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優秀隨筆 > 讀《<論語>十則》

讀《<論語>十則》

手機:M版  分類:優秀隨筆  編輯:pp958

  作者嚴忠貴

  北宋開國丞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作為成語還保留在現代語中。

  《論語》是過去蒙童教育的必讀書,儘管大部分內容都不易讀懂或只能讀到似懂非懂,但人們一直堅持這樣做下來,而且要求極嚴須能通背全書。這大概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這本書里的話,“反芻”的機會很多,但如不先背下來,就無法進行反芻;二是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用語習慣,以養成語感。此外讀《論語》也有了解歷史掌故、增加識字的功能,但這是次要的。

  今天我們讀《論語》,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於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即古為今用。具體而言,學《論語》格言,注重“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為“反芻”創造條件;三要聯繫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

  《論語》各章的體式不盡相同,一類是語錄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甚至不指明說話的對象。如《里仁》里: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二類屬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做的回答,如《衛靈公》里: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類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點情節,但仍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

  所讀十則,包括三方面內容:有的談求知態度,有的談學習方法,有的談修身做人。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關於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他,子路於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告誡他,言行要謹慎、謙虛,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講學習態度的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學習別人的長處,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我。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談學習方法的如“學而時習之”,“傳不習乎”,“溫故而知新”等,強調溫習、複習的重要性,當然“習”還有實習演戲的意思,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實踐才能掌握,我們今天學習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不是也應如此嗎?孔子認為“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禮記-學記》)一定要通過獨立思考將知識融會貫通,關鍵要“知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學習和思考二者不可偏廢,當然“學”是基礎,孔子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的胡思亂想。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里談修身做人的是俯拾皆是,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史記-孔子世家》里記載,孔子辭官以後,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快樂。孔子認為不因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怨恨,方為高尚的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里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子路、子貢,為何對曾子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的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顏回死後,曾子成為孔子的繼承人,很多弟子曾受業於曾參。曾子推崇“忠”、“信”,強調人要經常反省自我。不由想起毛主席所說:人的靈魂、思想,也要經常洗臉、打掃,否則就會積覆灰塵。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是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後君子之所守可見也。”作了精闢透徹的解說。孔子回答子貢“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終身行之者”。想要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受歡迎,記住這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很重要,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論語》十則,一滴水可折射出汪洋氣象,亦所謂窺一斑可見全豹,學習體會之,深感博大精深,在多方面受益匪淺。

您正在瀏覽: 讀《<論語>十則》
網友評論
讀《<論語>十則》 暫無評論