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陶淵明有感

讀陶淵明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讀陶淵明有感

  齊小鹿

  其實相比與"陶淵明"這個正氣凜然的名字,他的另一個名字——陶潛,簡直就是他這一生最真實的寫照。雖然為了家族為了妻兒,他也不得己幾次步入仕途,但是他在歷史上的留名,還是個偉大的田園派詩人。

  來,先簡單介紹一下陶淵明的生平。

  陶淵明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五十多年後東晉亡,立了南朝。陶淵明一生處於戰亂時期,因此對軍閥豪族這類避之惟恐不及。可能這就是他日後"性本愛丘山"的起源吧。

  陶淵明的家族當時都是當官的。從曾祖父到祖父,族裡人都是各種武將太守。在家族門第觀念深入血液的魏晉,即使陶淵明想逃避,迫於家族迫於生活也得妥協。

  其實陶淵明日常生活隨意的很,看不慣官場污濁乾脆就拍屁股走人,這也是蘇東坡最欽佩陶淵明的地方,因為蘇東坡做不到啊!別說蘇東坡了,中國文學歷史名人這麼多,即便是李白杜甫,寫了那麼多名山大川,卻也只是接近陶詩的境界而已。王國維不是說了嘛,詩歌的最高境界就是物我兩忘,詩人與自然渾然一體。而陶淵明,堪稱"無我境界"第一人。

  陶淵明的名作《歸去來兮辭》就是他拍屁股走人後留下的。當時上級領導來視察,吃吃喝喝不說,還擺譜。一個小官竟要求陶淵明用非常正式高級的禮節去迎接他。剛好前段時間跟陶淵明感情深厚的妹妹去世了,本來陶淵明心情就不好,領導這麼一刺激,陶淵明乾脆回老家了。

  《歸去來兮辭》還是很長的,這裡就不貼了。單單貼一句"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大家感悟吧!

  陶淵明再一篇名作,就是《桃花源記》了。當時五十八歲的陶淵明,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社會之中,政治黑暗百姓遭難。陶淵明無力改變,只能在文章中尋找精神寄託。

  可惜的是,陶淵明給了大家一個"桃花源",可自己卻被現實折磨的一年不如一年。窮到別人請他喝酒,他光着腳包着頭巾就去了,因此同一張桌子上那些當官的都看不起他。

  陶淵明晚年時又有人別有用心地請他出山做官,即使五個孩子眼巴巴地瞅着那人送來的米和肉,陶淵明還是拒絕了。他說:我還不夠賢士的資格呢,我不去。你把東西拿走吧,我還餓不死。

  次年十一月,寒冷的冬天,陶淵明死於貧病交困。

  一代田園詩人就這樣走了。他的軀體託付給永遠沉默的山丘,只要山丘在,陶淵明就還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

  最後貼一句陶淵明生前寫給自己的輓詩做結束吧!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您正在瀏覽: 讀陶淵明有感
網友評論
讀陶淵明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