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講完這節課,我感到語文課堂一定要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鐘內最大容量地去訓練學生的語文素質。“文以情而發,”我始終還是堅信這樣的一句話,因此在課堂上我僅僅抓住“秋思”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詞語、句子進行品讀和賞析,品讀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同時對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拓展延伸,像講到“昏鴉”時,我讓學生讀相關詩句“飢空籬雀,寒棲滿樹鴉。荒涼池館內,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鴉何處落,野渡少人行。黃葉聲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昏鴉”意象的理解。

  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聯想的能力,我採用“學生自己用話描繪詩歌”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在這節課上,我講的語言還是太多,不能夠做到簡煉,在教學有序的銜接時,不能夠做到很好地過渡,過於太強勢,課堂設計的教學問題還不能夠具有開放性,在講這首小令的情語時“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時,沒有做到深入下去,給人一種沒有沉下來的感覺,有的只是泛泛地講,沒有點到重要內容上。

  篇二: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馬致遠的小令名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教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長教”的原則,先讓學生在背熟原文的基礎上了解作者的情感,與選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然後讓他們改寫成習作,重點訓練學生“融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為了達到這節課的訓練目的,我先跟學生一塊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卻為世人所知曉,不失為千古絕唱。本小令於短短二十八字中,刻劃出一幅非常真實生動的秋郊夕照圖。在蕭瑟蒼涼的秋景中,敘述出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讀來,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淚下……

  仔細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為兩幅:

  第一幅畫是由作者精心選取的九個名詞、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的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幾根枯藤纏繞着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凄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戚。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着,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再讀下去,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依稀裊起的炊煙的農家小院。這一切,怎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呢。在這裡,作者以樂景寫哀情,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內心那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抒寫了作者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的情感: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着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凄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

  古人說“悲落葉於勁秋”,在深秋的風中,馬致遠將各種景物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達情,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秋郊日暮羈旅圖,讓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唏噓不已。

  也許是初一的孩子涉世未深,學生的當堂改寫的小習作不能很好地體現令中那種天涯羈旅漂泊人的孤寂與無奈,但在習作的路上,他們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後教學的道路上,我會繼續引導他們體會這種寫作方法。

  篇三: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我在深圳市翠園中學東曉校區初一4班執教了《天凈沙·秋思》。《天凈沙·秋思》系馬致遠的小令名作,被稱為“秋思之祖”。作品內容本身,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敘述羈旅漂泊人,時逢黃昏,感而發,發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將課堂處理為五個環節:一、導入:讓學生談談近來學詩的心得,學生回應喜歡詩,喜歡其詩歌美。我隨即順勢導入,這節課就是要從《天凈沙·秋思》入手來品嘗詩歌的美。二、齊讀,感受韻律美。提供小令常識資料給學生閱讀,再讓學生從節拍、押韻、句式來感受其韻律美。三、自讀,描繪畫面美。要求學生任意挑選文中的一個景物詞句,合理想象,擴寫成一個小段落,展現出一個畫面。四、品讀,體驗意境美。先介紹馬致遠概況,了解作者生平經歷,隨後讓學生結合文中景物描寫,以“這個詞讓我感到。”為形式,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五、研讀,賞析語言美。讓學生找出欣賞的詞句,研品其表現手法,與同學分享。

  課後,楊特及同仁們精妙的點評,一語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反思課堂中,儘管諸如課堂主線、“瘦”“夕陽”的點化等多處得到大家的認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進,尤其是以下四點:1、第三環節的擴寫與第四環節的說一句話可考慮合併進行,以避免學生思維重複,騰出有更多時間給學生思考。2、“老”、“昏”、“古”等字僅停留在表面字義理解上,仍需引導學生更學深入品賞,感受其荒涼的氛圍。3、“斷腸人”的情感體驗仍不夠深入。當學生首次提出“斷腸人”讓其感受到悲傷時,可順勢追尋,讓學生思索“斷腸人”在悲傷什麼?嘗試換位思考,假如你遠在異地他鄉,會有何感受?從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題。4、可在教學中納入比較手法,如格律詩與小令形式比較,《秋天》(何其芳)與《秋思》(馬致遠)的感情基調比較等,從而彰顯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學地位。

您正在瀏覽: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天凈沙秋思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