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 > 江澤民文選心得體會

江澤民文選心得體會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小景

江澤民文選心得體會 標籤:江澤民文選 軍訓心得

  四項基本原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一直強調的立國之本.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堅持的.而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又賦予這些基本政治制度以新的時代內容,要求它們根據時代的需要不斷地完善和發展.這就要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保障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其他各項公民政治權利與經濟社會權利.

  十六大報告總結13年的基本經驗,第五條是:"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第六條是:"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這兩條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根本保證.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改革開放最初10年最大的失誤在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設這一手比較軟.針對這個情況,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13年來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上採取了許多實際步驟,取得了許多重要經驗.

  穩定是改革和發展的前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和發展總的說是在穩定中前進的,這是總結和吸取了反右派運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反右傾運動,"四清"運動,直到"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的教訓的結果.同那種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連續不斷的動蕩和破壞相比,改革開放以來的情況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是,仍然未能防止和避免1989年那樣的政治風波.有鑒於此,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別注意穩定,提出了"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從而保持了13年持久的穩定.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是因為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正確的,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實惠,人民支持和擁護我們黨;是因為我們黨大力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是因為我們黨反覆強調,對任何可能引起不穩定的因素都要把它們化解在基層,制止在萌芽狀態;最根本的是我們黨中央是團結一致的,全黨是團結統一的,遇到了什麼問題,大家按照中央的要求,統一步伐,齊心協力地加以解決.我們所珍視和追求的穩定,不是消極的穩定,靜止的穩定,而是推進着改革和發展的穩定,是由改革和發展支持着的穩定,從而是能夠保持21世紀改革和發展順利前進的穩定.

  十六大報告總結13年的基本經驗,其他各條是:第七,"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第八,"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第九,"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第十,"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四條,是黨的基本路線在各個方面的展開,這裡就不多加論述了.

  10.如何理解鄧小平南方談話以後新的發展階段的三個特徵

  龔育之在2002年11月28日的《人民日報》上撰文說,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為標誌,新時期的歷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什麼說這是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呢 新階段的特徵應該怎樣來概括呢

  新階段的第一個特徵,就是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是朝着發揮市場作用的方向不斷前進的,在這個方向下已經取得的成績也是大家公認的.但是在理論上,囿於過去的觀念,許多同志總不容易衝破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思想牢籠.雖然鄧小平同志多次講過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沒有根本矛盾,但那時對計劃經濟的性質和地位,市場調節是否就等於市場經濟,還沒有清楚的認識,中央的正式決定對這個問題也還沒有做出明確的論斷,在國內外風波的衝擊下,理論界還發生過又把市場經濟當作資本主義來批判的事情.針對這種情況,當然更主要是總結改革以來的實踐經驗,適應改革進一步發展的需要,鄧小平同志在1990年和1991年多次講到這個問題,1992年初在南方談話中更是鮮明地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就把問題提到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為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奠定了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1992年4月30日江澤民同志在一個重要的決策場合表示:十四大在計劃與市場的關係上要前進一步,這是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6月9日,江澤民同志到中央黨校作報告說:"最近經過學習鄧小平同志的重要講話,在對計劃與市場和建立新經濟體制問題的認識上,又有了一些新提法.大體上有這麼幾種.一是建立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二是建立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三是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制."江澤民同志說他比較傾向於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說這雖然是他個人的看法,但也和中央一些同志交換過意見,大家基本上是贊成的.6月12日,江澤民同志向鄧小平同志彙報.鄧小平同志贊成這個提法,並說:實際上我們是在這樣做,深圳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搞市場經濟,沒有競爭,沒有比較,連科學技術都發展不起來.產品總是落後,也影響到消費,影響到對外貿易和出口.他還說:在黨校的講話可以先發內部文件,反映好的話,就可以講.這樣十四大也就有一個主題了.結果,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黨委都同意這個提法.十四大報告專門論述了這個提法,十四大正式做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十六大報告對此做了總結和評價:"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嶄新局面."從十四大到十五大,到20世紀末第九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我國已經建設成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實行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個新的歷史性突破和轉變,不僅深刻影響着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也深刻影響了社會主義在世界上的形象.

  新階段的第二個特徵,就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鄧小平南方談話和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極大地鼓舞和調動起全黨和全國人民的積極性,我國的經濟發展走上了朝氣蓬勃的快車道.什麼叫快車道 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保持穩定的較快增長,但是治理整頓那3年,年增長率降低了,最低的1990年降到3.8%.1991年開始回升.從1992年到2000年這9年,年均增長率達到10.3%.其間雖然有過一時的過熱,但很快就被控制住了.在這樣長的時間裡,在經濟總量和年增長率達到這樣高的水平上,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這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上是罕見的,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新階段的第三個特徵,就是確立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這個過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開始,到十四大和十五大則進一步把這面理論旗幟更加自覺地高舉了起來.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也就是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高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旗幟,高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旗幟.稱之為鄧小平理論,是從這個理論的主要創立者來說的,稱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則是從這個理論的主題來說的.

  在新階段,國際形勢仍然是複雜的.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波動相繼發生;美機轟炸我駐南使館,中美關係處在多事之秋;國內自然災害嚴重;台獨分裂活動頻繁.黨中央繼續按照沉着應對的方針,妥善處理,保證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捍衛了我國的主權和尊嚴,堅持了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的外交方針,繼續取得了新的勝利.

  現在,我們黨宣布:到20世紀末,我們黨規劃的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兩步戰略目標已經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80年起20年內翻兩番的目標已經實現,近13億人口的中國已經進入小康社會.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進入新世紀將近兩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階段的良好開局.在開局之初,就發生中美撞機事件,發生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阿富汗戰爭,中東危機加劇,新的伊拉克戰爭陰雲驟起.黨中央冷靜觀察,清醒估量國際形勢,在以自尊,自信,自強的姿態處理好國際事務的同時,埋頭苦幹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在國際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2001年,我國經濟增長率仍然達到7.3%,2002年前三個季度達到7.9%.如果保持這樣的或者略低的速度,那麼,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20年中再翻兩番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總起來說,這13年,包括第一階段的收局,第二階段的全程,第三階段的開局,在外有壓力,內有困難,考驗不斷的形勢下,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巨大勝利.應該說,這13年是成就輝煌的13年,是政治穩定的13年,是經濟快速發展的13年,是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中心,各方面改革配套發展的13年,是走近,進入和建設小康社會的13年.十六大報告總結說:"人們公認,這十三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是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的時期,是我國國際影響顯著擴大,民族凝聚力極大增強的時期.我們黨和我國人民作出的艱辛努力和取得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必將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史冊."

您正在瀏覽: 江澤民文選心得體會
網友評論
江澤民文選心得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