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一)

  本節課最大的優點我想應該主要是通過多媒體輔助手段,提供大量與《再別康橋》有關的信息。很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表現如下:

  1、創設情景,誘導思維,激發興趣。

  我在導入課文和介紹徐志摩時,通過播放歌曲《再別康橋》,附上劍橋的風景圖片, 緊接着出示3張徐志摩的照片和播放《海上名人錄--才情徐志摩》視頻和情景模擬,拉近了學生與語文的距離,逐層推進,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激發學習《再別康橋》的興趣。

  2、巧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體現分層教學。

  本課的提問設計層層遞進,逐級攀登,讓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在講述意象和意境時,設置的問題是有淺入深。為的是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所以有一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能回答出“第一節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這個問題后,就搶着回答下面的問題。

  3、自主探究與小組競賽相結合。

  自主學習是課堂上比較常用的方法,而且是學生學習很有效的方法,但現在社會更強調團隊合作,所以我設計學生協作討論這個環節,希望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期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4、注重誦讀的學習方法 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制衡”及評價的方法。

  在這節課中,我很強調學生的誦讀的學習方法的學習,效果還不錯。有一個音色比較好的學生,在配樂播放鋼琴曲《神秘園》時,朗誦出了詩歌那種特有的感覺。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二)

  教學《再別康橋》,雖然經過反覆備課,似已胸有成竹,可是面對一個陌生的班級,還是不能靈活地駕馭課堂,有些環節處理上略顯急促,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完全體現,留下了不少遺憾。

  一、過於注重課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學生的實際引導

  《再別康橋》是首優美的現代抒情詩,抒發了詩人徐志摩在離別母校時對康橋無比眷戀、喜愛之情。我抓住“再別”這文眼由學生回憶學過的離別詩進行導入。一開始學生就給了我一個冷反映,大多數學生沒能回憶起離別詩,只有一位學生說出李白的《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之後就一陣沉默。而我急於想完成此環節,就引導學生回憶《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后,又說出了一些送別詩的詩題:如《淮上與友人別》《送元二使安西》《送別》,就匆匆進行小結引入:在這些離別詩中詩人要離別的對象大都是故人,而現代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里,詩人離別的卻是他那至愛的母校。這樣就順利地進入下一環節。看似順利的完成了課堂導入,其實不難發現教師只注重自己的課堂設計,而忽略了學生實際。在未知學生實際的情況下,教師應要有多種的情境預設,再結合學生實際,靈活創設教學方法。在學生一時無法回憶學過的離別詩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這樣處理:教師說出詩句的上句,由學生說出下句;也可以教師說出詩歌的題目,再由學生回憶相關詩句。這樣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達到複習舊知識的目的。

  二、側重教師主導發揮,忽略學生主體調動

  課後讓自己耿耿於懷的就是研讀詩歌部分,原本的設計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來發揮:(1)哪些詩句清晰地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深深依戀?(2)詩人依戀康橋、喜愛康橋,尤其愛康橋這裡的什麼?(3)它們美在哪裡,能贏得作者如此的喜愛?可是課堂教學的結果卻變成了問答式,而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卻成了主體,學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傾聽者。因為之前的課堂導入環節,學生的不主動情緒深深的影響了我,使我在這個環節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遏制是新課改課堂中一大敗筆。其實,即使在學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礙時,教師也應多設台階讓學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又不失課堂結構的完美。

  三、側重教師個人意識,忽略了課堂細節

  這堂課里,我太過於重視課堂設計的完整性,教學環節的完成不自覺的在個人意識的主宰下實現,因此也忽視了課堂上出現的細節。其一是在教師讓學生想想《再別康橋》抒發了詩人對母校怎樣的情感時,學生的答案紛呈,有依舍,眷戀、熱愛、別離的憂傷等,而我只抓住“依戀”和“喜愛”之情,對於“憂傷”卻沒有給予回復。其二是課堂隨筆練習時,要求選擇《再別康橋》這首詩中最喜歡的一節詩,展開想象,寫一段話,用散文式的語言來描繪這情景交融的畫面,在5分鐘時,完成隨筆的學生幾乎沒有,但是寫上一兩句話的卻大有人在,而我忽略了這一細節,沒有讓學生展示他們隨筆,這又是由於教師力求完美的心欲造成的缺失。細微之處見真功,教學過程中的細節不容忽視,細節的處理得當與否,影響着教學效果的好壞。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三)

  教學完《再別康橋》已經近一個星期了,也到了非反思不可的時間了,不然,再過幾天,恐怕想反思也不得了。

  上公開課,我不喜歡事先的演練,我喜歡的是現場直播。這樣的課堂才是真實可信的,而不是虛假的做課。

  課堂的起初階段,完全是按照我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環節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初讀,讀准語音,一切順利,再讀,讀出節奏,也沒問題。但這個環節過後的一個問題,使課堂出現了插曲,我設計的問題是:這首詩有什麼特點?我本來是想讓學生在讀詩過後,體會詩歌節奏鮮明音韻和諧的特點,但由於在設計問題時,沒有給它加上適當的限制,使得學生在理解時出現了偏差。有學生回答,這首詩有三美,那就是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這跟我事先設計的答案有較大的差距,本來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大的難度,由於設計時考慮不周,因此,我要把我的設計意圖告訴學生,引他們回到我的思路上來,花了一點時間。高老師在評課時建議,不如,就順着學生所說的思路繼續下去,高度肯定學生的見解,然後,當場修改教學步驟。他說得很有道理,不過,風險也很大,在那麼短的時間裡,迅速對教學設計做那麼大的調整,恐怕我力所不能及,另外,課件已經做好,臨時調整步驟,也不現實。如果在平時上課,完全可以這樣去做,不必考慮課件的修改問題,平時的教學時間也好掌控,快一點,慢一點都無關緊要。這個小插曲告訴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考慮更周到一點,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實很有必要。這個問題這樣改,也許針對性更強一點:通過朗讀,我們發現這首詩歌在節奏,音韻上有什麼特點?

  三讀,讀出情感,這個環節,我請起來的學生朗讀水平不夠高,比前幾個同學都差,不僅語音問題還存在問題,節奏,情感都不太理想。事後,評課老師也都提到了這個問題,說讓這個學生讀書,正好把你前面“兩讀”都否定了,更不要說更高層次的讀出情感了,作為老師你完全可以先讓這個同學來進行初讀,然後,再逐漸請出朗讀水平更高的學生,形成梯度,效果要好很多。這個意見我不認同,我覺得這就是最真實的課堂,這就是最真實的學生水平,我想呈現的就是這種真實的狀況。不是老師一堂課,就可以達到實現預想的效果,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我也不必因為是公開課,為了達到所謂的教學效果,而刻意迴避學生的實際。

  在理清詩歌的情感脈絡時,我對學生的估計不足,原本以為兩三分鐘就能搞定的問題,結果,花了近十分鐘才勉強結束,這個地方出現的冷場也是我事先沒有估計到的。我覺得,畫面內容的概括對於高中生來講應該不會成為大問題,何況,我還可以作些引導性的提示。可是,課堂跟我想的就是有差距。課前的眼保操大約佔去了三分鐘的時間,這裡,又比預計多花了五六分鐘。這個地方的時間過長直接導致,時間非常緊張。在把詩歌的“三美”點到之後,做意象分析的時候,就沒有時間了。評課時,滕老師對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老師的誘導性太強,以自己事先設計好的台詞,誘導學生,不利於課堂的生成。我認為他的說法很有道理,這也正式預設課件教學的不足之處,很難讓學生有自己的主張,實際上是老師的預設代替了學生的思考。這應該成為運用多媒體教學研究的課題,即多媒體課件和課堂的生成關係問題,讓多媒體也和學生能夠產生互動。

  在詩歌繪畫美的分析時,我挑選了一些很漂亮的圖畫,並盡量與詩的畫面相吻合。這個環節,是詩歌畫面美的再現,時間不長,畫面的轉換很快,學生邊讀邊賞,很容易進入詩境,效果顯而易見。評課時,滕老師認為,這個地方是老師以自己對畫面的理解代替了學生的想像,不利於學生想像力的培養。這個環節如何改進,值得我認真思考。

  總之,上好一節公開課,是不容易的,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尤其是要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要能預判,這樣上課時才會心裡不慌,遊刃有餘。

您正在瀏覽: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再別康橋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