作萎靡之態的蔡鍔,

  當著一心專制復辟的腐朽面孔,

  假意主張君憲政治。

  這才定下洪憲皇帝的年號,

  登上了中華帝國的皇位。

  蔡松坡秘密出京城,

  歷時月余到雲南,

  滇軍興師護國軍,

  打響討袁第一槍。

  雲貴川黔紛紛獨立,

  通電全國取消帝制。

  這個歷朝歷代最短命的皇帝,

  八十三天風雨飄搖,

  袁氏夢想落空了。

  一代奸雄機關用盡,

  眾叛親離,

  一片咒罵聲中死去。

  前清遺老張勳,

  帶五千辮子軍,

  跪請十二歲的廢帝溥儀重新登基,

  保皇黨們群魔亂舞。

  復辟不得人心,

  民意豈容強擄?

  這個以拙劣的形式複製的贗品,

  在人民的憤怒聲討中,

  結束了這場復辟的醜劇。

  (七)

  春天到來的時候,

  黃興回到了他的祖國,

  與孫中山再次重逢,

  共同為民國而奮鬥終身。

  十月十日辛亥革命五周年,

  黃興參加國慶節,

  他看到殷紅的美人蕉,

  思緒萬千;

  他想起南方出現的新軍閥,

  憂心忡忡。

  隔了二十天,

  夜色籠罩着無邊的黑暗,

  一代革命梟雄突發胃出血,

  平靜地閉上了雙眼。

  消息像劈頭落下的一聲巨雷,

  震驚了正在日本就醫的蔡鍔。

  望着窗外的一切,

  他感到特別孤獨、悲涼和憂憤。

  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

  病榻上為黃興寫了一篇祭文。

  一代護法將領,

  三十四歲英年,

  思念故國,

  憂心時事,

  終因喉疾不治抱恨而終,

  與黃興辭世只隔了八天。

  將星隕落,

  湘江嗚咽,

  長沙籠罩在一片哀榮的氣氛里,

  全城民眾先後迎接黃興和蔡鍔的靈柩。

  滿江哀音,

  兩岸哭聲,

  嶽麓山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大典。

  埋在兩位開國元勛墓地身邊的還有:

  陳天華、焦達峰、蔣翊武、禹之謨、宋教仁……

  你生命告終,

  威名卻遠揚。

  你故鄉的謳歌,

  記述她英雄兒子的勝利,

  記述他刀劍的格鬥,

  他打贏的戰役,

  他建立的功勛,

  他所奪回的民主!

  他所奪回的自由!

  2011年10月寫於長沙

您正在瀏覽: 辛亥年,那一場燃燒的火焰
網友評論
辛亥年,那一場燃燒的火焰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