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篇一: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個是備受壓榨的工廠女工,一個是貧困窘迫的知識分子,兩個同病相憐的人兒在小說中相遇了,他們由素不相識到後來互相關切同情,而女工的善良和真誠感人至深,她那不被貧困、苦痛所泯滅的人性之光,不僅在當時的黑暗中熠熠生輝,也在如今的社會中十分珍貴。

  小說的背景是在民國時的一個小租屋,那時侯,人們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我”因為沒有工作只得租一間破房子,女工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卻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可能開始讀的時候會想這個女工會 在某個晚上偷“我”的東西,因為在我們看來,人為了生存,會不擇手段地攫取身邊的東西。但出人意料的是,女工並未行竊,而是擔心“我”不走正路,發不義之財,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

  相對而言,如今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優越的,我們不必為交不起房租而擔心,也不必為填不飽肚子而着急,但是我們確實感受到我們的精神生活實在太空虛了,我們的精神高度也實在太低下了。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幅照片:一個懷抱嬰兒的母親在公共 汽車上,手扶扶桿艱難地站着,而旁邊就是一位年輕的小姐和一位健壯的青年。這兩個人似乎都被窗外的什麼東西吸引住了,卻都目不轉睛地盯着窗外看,好象絲毫沒有覺察到身邊有一位需要幫助的母親。我不禁要想,窗外的水果就真的有如此大的誘惑力,讓兩位青年如此的專註?不用說大家都會明白,這兩位青年只是想逃脫讓位的義務。可也真的難為他們如此受罪了。這看上去是多麼的噁心,但多的是讓人傷心。不是嗎?就為了一時的舒服,而寧可昧這良心忍心讓這位母親站着受累,事情雖小,但我們不禁要問:這樣做的人,他們的良心何在?

  因此我要呼喚真情,我不奢望有像郁達夫小說中所描述的那麼真摯,只渴求在我們身邊少出現些類似的畫面,多一些謙讓的鏡頭,這就足夠了。

  篇二: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一曲離殤嘆惆悵,失意文人遇紅娘。

  悠悠情絲兩不忘,人間若此何彷徨!DD題記

  近日,偶然讀了郁達夫的短篇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感慨頗多,放下書來,舉目遠望,靜思良久。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個是寒酸潦倒的文人墨客,一個是備受壓榨的工廠女工。一個貧民窟的小房間里,承載着兩個同病相憐的人最簡單的夢。在自身物質條件困窘的境遇里,兩人卻相互關心,彼此體恤。那“人間自有真情在”的真理,在這篇小說里慢慢流淌。

  小說通過“我”和二妹的情感變化DD由開始的互不相識到日漸相熟,從心懷疑懼到惺惺相惜,從沉默不語到互訴衷腸,再從橫生誤會到矛盾浮出,直至最終盡釋前嫌、誤會解除,展現了在困苦和貧窮的灰塵中依舊閃耀如花火的人性與真情。但是,小說並沒有到此戛然而止,結尾處寫到:“天上罩滿了灰白的薄雲,同腐爛的屍體似的沉沉地蓋在那裡。雲層破處也能看得出一點兩點星來,但星的近處,黝黝看得出來的天色,好像有無限的哀愁蘊藏着的樣子。”病態的環境將“我”憂鬱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給人以無限想象,讓人回味無窮。

  姑且不論小說在當下社會中的現實意義,單是靜靜讀上一遍,就能給人以靈魂上的慰藉。小說中的“我”蝸居、貧困、孤寂,這樣的人在當代大學生中又何嘗是少數呢?那些苦苦掙扎的蟻族、那些奔波於市區的求職者、那些屢屢碰壁的創業者,不也在經歷小說中“我”這樣的階段嗎?為了生計而奔波,在困難的日子裡,默默忍受宿命的苦楚,默默堅守良善的本性,當遇到相同的境遇者時若如陳二妹一樣,輕道一句:“唉!你也是同我一樣的嗎?”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慰藉?

  小說題為《春風沉醉的晚上》,其內容卻並未描寫過多的春風,但在細細品讀過以後,卻總有一種被春風吹過的沉醉之感。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僅是感到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小說里有關“我”的情感的種種描述已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有時忽然會想:若自己是小說中的“我”,那該如何是好?由此,心中便不免一震。郁達夫先生用含蓄的筆觸,將憂鬱與孤寂的情感傳達到人的心底,在給人以無限美的享受的同時,也給人以啟迪。

  回到現在,在這“人間四月天”的日子裡,春風吹過的晚上想必也是有的,但在當今的社會裡,又有幾人去享受了呢?又有幾人會真正沉醉在這四月的春風裡呢?

  篇三: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我總覺得這話有幾分矯情,還有幾分不敬,讀書終究不是未老徐娘頰上的脂粉,勉力遮瑕的工具。讀書呢,既不必給自己編排太多理由,也不必野心勃勃預算太多收益,只管沉下心來,直沉到字裡行間,沉到與作者肝膽相見時,真意自見,且往往收穫良多。有人說:詩歌是文學中的大家閨秀,散文是小家碧玉,小說則是青樓女子。話雖調侃,不無道理。我以為小說是好東西,它既不比詩歌矜傲,也不像散文任性,一篇好故事足可調眾人口味:或見其心性,或品其風格,或揣其見解,或尋其章法,或探其工筆,或摹其辭藻,再不濟的總還可以看看戲或啼笑幾聲。

  就好像目下的這篇——《春風沉醉的晚上》,寫一個潦倒的讀書人與一煙廠女工惺惺相惜的一把碎片。作家平平淡淡瑣記,寫得卻十分見波折:一邊是困窮賦閑的書生,蝸居在大上海一隅濕暗的樓閣間,既無所事事亦無所適從,靠讀書與塗鴉打發日子;另一邊是間壁同寓的煙廠女工,一介孤女。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使二人由互不相識、心懷疑懼到惺惺相惜、互相扶助,那窮書生感激之餘,幾乎愛上女子。由相見不識而日漸相熟,又互訴衷腸繼橫生誤會,再而矛盾浮出,終於盡釋前嫌,直到這裡小說走的都是才子佳人小說的老路,只等一着“大團圓”便收筆了事。然而故事卻在“我”的自慚中戛然止筆了,餘音裊裊,餘味不絕,令人沉醉。未將那一字說出,乃是作者之智慧處。

  郁達夫是擅於以主觀情緒來結構小說的作家,在《春風沉醉的晚上》中,並不複雜的情節只消三兩片斷展現,巧妙迴避了對繁複、周密現實生活的描繪;取而代之充盈於作品中的是豐富多變的情緒:時而憤懣難平,時而憂慮無奈,時而竊喜,時而微嘆。這類不以情節勝出的小說,尤其需要讀者多一份耐性與細緻,方能夠體會它的好處。一瞥眼神,半片動作,數語對白,無聲喟嘆,甚至一領破棉襖,兩堆舊書稿都融進了作者幽微的情思,不仔細咂摩咀嚼,如何得知?這樣文字的好處並非人人能悟到,也因此悟到才覺珍貴。

  故事並不鮮亮,整篇小說的色調正如文末這樣寫道:“一聲二聲清脆的歌音,帶着哀調,從靜寂的深夜的冷空氣里傳到我的耳膜上來……天上罩滿了灰白的薄雲,同腐爛的屍體似的沉沉的蓋在那裡。雲層破處也能看得出一點兩點星來,但星的近處,黝黝看得出來的天色,好像有無限的哀愁蘊藏的樣子。”真真無一字談情,無一字不含情。

  郁達夫向以“自我小說”寫作而聞名,《春風沉醉的晚上》也是這樣一部寫“我”的小說。困頓的書生,苦命的孤女,一樣的生計艱難,也一樣的心地純善。面對命運的困境,兩人都沒有激烈地掙扎,只是各自默默守住良善的本性,默默忍住宿命的苦痛,有緣相逢,便道一句:“唉!你也是同我一樣的嗎?”全當是莫大的慰藉了。或許我也被這春風催得沉醉了,兩人的影像在眼前漸漸模糊起來……隱約聽到琵琶聲聲,千載之上,潯陽江畔,司馬青衫是不是也對那琵琶女微微地嘆着說一句:

  “唉!你也是同我一樣的嗎?”

您正在瀏覽: 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網友評論
春風沉醉的晚上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